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优化环境 积极推进返乡创业

2018-09-05 01:09张龙
发展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业者农民工培训

张龙

张掖市高台县被确定为全国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和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以来,按照“整合资源、完善政策、构建平台、示范推动”的工作思路,抢抓“一带一路”和“双创”等发展机遇,以“互联网+”为推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平台载体.全力打造示范基地,有效激发了返乡人员的创业热情。实现了由“外出务工县”向“返乡创业县”的重大转变。

促进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抓手,是开创城乡协调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创业基地、示范园22个,入驻经济实体526家,培育各类返乡创业带头人4925人,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563户,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96户,返乡创业带头人1965人,带动就业17800多人,年实现创业综合产值2.82亿元;建成镇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62家,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已基本形成。

一、主要做法

(一)完善政策扶持抓引导,创业动力有效激发。完善政策扶持,大力支持返乡创业,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高台县就业创业“三大计划”实施方案》和《高台县小微企业两创示范基地建设扶持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从市场准入、项目服务、用地政策、住房保障等方面有效形成了兼具完整性和操作性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同时,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创业扶持资金300万元,整合各类创业扶持资金1000万元以上支持返乡人员自主创业、联合创业。近年来,全县共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429笔1.22亿元,贴息达1341万元,进一步激发了返乡创业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产城融合发展拓思路,产业潜力日益显现。始终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的思路,立足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旅游文化等产业优势,引导鼓励返乡人员因地制宜创业发展。建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金虎湾休闲农业采摘园等各类规模场区302个,成为全省种养殖大县;推动以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湿地休闲、高原龙舟、塞外垂钓、沙漠越野等旅游品牌,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投资1.6亿元的甘肃广峥影视制作公司大型影视和动漫制作基地投入运营。表是传媒拍摄的纪录片《奔跑的东川》荣获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微电影展映单元最佳影片奖,电影《异能女主播》《鬼话连篇之少女天师》,电视剧《情系万里茶道》等顺利杀青。以上特色产业吸引326名返乡农民工等人员投身创业,带动就业4000多人。

(三)搭建创业平台促服务,发展合力明显提升。着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错位互补”的返乡创业平台和梯级孵化体系。1个科技孵化器、3个培训服务基地、5个融资平台、7个创业园区的“1357”创业创新平台成立运行,为返乡创业人员搭建创业平台,优化了创业环境,提供了创业“一站式”的跟踪服务。全县流转土地20.62万亩,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53家,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5家,通过示范引领,支持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办家庭农场、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均增收2000元。黄马褂、鑫汇等6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高台县创业创新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高台县现代农业返乡创业示范基地被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就业扶贫基地”;甘肃表是创客梦工厂等3家企业被确定为省级众创空间,创业孵化示范园被认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高台县积极推广国家、省级基地建设经验,优化创业服务功能,为2600多名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创业服务。

(四)发展电商产业扩渠道,创新活力持续释放。相继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高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实施方案》等政策,积极创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力助推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全县注册电子商务公司52家,引进阿里巴巴、淘宝、华商街等电商平台14家,注册淘宝网店380家,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发展电商企业20家、网店微店168家,推动3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5家专业合作社、95戶创业大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电子商务交易额8422.05万元。积极探索“电商+实体经济”的共赢发展新模式,围绕高台红色旅游、古迹旅游、水面湖泊旅游产业开发,指导创办旅游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企业实体30多个;围绕“宣化金瓦刀”品牌优势,指导创办劳务派遣、建筑安装、汽车运输等企业实体60多个;围绕“丝绸之路”特色人文产品开发,指导创办香包刺绣、剪纸、根雕、书画艺术等加工销售个体工商户200多个。

(五)开展层次化培训提素质,自身能力不断夯实。采取“菜单式”点题培训、“送学式”普及推广、“联络式”实践跟踪、“交流式”观摩互比等方式,建立健全县上集中培训、镇村(社)分散培训机制,开展多样化、层次化培训和实训。先后建成县就业培训中心、县职业中专等6个公办城乡劳动力定点培训基地和表是传媒等5个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为返乡创业人员开展了SYB、GYB、IYB三个层次的创业培训、ERP创业沙盘演练和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员、餐饮住宿服务员等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8500多人,技能鉴定16000多人。举办电商创业培训班6期,共培训300人次,择优筛选300多名电商创业优秀人才赴浙江、兰州、张掖等地培训,不断提升电商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六)注重典型培养带全局,示范效力充分彰显。依托各镇、村(社)人社基层服务平台,利用电视、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介,全方位、多层次宣传回乡创业优惠政策、创业典型事迹和创业工作动态等,引导农民工积极返乡创业。通过各类政策扶持和返乡创业者的辛勤努力,我县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业示范基地和返乡创业典型。高台县现代农业创业示范基地探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品牌+市场”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建成全省最大的蔬菜产业基地,可辐射带动就业2000余人;返乡创业人士寇克国被评为“全国创业之星”;杨永林被评为“全国优秀农民工”;李文荣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刘青录被评为“省级创业明星”;赵立国被评为“省级优秀创业青年”,这些优秀典型的培树对全县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自主创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几点启示

