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等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方法研究

2018-09-04 08:49屈战涛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屈战涛

【摘 要】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要加强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实际,探讨了高职院校数学教学的现状,探索高职数学课与专业需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期望能提高高职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更好实现高职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高数;专业结合;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039-02

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一种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语言,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高职数学如何面向专业,做到与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思维品质,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现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高等数学课程的现状

1.1 课程价值定位不准,重视不够

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承担着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育和专业服务的双重功能。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基础课重视不够,尤其是对数学课很不重视,不管学生会不会,将数学课时一再减少,使得数学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是满堂灌,造成老师白受累、学生听不懂的尴尬局面[1]。

1.2 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所招收的新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差。经调查,大约33%的新生听不懂高等数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上不专心听讲,上课睡觉、玩手机的现象普遍发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为高等数学难学,学习过程无法坚持下去,即使少数学生能坚持下来的,对高等数学本质的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运用高等数学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在拓宽自己学习空间方面的能力相当薄弱。

1.3 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强

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一般被安排在基础系部,其教研活动、科学研究及课程建设等都局限在数学教研室或本系部内进行,与各专业院系沟通比较少。数学教师对学生专业知识了解不够,特别是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知道的较少,不能结合学生专业开展数学教学,更不能用数学实验或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解决专业问题。高等数学教学中,往往只是纯粹的数学知识传授,联系学生专业实际应用的比较少[2]。

1.4 课程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的高职数学教学,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法,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组织缺少活力,缺少层次,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的启迪和积极引导,忽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帮助和鼓励,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大做文章,甚至把做题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这样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能动因素,数学课堂单调、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较少,数学实验、建模与探究等实践活动普及率低,所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

2 高数课程与专业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2.1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 走“实用型”路子

高职数学的教学应以贴近专业需求、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讲解数学基本概念,强化数学理论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专业思想,为后续的专业课教学打好基础并提供恰到好处的数学支撑。应该充分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的原则,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教学首位[3]。

2.2 开展专业调研

采取专业咨询、抽样问卷调查、座谈会、个人访谈等形式开展专业调研与课程分析,包括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高职数学课程的要求、各个专业与数学相关程度分析等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各专业对数学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同需求。分析各专业对数学课程要求的相关程度,梳理出数学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相关联和应用突出的素材及案例,挖掘出对数学课程的隐性需求,为数学课程的建设提供依据。

2.3 贴近专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

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结合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需要,对高等数学课程内容进行重新设计、整合、优化。把对后续专业课学习起支撑作用的内容讲深、讲透,对一些不常用的证明和推导进行合理的删减,充分体现高职数学课程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灵活选择,尽量多地选择贴近专业的教学案例,促使数学教学与专业的相关需求有机结合。

2.4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利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概念抽象、计算复杂、内容枯燥难懂、掌握起来困难很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多选择与专业相关的通俗易懂的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教学背景,使其直观、生动、形象。其次,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講导数概念、定积分概念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动态图形演示进行观察分析,将枯燥的数学定义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应用性。因此,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又能更好地使数学为专业服务[4]。

2.5 改进评价考核方式

为了更好的落实高职数学要以应用为目的的原则,要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放在首位,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结合的成绩评价方式。高等数学成绩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20%),主要包括上课出勤、课堂表现、课堂发言、作业完成和单元考核等;二是实践性考核成绩(占30%),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第二课堂活动、撰写数学小论文、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等;三是期中考试成绩(占50%),主要按传统闭卷考试模式评定成绩。

总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协作与配合,特别需要高职院校广大数学教师思想和理念的转变。只要我们遵循现代职业教育的特点,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高等数学课程的专业服务功能,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就一定能够将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做好。

[参考文献]

[1]张晓辉.高职数学与专业需求相结合教学模式探究 [J]. 数学教育学报, 2013.

[2]夏正喜.与专业结合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新途径 [J]. 职业教育研究, 2012.

[3]赖展翅.基于专业服务的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与职业, 2014

[4]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