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守卫蓝天碧水净土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8-09-05 05:51涂文苑
中国环境监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碧水巢湖保卫战

文|涂文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日前,安徽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该意见的印发标志着安徽省保卫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的冲锋号正式吹响。

安徽将以“五控”(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从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等方面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做好“五治”,即治理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源地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污染。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打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攻坚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要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从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明确目标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如何更好地守卫蓝天碧水净土,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认识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始终明确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重点部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安徽省认真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系列具体部署,并按照安徽省实际情况将中发〔2018〕17号文件提出的:“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调整为“巢湖综合治理攻坚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推进“三水共治”,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多措并举 加强运输环境管理

针对柴油车的污染治理工作,安徽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不断地完善工作机制,将大气污染防治列入每个市管理纪要考核内容,并积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切实落实省委、政府下达的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建、管、养、运的全过程,融入车、船、路、港绿色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交通运输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重点优化货运车辆结构,推广应用先进的货车车型、标准化车型,限制、淘汰老旧柴油车辆,全面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作用制度。省交通运输部门对未取得环保标志、未经综合性能检测的车辆,不予配发合格运输证;严厉打击非法给装车辆,多次开展专项行动、召开会议等部署方式,打击非法改装货运车辆,进一步强化超载超限治理、强尾货运输的限管。

加快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巢湖

2011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视察巢湖时指出:安徽省要把巢湖综合治理好。为此,安徽省先后提出了“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巢湖”“扎实推进巢湖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成立了“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合肥市环境保护委员会”“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实行“湖长制”“河长制”,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巢湖。巢湖综合治理绿色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树立了巢湖综合治理保护的3个阶段性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流域的防洪短板基本补齐,水样调配能力明显增强,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实现河湖水质有效改善,湖区蓝藻控制有力,污水排放监管有方;第二步,到2022年,大体上引江济淮工程基本形成时,巢湖综合治理迎来拐点,截污治污体系完善,流域生态环境修复,产业结构调整深化,生态环境好转,水循环健康;第三步,到2035年,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相一致,巢湖综合治理取得更明显进步。

五大工程 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经前期各地排查确认,安徽省设区市建成区共有黑臭水体225个,经两年多治理,到今年底要累计治理完成180个黑臭水体。

安徽将实施五大工程,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一是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包括专项整治入河排污口,实施截污纳管,强化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等。二是实施内源治理工程,包括及时疏浚清淤河道,消除底泥污染,加强水体及其岸线生活垃圾治理等。三是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包括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及长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四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包括采用水生植物等技术进行水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的生物生存环境,增加区域水体流动性,陆域绿线范围内园林绿化提升等。五是实施补水活水工程,包括利用城市再生水、雨洪水等作为城市水体的补充水源,实施生态补水,构建水循环体系等。

整治农业环境 控制面源污染

安徽坚持落实农业部提出的“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和农业水环境污染,确保农业灌溉用水总量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达标;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畜禽的粪便、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的处理)”目标。

力推化工农业双减工作,在全省启动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示范项,2017年全年度化肥使用量降幅比上年下降了2.5%,主要农作物的化肥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1.4%,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2017年农药利用率达到了39.6%,比上年度提高2.45%。在力推畜禽养殖的污染防治工作方面,2017年关闭了7654家畜禽养殖场、养殖大户,出台了相关文件并启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项目。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上,全省以县为单位,积极探索试点,形成了秸秆固化成型设备制造、秸秆特色利用、秸秆工业化利用等产业化模式,2017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87.3%,比上年提高了3.9%。

多管齐下 联防联控

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长三角),安徽省环境保护厅厅长徐恒秋表示,安徽省将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综合调整产业、运输、能源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的大气污染治理,在保证环境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做好服务,最终实现安徽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安徽将积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资源全面节约,引导公众绿色生活,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与监管,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从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全面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政策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治体系,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保障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等方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保障举措,增强系统性和完整性,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凝聚起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碧水巢湖保卫战
棘龙形象保卫战
为了一泓碧水入浉河
巢湖,我的母亲
巢湖,我的母亲
突出“三个转变” 守护碧水蓝天
人大“年检” 守护鹰城蓝天碧水
打赢蓝天保卫战
创建企业的碧水蓝天
巢湖玉卮意蕴长
华能巢湖电厂脱硝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