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评互改作文的有效性

2018-09-04 10:52屈静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作文

屈静

【摘 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重要的环节,对写作教学起着直接调控的作用,我们的写作教学观和教学目标,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对写作的认识与热情。因此,它的科学有效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写作教学的成败。

【关键词】作文;互评互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118-01

多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而作文批改又是当前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不少教师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费尽心血,但效果微乎其微。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作文教学中,老师只重视了教师的教,却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作文评改的共鸣,导致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率低下。

对于作文评改,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指导,该怎么做由学生自己去考虑和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我修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

教学论也告诉我们:批改应当是师生共同的思维活动,应当是信息传递交流的过程,应当让学生在几支笔,甚至几十支笔的批改、比较、品味中产生“共振”的最佳效果。只有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体现立体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体现群体中的借鉴性,使解决问题体现集体思维的升华──集中优势,打歼灭战。为此,我认为引导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来,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互评互改作文,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致力于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水平,提高专业素质

一般而言,一个语文教师教两个班,以每班50人计算,一次要改100篇作文。依每篇作文批改的时间为6分钟计算,每次作文批改的总时间最少也有10个小时,而这宝贵的十个小时又是怎样从上课、批作业、写教案、做科研以及家务活的空隙挤出来的呢?在我的印象中,很多语文教师是上班改不完作文下班改,校内改不完作文回家改。作文批改成为教师面前的一座大山,让教师头疼不已。

然而这样改的结果往往很不尽人意。一方面因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代沟,在改作文的时候教师往往以成人的眼光去评价,致使在情感交流、认知理念等方面存在差距,无法达到预期对话和交流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一次性批改作文过多,导致审美疲劳,评价用语流于雷同,枯燥而乏味,学生往往对这样的评语视而不见,不闻不问。批改作文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互评互改作文是学生再次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我感悟、互相提高的重要途径

同学之间要互评互改作文,首先要认真阅读别人的文章,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因为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和阅读领域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每个学生呈现在作文中的内容千差万别。阅读他人的文章,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别人个性的构思、独到的选材、风格各异的语言以及独特的人生感悟,从而开阔思维,提高认知,清楚优秀作文与问题作文的区别。

而评改他人的作文,既可以学到他人的长处,也可以对照出自己作文的不足。学生在修改病句、错别字时,无形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法修辞能力。书写旁批和尾批既可以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整体提升了语文素质和文化素养。

除此之外,学生在互评互改中清除了依赖思想,学会评改方法,养成修改作文的意识和习惯,长期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形成评改的能力。

三、互评互改作文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写作文的浓厚兴趣,满足了学生实现自我、追求成功的心理需要

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要由教师一人对学生作文思想内容的好坏、语言表达的优劣作出判断。这样容易受教师个人的好恶影响,凭主观的意向来评定。教师过多的“纠错式”批改往往会使学生对作文缺乏信心、失去自信。实行“作文互评法”,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看,与别人共同分享成果,他们能直接感受到别人的成功与喜悦,获得心理的满足。高中阶段的学生心里都有一种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想让自己比别人差,怕在别人面前丢面子,这就促使那些本来很不重视作文的同学,也会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努力把作文写好。长此以往,作文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進步。

猜你喜欢
有效性作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