高台县开展返乡创业实现了“创业一人、带动一方、致富一片”的示范效应,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产生了深远意义,强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快速和谐稳定发展。

(一)返乡创业成为聚合资源,提升农村生产力的“加速器”。返乡创业成功实践,引领带动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创业,催生了新的创业热潮。返乡创业农民工依托外出务工掌握的技术与家乡资源实现了对接,一方面带回了家乡缺乏的技术和市场信息,起到了示范、推广等作用;另一方面在农林禽初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了以销售定加工、以加工定生产的“贸工农”发展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缺陷,拓展了农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空间,改变了农村经济单纯依靠农业的格局,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聚集了各类资源,提升了农村生产力。

(二)返乡创业成为注入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返乡创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步伐,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高台县成功创建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南华镇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工业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走出了一条农民就地就近转产就业创业的特色城镇化之路。同时,外出打工农民多数都是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既增加了收入,也接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他们回乡创业不但带回了资金、技术和市场信息,还带回了都市文明和现代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丰富了农村的人力资本。实践证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激活农村发展动能、破解增收难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三)返乡创业成为维护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稳压器”。返乡创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岗位多、技术门槛低,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增收、顾家两不误,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三留守问题,减少了农村闲人“无事生非”造成的不和谐因素。2017年,全县返乡创业带动就业8000余人,农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约2000元。

三、存在的问题

随着返乡人员和创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民工返乡创业仍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创业资金困难。虽然返乡创业者有一定的积蓄,但要创办企业和扩大企业规模,就显得杯水车薪。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创业担保贷款担保人难寻,创业资金缺乏已经成为制约返乡创业者发展创业的瓶颈。

(二)创业人才紧缺。一方面由于环境、待遇等原因,高素质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引进难或者留不住;另一方面,目前多数创业者的经营管理知识比较薄弱,使返乡创业存在盲目投资现象。

(三)创业形式单一。部分创业者仍然以个体经营为主,从业人员主要是其家庭成员,创业规模不大,创业地点也主要以家庭为基地,因此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够明显。

(四)创业服务不到位。由于受宣传等公共服务能力制约,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外加审批手续繁多,导致创业成本较高,使少数想创业者感到创业无门无路。

四、对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健全扶持政策,破除“政策壁垒”。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文件,在融资、税收、费用、用地、用工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优惠。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一定数额的创业补贴或启动资金,同时,完善现有信贷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创业者放宽贷款额度限制和还贷时间限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指导和相关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服务等各种便捷的服务,为返乡创业者开拓市场提供必要的技术分析,并广泛征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合县内返乡创业人员的项目,确保创业者创业成功。

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优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便利化登记举措,在政务服务中心为创业者设立法律顾问、创业担保贷款、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等服务窗口,大力推进“一站式”审批,实现了“一条龙”服务,为公平营商创造条件。通过建立创业创新导师团队和“企业诊室”,落实“坐诊式”“会诊式”“保姆式”等专家全程跟踪服务,帮助创业者实现由创意项目到创业实体转化,确保返乡创业实体快速发展。

三是进一步抓好培训,增强返乡创业能力。积极开展分类培训,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培训质量,提升创业培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顺应“互联网+”和农村电商发展趋势,加强“电子商务+创业培训”,逐步將返乡农民工创业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通过开展SIYB创业培训,激发返乡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全面提高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提升创业者适应市场变化、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为创业者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支持。

四是进一步培树典型,营造创业氛围。通过实施就业创业“三大计划”,开展典型培树,搜集返乡创业先进典型,宣传创业先进事迹的形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宣传返乡创业优秀典型事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返乡创业,积极发挥返乡人员立足实际勇敢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力营造创业、兴业、乐业的良好环境,努力营造好、维护好全社会关心、支持、服务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创业者农民工培训
教师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新锐榜
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创业者榜单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数据中的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