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

2018-09-04 08:49阴良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数学能力小学

阴良娟

【摘 要】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增强教育科研的功能性和实效性,我校于2012年10月着手准备了“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性课题,开展了课题实验的前期研究活动。开题以来,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关注、以及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在课题组成员的认真研讨、广大师生的协作配合下,课题研究工作开展得稳定扎实,成效初见。现将一年来的实验活动总结如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考;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O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04-0151-01

1 研究策略

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平等、合作、自主的新型师生关系。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是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确保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

1.1 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研究团队

本课题组成员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一些骨干教师组成。他们都具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教学实践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1.2 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

我们选定一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根据小学生思维特点,我们选定以“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为研究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使抽象问题具体化。

1.3 建立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对课题组而言,制度就是成员日常活动的规则,它的基本特征是“确定性”:确定人、时间、活动主题、活动方式、活动程序步骤、评价标准等。

1.4 开展扎实的课题实践工作

首先,组织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其次,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再次,召开课题组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各自的进展情况。

2 研究成效

在具体研究试验中,我们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思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1 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了,教师自身素质有所提高

通過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学习,我们真正确立了与新课程相对应的教育观念。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把课前准备的实物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找到三角形内角和=180°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2.2 有效参与的师生关系已逐渐建立

通过一个阶段的准备、学习和交流,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都达成了一个共识,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主体性得到了发挥。

2.3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操作有效性

参与研究的教师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技能。课堂上,学生的操作更积极、更有效。

2.4 逐步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摆成自己喜欢的图形,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口诀,然后同桌、小组一块合作摆,让他们自主探索,得到六的所有口诀。

2.5 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涵

如在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设计了一个投球活动,让一同学现场投球,得出命中率,使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意义理解得透彻、清晰。

2.6 研究初显成效

通过研究,老师们写了不少的教学案例和论文,将实践活动和教学经验相融合,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一部分已制成课题简报,一部分在各级刊物上相继发表。

3 研究反思

我们虽然通过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学生动手操作差异较大;学生的操作与思维的切入点衔接不够恰当;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探索到什么程度、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师生合作关系如何表现得和谐统一、取得预设效果等仍需进一步探索。

4 研究设想

第一,继续按计划进行研究,同时进一步检验并应用已研究的成果,让它在教学中起到实际作用。

第二,把课题作小、做实,不求一鸣惊人,按照课改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进行研究以指导教学。

第三,注重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同时注意及时提炼、反思总结,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四,增加公开课和相互间听课的时间,让大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数学能力小学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