高中美术“本土文化”校本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策略探究

2018-09-03 08:41何光焰
西部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本土文化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何光焰

摘 要: “本土文化”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知识,是一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我们美术课程天然和优质的资源库。在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已经把“地域文化”纳入了教科书,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还是块“处女地”。本文通过对高中美术“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的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高中美术 本土文化 校本课程 构建实施

背 景

《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变和再创造,灵活地利用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文化特色的联系。……学校和地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编写适合本校或当地特色的教科书,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学习的需要。”这为“本土文化”校本课程进入高中美术课程提供了依据,为我们编写和使用教科书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多样性指明了方向。

“本土文化”课程立足本土文化,开启师生智慧,强调美术精神,倡导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志豪感和热爱家乡之情,这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目前,“本土文化”课程已经正式地纳入我省小学和初中的美术教科书,但是,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还是空缺。作为一线高中美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这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实践来弥补这一空缺。

问 题

以“本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高中阶段还是处于正在探索和研究阶段。我校的美术课程从实施《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以来,一直是以国家统编配套教材为主,分模块教学。教材中也有一部分民族特色的内容,但很少有我们本土文化的课程。我们的教师在模块教学过程中也选用了一些“本土文化”的课程内容,但也是各模块各自为政,没有正式地教科书,没有统一的成就标准,没有监管机制。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对于“本土文化”我们怎样筛选?怎样编写教科书?怎样实施教学?怎样评价?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的课题。

策 略

一、以“文化”为基点,从本校的实际出发,选择、组织和建构“本土文化”校本课程

(一)“文化”的筛选

并非所有的“地域文化”都可以不加选择地成为我们的校本课程。对“地域文化”进行筛选是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怎样筛选?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尹少淳教授认为:依据人类终结目标——在个体与群体,当下与未来的辩证关系中追求幸福与快乐作为选择文化的基本依据。选择符合人性的文化;选择文明开化的文化;选择符合适宜的文化;选择经典的文化。基于这四个原则,我们对“本土文化”进行了调查、走访和研究,决定以“名胜风景”文化、“古镇和建筑”文化、“本土名人”文化、“本土民族风情”文化、“本土民间美术”五个主题作为我们“本土文化”校本课程主题。

(二)教材的编写

“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材是对国家课程教材的一个补充,发挥地方文化资源的优势,拓展课程资源,使学生了解和认同家乡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家乡的文化,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所以教材的编写,首先要注重选取经典性和代表性的“本土文化”。其次,要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美术素养、适合美术学科特点并利于美术表现的主题内容。再有,要根据本校的师资和硬件设施以及能利于的校外资源的实际来选择主题内容。基于此,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与本地的文化馆、博物馆、民间美术非遗传承人进行合作,进行学习、研讨,对教科书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编写,确保了教科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三)师资团队建设

由于我们的教师都是“科班出身”,对“本土文化”的知识非常欠缺。只有通过学习和研究才能胜任“本土文化”课程的教学工作。为此,我们组织全体教师,通过走访、调查、观摩、与专家和民间艺人进行交流、拜师学习等方式进行自我研修学习,并根据自己所教模块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对口学习和研究。我们还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聘请相关课程主题领域的专家和民间美术非遗传承人为我们学校师生的兼职教师来补充我们的师资力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建立了配套的师资团队,为我们学校“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实施建立了有力的保障。

二、“多模块同主题同步教学”的教学模式是我们实施高中“本土文化”本课程的理想模式

高中美术课程的课时量是非常有限的,有国家配套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两类,校本选修课程的课时量一学期一般不超过10节。另外,高中美术课程更注重学科本体,学习具有有选择性,这是与小学和初中美术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在课程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摸索和实践,采用了“多模块同主题同步教学”的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是:

1.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编写“本土文化”的“主题读本”,同时它也是鉴赏模块的“本土文化”的教科书。通过鉴赏模块的学习为后面的模块选修课程学习奠定知识和情感基础。

2.各模块教学依据“主题读本”结合模块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教学时,根据同一个主题,同时段和同进度进行分模块教学。

3.当同一个主题各模块教学完成之后,举行教学成果展览和交流,师生进行教学总结和评价,并建立学习档案和教学档案,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

1.把“本土文化”校本课程融入到各个模块教学之中,与国家配套课程完全的结合起来,成为了学校美术课程体系中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2.“同主题多模块同步教学”模式,符合高中美术课程的選择性要求,满足了学生发展的不同兴趣和需求。

3.“同主题多模块同步教学”模式,既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又减少了课程的课时量,节约了教学的时间成本。

4.在“同主题多模块同步教学”模式教学中,各模块有着不同的切入点,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创新手法,使“本土文化”在同主题下,有多种表现手法和风格样式,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面貌,更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他们的思维;更有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5.“同主题多模块同步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进行教研,进行教学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是对“本土文化”最好的传承

“本土文化”课程面临着两大主题——“传承”与“创新”。“传承”意味着我们必须接受传统积淀下来的各种有价值的观念、形式、方法和规范。“创新”则意味着我们必须立足于我们所处的生活时代,为人类的历史做出属于我们时代并能运用于未来的新贡献。这些新的贡献包括新的观念、形式、方法和规范。在美术教育中,“创新”就意味着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超越规范,大胆突破。这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传承”是为了“创新”,“创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怎样“创新”?省教科院冯恩旭老师把本土文化的创新归纳为四个方面:创编题材;画种改变;材料创新;时代性和当代感。为我们进行“本土文化”的传承與创新提供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我们通过实践,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热情,让他们体会了学习“本土文化”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四、开放式、多主体、多角度的课程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推进“本土文化”课程的不断完善

“评价”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式、多主体、多形式”是《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全新的评价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量化评价模式,提倡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任然适用于“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评价。我们从课程实施的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过程评价

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结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集体说课、备课、相互听课的方法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采用“档案袋”评价法和“展示成果”评价法实施评价。

(二)成就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效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中的人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三)多主体评价

多主体评价是质性评价理念下的产物,是让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评价,这也是美术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的评价方式。

结 语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经过开放式、多角度、多主体的评价方式的建立,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从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评价所反馈的信息,我们得了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对我们的“本土文化”课程多次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实践证明,我们采用的“同主题多模块教学”的模式很适合高中“本土文化”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只是我们对各模块进行同主题教学的切入点和表现的形式还要多研究和开发。既要从文化本身的角度去思考,也要从学生兴趣和发展的角度去研究,既要从“传承”的角度也要从“创新”的角度进行探究。“本土文化”校本课程还要以美术课程的“感知、了解和创造”为特征,不能简单地搞成历史课或民间美术作坊,它的建构与实施的探索研究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课题,我们只能不断的努力使之更完善、更科学、更好!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组 江苏教育出版社

[2] 《尹少淳谈美术教育》 尹少淳 人民美术出版社

[3] 《四川地域文化与美术教育的本土与创新》 冯恩旭 四川美术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本土文化高中美术校本课程
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提升语文综合课的教学效果
管窥高中英语教学问题及解决措施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反观中国电影本土化精神中的人性本真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活用教材,让学生成为本土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