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州街子:青城后山的千年古镇

2018-09-04 09:53越声
小演奏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古寺兰花古镇

越声

趁着去成都东软学院授课之际,藏族教师李雪佳顺道带我去了仰慕已久的千年古镇——街子古镇。小李老师本身就是街子人,之前听她说起家乡来滔滔不绝,这次亲身一游,果然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

街子古镇地处邛崃山脉,西距成都五十公里,东北与都江堰接壤,岷江支流味江流经地势平缓的街子镇口,形成了一泓碧潭——龙潭,得益于此,古镇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石板路两侧及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断,故而有“川西水乡”、“青城后花园” 之誉。

街子建镇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时曾名为“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五代后蜀设永康县,这里曾是县治所在地,后经岁月沧桑,兴时曾为县治掌一方水土,衰时仅余一条小街,直到明万历四十二年仅存沿河一条街,从那时起这里便被称为“街子场”,至1940年改场为乡,建国后正式改名为“街子乡”,又于1991年撤乡建镇至今。古街区现存以江城街为中心的六条街,两旁房屋大体依照《清工部法则》营造,木结构穿斗梁架,单檐青瓦,民居布局,前店后院,以清代中晚期建筑居多,此外还保留有明代水井等。

走在江城古街上,穿行于一条条窄小的门楼,流水叮咚,兰沁馨香。历史上古镇居民就有引水入街的习惯,整治工程施工时依然沿袭了低瓦檐、木门板、青石路的典型川西古镇特色,又发扬古镇崇尚临水而居的习俗,在街道两侧开凿沟渠,引来味江和都江堰的清泉,不但为古镇注入了灵动之气,更突显出街子亘古未变的古朴和典雅。

唐代诗人唐求就是街子人,其诗名虽不及同时代的大小李杜名声显赫,但在《全唐诗》和《唐才子传》中都能觅得其踪迹,此外宋代农民起義领袖王小波也是街子人,如今镇上还保留有二人的故居遗址。而整治后的唐求广场和江城街是最能体现街子镇新特色的地方,修葺一新的唐求广场被称为古镇的门厅,由古银杏、古字库、古祠堂组成,唐公祠殿堂高悬“修到梅花骨亦香”的匾额,祠堂前的广场护栏上刻有《全唐诗》中辑录的三十六首唐求诗句。

在唐僖宗乾符年间,唐求曾为青城县令,唐昭宗时期王建帅蜀,欲聘唐求为参谋。唐求拒不受聘,后弃官返乡,隐居于味江山中,人称“唐山人”、“唐隐居”。唐求为人纯朴,笃好雅道,放旷贤达,他每次到市集都会骑一匹青牛,直到日暮西沉才酒酣而归,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青城山至今尚存其创作的一首七律诗《范贤观》:“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燃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字里行间显现出其清心寡欲、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唐求写诗或片语或成联,不拘长短,随手记下,数日后即成一首好诗。每次诗成,他便会捻诗稿为丸投入一大葫芦瓢中,日积月累,诗文颇丰。晚年卧病之时,唐求把诗瓢投入味江,感慨道:“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诗瓢漂入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遂乘小舟将诗瓢捞起,可惜诗稿多已浸透损坏,最后仅得诗作数十篇,后人也因此称唐求为“一瓢诗人”。

要不是这次的行程,身为诗歌门外汉的我对这位诗人可谓一无所知,不过看完他的生平介绍后,倒让我对这位巴蜀才子的生活态度羡慕不已。每天日出而游,日落而归,兴致来了写诗作对,还颇有新意地把诗文放到葫芦瓢里,又在病重之际将这满瓢的诗文投入江中任其漂流,或是被有缘人发现,或是就这样漂流下去,好一个清心寡欲、无为而乐的世外高人! 再细细品读唐求的佳作,尤爱其收录在《全唐诗》中的一首:“深山道者家,门户带烟霞。绿缀沿岩草,红飘落水花。半庭栽小树,一径扫平沙。 往往溪边坐,持竿到日斜。”

不知这古镇里成千上万的游客中是否有和我同样想法的知己,真想就这样隐居于此,过着“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的悠闲日子,那“闲看门前车马闹,坐听寺庙钟鼓声”的安逸,倒也符合休闲度假之真谛。

离开唐求广场,小李老师带我来到了光严禅院。这座始建于晋代的古寺坐落于街子镇旁凤栖山自然风景区海拔一千多米的密林深处,曾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宝刹。古寺在明代时备受官方青睐,明太祖朱元璋的叔父和孙子都曾在此长住,朝廷还特赐给古寺《洪武南藏》官版经书一部,这本经书迄今仍保留在古寺中,堪称佛门经典旷世珍宝,古寺也因拥有此珍宝享有“西川第一天”之誉。古寺的寺名曾几易其称,至明代确定为“光严禅院”,但民间仍习称其为“古寺”。尽管隐匿于深山,但在凤栖山逶迤的山道上,历朝历代往来的香客僧众一直络绎不绝。

光严禅院原本分为上下两寺,上古寺不幸在“文革”中尽毁,如今留下的下古寺有三重佛堂,内设一座藏经楼,楼名乃于右任手书。寺门的悬匾出自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寺内还有清末四川总督尹昌衡的禅意对联。禅院中有一株千年古楠,根干直径达两米,树冠高耸入云,抬眼看去,只见枝繁叶茂,翳天蔽日,树身青滑光亮,通体透出勃勃生机,毫无老树之态。

而位于古街区南边的字库塔建于清道光年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塔高十五米,塔呈六方体形,分五层,最上面的四层外墙上还刻有白蛇传等壁画。信奉“惜字是福”的街子人认为随便丢弃、污染有字的纸是缺德的事,应该把废弃不用的字纸放在特制的纸篓内集中焚化,于是便分别在街道的上场口和下场口修建了两座专供焚纸用的字库。上场口的那座已毁,幸而下场口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为了古镇一道独特的景观。

小李老师告诉我:“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养兰花,很多人还靠养兰花致富,这可是绿色银行哦!”原来街子居民喜养花草,养兰花的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其“兰花之乡”的声誉更是名动川西。当地居民素有在家门前摆放兰花的习惯,特别是最近街子古镇风貌改造完毕,更是呈现出家家清泉流淌、户户兰花飘香的别致景象。

如今,街子兰花节已成为成都八大花卉节之一,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九是街子古镇传统的兰花会,来自彭州、温江、大邑等地以及河南、山东等省的兰花商人云集于此,将这里的兰花分销到全国各地。除此之外,当地的春台会也会同期举办,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又添了一把火。

特色美食

街子汤麻饼:又叫“汤长发麻饼”,成都名小吃之一。正宗的汤麻饼是采用面粉、白糖、冰糖等原料,经制皮、制心、制油、制酥等程序制成圆型,然后粘上脱皮芝麻烘烤而成,全部采用手工操作,无化工添加剂,保鲜时间可达半年以上。

天主堂鸡片:因创始人聂福轩在天主堂附近摆摊年久而得名,驰名于1928年,七十年代入菜典《四川菜谱》时改称“崇庆鸡片”,1990年被评为“成都名小吃”。

猜你喜欢
古寺兰花古镇
种兰花
兰花开
傅宇博??《秋山古寺》
同里古镇
千年古镇
西塘古镇
光福古镇
古寺“建”在纸上
我爱你兰花
深山藏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