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信息技术微课的设计方法与策略

2018-09-04 08:49程志强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

程志强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让每一位中学生都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基础信息知识,要求学校加快信息教育的步伐。本文就微课的特点、初中信息技术课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优势以及课程设计思路构建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07-01

1 微课的特点

1.1 教学时间短

微课根据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将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时长一般为五到十分钟。因此,相较于传统课堂的40到50分钟来说,微课的确是很“微小的”。教学视频是微课重要的组成成分。

1.2 资源容量小

微课视频以及微课所需要的辅助材料总容量大致在几十兆左右,微课视频不仅支持学生或者老师在网上直接在线观看,也可以将视频离线缓存到手机或者电脑中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实现利用平常零碎时间进行微课内容的学习,教师也可以在微课平台上与学生进行友好的交流,解答学生的疑问。

1.3 微课创作容易

正因为微课的内容微小,容易创作,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方案,结合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的创作,让微课可以进一步的深入课堂教育教学与课堂理论知识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

2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针对性不强

许多初中学生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上的基础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具备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并且灵活运用,但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且不能够很快上手,而教师为了照顾后进生,只能不断地重复操作,讲解理论知识。

2.2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不足

当前的传统信息课程教育,主要是以老师讲授的方式来进行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课程的主要内容还停留在老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动手的层面,课堂教学过程中缺乏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引导和培养。

2.3 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一样,过度重视知识的讲解,老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学生已经习惯了接受式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得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足。

3 微课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优势

3.1 课程反馈及时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微课可以让教师得到及时的课堂反馈。微课主要是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性的学习活动,课程创造者可以及时的了解到他人对于教学方式以及行为的评价,获得课堂反馈信息。

3.2 课程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微课教学内容是比较短小精悍的,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道的重难点问题。信息技术基础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学习情况来进行视频的播放和知识点的选择。

3.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凭借其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视听效果,更加适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情况,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微课容量小,知识点具有针对性,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理论知识的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课程设计思路构建

4.1 微课主题的选择

教师在进行微课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应当注重微课主题的选择,有一个好的主题便成功了一半。

4.2 教学内容的确定

教师在选定微课主 题之后,要坚定课程的目的性、教学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围绕所选择的主题进行多种资源的筛选。例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教学的时候,可以尽量多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进行微课的创作,增加微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微课的教学过程中。

4.3 微课的制作

教师在进行微视频的制作时应当注重自己的语言更加精简,内容更加重要,有条理、有逻辑的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讲解,为同学们解答疑难问题。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逐渐进入课堂,它以其短小精悍和全面服务于学生的特點,为教师的课堂教育带来了便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应当更注重实践性,让同学们能够更加容易的运用电脑中的软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微课:支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