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民谣,致白衣飘飘的年代

2018-09-04 09:53清风
小演奏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民谣青春校园

清风

校园民谣即广受学生喜爱、流行于校园、体现校园生活和学子心境感受的音乐作品,也被称为“校园歌谣”、“现代民歌”等。校园民谣形象地反映出青年学子的生活,展现出年轻人的蓬勃朝气、青春活力以及富有诗意的浪漫气息,其曲风总体来说朴实明快、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我国校园民谣的黄金时代,回顾那段历史、那些音乐,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白衣飘飘、充满诗意的美好岁月。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校园音乐在台湾兴起

“校园民谣”这个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台湾,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民歌运动兴起,成为华语流行音乐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其中,有将近一半的作品是讴歌校园情怀的,这些作品被称为“校园歌曲”。

当时,台湾校园歌曲的灵感多来自于徐志摩、余光中等人的文学作品,题材以歌颂或缅怀青春为主,描写爱情或流浪,歌词富有诗意,感情温暖、细腻、真挚,在年轻人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75年6月6日,在台北中山堂举办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上,台湾大学学生杨弦把余光中的诗《还乡》譜成了曲子,从此掀起了校园民谣的创作热潮。从那以后,台湾的校园民谣佳作大量涌现,在1974年至1980年的顶峰期,台湾共产生了300多首校园民谣,最著名的有罗大佑的《童年》、齐豫的《橄榄树》、叶佳修的《外婆的澎湖湾》、侯德健的《龙的传人》等。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校园音乐悄然唱响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台湾民谣之风渐渐吹到了大陆。拥有全国一流大学的北京,不仅汇聚了各地的精英,还收留了一大批流浪诗人和艺术家,可谓是群英荟萃。当时,不少对音乐感兴趣的青年常常跨校交流,弹琴写诗,谈天说地,探讨爱情与远方。北京大学图书馆东边的草坪、清华大学的东操场、北京理工大学的西北角……人们时常能看到青年学子们席地而坐,他们或弹着木吉他或吹着口琴,畅谈音乐感受。

池永强是北大1985级东语系的才子,后来人们都叫他“大池”。当时,这个来自东北的年轻人是学校的活跃分子,也是上世纪80年代北大校园最早的学生电声乐队——北大艺术团电声乐队的主唱,通过他,第一批校园音乐被推向了社会。

当时西北风正流行,池永强创作的《陕北1988》《梦乡》《摇摇滚滚的道路》等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只是这批歌曲都是由当红歌星演唱,磁带封套也没有注明歌曲作者,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作品是出自一名北大学生之手,而人们更熟悉的是池永强现在的身份——中国最有名的现场音乐院线MAO live house的幕后操盘手。

另一个校园音乐的活跃点是清华大学,现在华纳唱片公司的音乐总监宋柯就是清华大学早期校园歌曲的创作者之一,由他创作的《一走了之》被孙国庆演唱之后,成为了清华大学的毕业歌。

由于缺乏唱片公司的运作,上世纪80年代的许多校园歌曲未能走出大学校园,但这并不影响草坪上的年轻人歌颂他们飞扬的青春,宋柯、池永强、高晓松、郁冬、沈庆、金立等人不仅是当时北京校园音乐圈最活跃的人,后来也都成为校园民谣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上世纪90年代:校园音乐在摇滚狂潮中异军突起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生作为当时为数不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是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读俄国小说和伤痕文学,热衷于研究哲学问题,读海子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象牙塔情怀与社会责任感。在当时的大学校园里,时常能看到站在桌子上言辞激烈地批判现实、激情演讲的年轻人,觉得自己正处在一股轰轰烈烈的历史洪流之中。

国内的摇滚音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入了全盛时期,1987年的黑豹、1988年的清醒、1989年的唐朝和呼吸,还有1991年的超载……一大批无所畏惧的青年摇滚乐队在这一时期诞生、成长,并形成强劲且极具感染力的庞大阵营。他们操起吉他,拉开场子,荷尔蒙的躁动与天性的反叛借助一副副肉嗓尖叫着,宛若开闸时的大堤,水流汹涌不息。

与此同时,一个重金属乐队在北京悄然成立,名为“青铜器”,其成员来自不同的高校,却怀着对音乐的共同梦想,鼓手是高晓松,主唱是王阳(后来的老狼),贝斯手及主创是蒋涛。

当时,大地唱片公司的企划部主任黄小茂无意中听到了沈庆的《青春》: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轻轻的风轻轻的梦轻轻的晨晨昏昏/淡淡的云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每一片金黄的落霞我都想去紧紧依偎/每一颗透明的露珠洗去我沉淀的伤悲……梦里的日子很多我却开始想要回家/在那片青色的山坡我要埋下我所有的歌/等待着终于有一天它们在世间传说

如此诗意的青春让黄小茂非常感动,于是他计划把收集到的校园歌曲整合成一个系列出成专辑。正巧沈庆一直想把草坪上的歌手拉进录音棚,于是由他牵头,找到了当时的一些校园歌手,《校园民谣Ⅰ》《校园民谣Ⅱ》和《校园民谣Ⅲ》陆续诞生,随即掀起了现象级的热潮,专辑中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曲一时间红遍大江南北。

黄小茂说:“专辑中每一首歌的背后都有一个平凡美丽的小故事,每一首歌都是他们的青春纪念。我有一种冲动,想告诉年轻的和已经不年轻的人们,生命无常,而青春最美丽,它生于年轻的生命以及那些年轻的心灵中,它是我的,希望它也是你的。”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看了你的日记/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给你做的嫁衣/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喜欢和我在一起/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可以说,《同桌的你》开创了校园民谣的鼎盛时代,时至今日,这首歌依然会触动不少人的心弦。或许,你没有一个让你怦然心动的同桌,却有一个让你魂牵梦萦的姑娘或是白衣飘飘的少年。高晓松说这首歌不是写给年代而是写给年龄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时,就是对青春的一次祭奠。

当时,同样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还有王阳的《恋恋风尘》、郁冬的《露天电影院》以及由北大校园民谣创作者们发行的《没有围墙的校园》,这些都是校园民谣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后语

青春是什么?如果说90后的青春是QQ空间、周杰伦,00后的青春是智能手机、iPad,那么在沈庆、老狼的那个年代,青春就是一把吉他、几本诗集、二三好友和很多好听的歌。那时,天总是很蓝,日子过得很慢,年轻人喜欢讨论诗歌和远方,倚着桥看云卷云舒……那是诗人的年代,是一个白衣飘飘的纯真年代。

猜你喜欢
民谣青春校园
民谣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何为民谣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我爱校园新民谣
我爱校园新民谣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