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创新初探

2018-09-05 11:01李阳
读天下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媒介机遇

摘要:结合互联网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必然趋势,当前开展互联网+教学,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树立互联网+思维、熟悉互联网+媒介、掌握互联网+分析,把握好互联网+教育的机遇,迎接好互联网+教育的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媒介;分析;机遇;挑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必修的四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之一肩负着帮助学生从历史中理解“党和国家的两大历史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使命,在新时代下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用好当前“互联网+”的各种资源开展好课程教学的相关改革。

一、 教师在“互联网+”课程教学中应具备的条件

教师要想开展“互联网+”课程教学无疑要先提升自我的素质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

首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法来思考,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发挥互联网的精神和价值进行思考、学习、工作、生活的新思维方式。这一思维从思想的层面为教育教学创设了更加平等、互动、开放的环境,其本质就是要将“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让教师真正在开展教育过程中拉近身份上的距离、听取学生心声、让严肃的教学内容动起来、活过来,让教学显得更加的个性化。

其次要熟悉“互联网+”媒介。课堂教学多媒体已经证明其只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并没有真正改变教学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大量的学习应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媒介每天以数以亿计的信息量包围着大学生,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往往学生从网络中就能率先学习到课堂上的知识,左右了日常的教学。如何化被动为主动,就要求教师对课程相关的“互联网+”媒介有一定的熟悉和认知,能够比较熟练地因人而异进行传送,使课堂与网络良性结合,达到教学效果。

最后要掌握“互联网+”分析。互联网时代使得云计算走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能够将庞杂的教学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总结,这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最需要去做而又最难做好的。当前大量数据分析平台的出现,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了帮助。教师在开展“互联网+”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让学生将教学检验的相关材料如:作业、论文等上传到相关平台,通过更加科学和系统地整合分析认清教学难点、总结宝贵经验。因此,掌握“互联网+”分析对开展课程教学意义重大。

二、 “互联网+”对《纲要》课程带来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与之相关联的翻转课堂、微课、MOOC等“互联网+”形式更是直接走入各级各类学校,笔者也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类似尝试,感受到了《纲要》课程教学的新机遇。

(一) 教学内容和效果的新机遇

《纲要》(2018版)教材共十一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受教材篇幅和课时等条件影响,往往存在了不少局限,使得教學要么瞻前顾后难以完成进度(按章节讲授),要么走马观花难以突出重点(按专题讲授),因此,教学过程较单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互联网+”为此带来了第一个机遇。当前互联网上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相关的内容每天以多达百亿条滚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教师和学生能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信息量也更多,能够作用于教学的资源也就更丰富。教师从各类网络中及时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资源(如视频、电影、课件等)释放给学生,将理论课堂上无法讲解的内容、较为枯燥的内容让其课下进行学习,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辟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这对于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果肯定是有益的。此外,在网络上不少一流学府还建设了高校思政课MOOC、微课平台,推出了“精彩一课”“同上一堂课”等全国视频公开课。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学生享受到了全国一流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也能从中学习和提高,这对于提高《纲要》课的日常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教学程度和模式的新机遇

《纲要》课程大体内容在学生初高中时已经进行过教授,部分章节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还有所交叉,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不少学生往往感觉到重复学习、缺乏新意。而同时,该课程受限于大班教学,教学的程度仅能做到多数人的知识传授,很难就个别学生问题进行针对性探讨。“互联网+”为此带来了第二个机遇。大数据技术和学习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有了更多可能。在“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尤其是MOOC能快速、即时、高效、全面地收集、记录、存储学生的学习能力、方式及方法等众多数据,这无疑能同时实现不同学生教学程度的跟踪记录。随着教学程度的变化,学生也就不再仅仅从传统课堂模式中吸取教学知识,虚拟课堂甚至虚拟大学都能不断提供各种教学内容供不同需要学生学习,传统课堂教学也就不再以讲授内容为主而顺势而变为思想解惑为主。教师可以就课程中非重点的章节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网络资源率先进行学习和了解,在进入课堂以后再分小组进行介绍和讨论,最后也只作点评和辅助,既节约了课时,又突出了重难点,让学生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整个教学模式更加地开放,教学的氛围也势必好转。

(三) 教学表达和地位的新机遇

新时代的大学生多数为95后、甚至00后,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与《纲要》课程讲授的历史毕竟有距离、有差异,对不少历史观点也就难免在理解上存在以今论古,缺乏认同感。而教师在《纲要》课程教学中如果只是用“过去的方法讲过去的故事”把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也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大了师生的对立距离。用学生爱用的话语讲授《纲要》课,增强《纲要》课的时代感迫在眉睫。“互联网+”为此带来了第三个机遇。在“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中,师生之间是一种非“对立”的平等互动关系,这有利于学生比较客观和轻松地表达内心所想,也有利于教师走进学生心里,形成双向的有效沟通。在网络的沟通中,教师必然会接触和利用到网络流行语,当这些语言充分地运用到教学中,势必让学生对教师的课程和个人刮目相看,改变对课程的老看法,激发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 “互联网+”对《纲要》课程带来的挑战

不可否认,“互联网+”对《纲要》课程的教学是大有帮助的,但它就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就会让教学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正视“互联网+”教学对《纲要》课程的挑战,也尤为重要。

(一) 教师主体权威性的削弱

在整个“互联网+”大环境下,教师虽然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如QQ、微信等不断扩充教学内容为学生了解近现代历史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影响整个教学过程。但由于整个网络环境的不可控因素远远超越课堂,师生之间的那种“主体-客体”的教育关系其实已经被打破,彼此主要还是一种知识的交流和互动关系。学生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内容有了更多的主动选择和筛查的权利,甚至某些时候,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师生之间还会在解读和理解上出现矛盾,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纲要》课程教师的主体权威性是一种极大的削弱。

(二) 教材内容思想性的淡化

《纲要》课程教材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不仅是讲历史、讲知识,更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帮助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更完整地了解国情、国史。而“互联网+”环境的高速运转和发散,让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与学习知识厌文字、惯读图、“移动中”“拇指上”的特点极大地暴露,让系统的、整体的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简单化、快餐化的特征,整个学习的过程也就难免浅显、粗糙和囫囵吞枣,淡化了《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三) 传统教学正规性的冲击

在“互联网+”时代,不仅是《纲要》课程,而且是全部课程,都被互联网放到了一个公开、透明、竞争的大环境供学生选择,都难逃优胜劣汰法则的残酷筛选。对于学生而言,当“互联网+”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其提升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那么为什么还要花大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日常课堂学习,显然谁的性价比最高,谁就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他们当然就会“用脚投票”,选择接受那种教育方式。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对日常的课堂教学正规性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是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巨大的冲击。

四、 结语

总之,“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它必将深刻影响传统的教育教学,作为《纲要》课教师既要把握住机遇,更要敢于面对挑战,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重视“互联网+”教学的积极运用和提升运用“互联网+”教学的能力,要努力克服困难,把“互联网+”教育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真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参考文献:

[1]张衡.互联网思维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讨[J].教育前沿,2016,10:262.

[2]胡樂乐.论“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12):26-32.

[3]王凤芹.“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概论”课教学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16-20.

作者简介:

李阳,讲师,重庆市,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媒介机遇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再见,机遇号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