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庞煤矿DB2-E5井侧钻水平钻进技术

2018-09-06 07:41李光宏
钻探工程 2018年7期
关键词:钻具螺杆控制点

李光宏

(河北省地矿局第九地质大队,河北 邢台 054000)

随钻测量技术和螺杆钻具受控定向钻探技术在地质钻探,石油、页岩气钻探等领域中应用较为广泛,然而在煤矿注浆防水治水钻探施工中应用不太普遍。在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东庞煤矿北井9400采区奥灰含水层区域注浆改造一期工程钻探工程DB2-E5井施工中,针对煤田钻探多为复杂地层,孔壁稳定性差,对钻具组合、泥浆性能要求高的特点,我们采用无线随钻测量技术和螺杆钻具组合,按照设计轨迹定向侧钻、水平钻进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1 工程概况

DB2-E5井是DB2井中第一个侧钻再水平钻进的分支井。该分支井设计目的是充分利用主孔,通过在9号煤下奥灰岩中施工分支井,尽可能的增大奥灰含水层里的注浆面积,达到更好的区域治理效果。

井田内绝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仅在井田西部边缘有基岩出露。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三叠系中统二马营组、下统和尚沟组、刘家沟组,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山西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磁县组、马家沟组。

井田内断裂、褶皱、陷落柱均有,以断裂构造发育为主,且以张及张扭性断裂为主,整个井田显示了略具波状起伏的复杂断块构造特征。

DB2-E5井孔施工区域受北F7′、北F8′,北F9、F17、北F13等断层影响。

DB2-E5分支孔为裸孔段,裸孔孔径152.4 mm,施工层位为奥灰顶界面以下40 m,单孔设计工程量1132.98 m,顺地层倾向施工,全段造斜率为0~11.87°/30 m。为此制定了无线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方案。

2 控制点坐标设计

E5孔侧钻点坐标为:X=4123535.2700,Y=38538474.9700,Z=-406.97。

E5孔着陆点坐标为:X=4123588.0000,Y=38538575.0000,Z=-471.58。

控制点E5-1坐标为:X=4123870.0632,Y=38538806.4931,Z=-495.92。

控制点E5-2坐标为:X=4124013.7598,Y=38539076.7470,Z=-525.40。

靶点E5-3坐标为:X=4124224.0227,Y=38539472.1940,Z=-569.85。

3 钻探施工技术方案

3.1 主要钻探设备

TSJ3000型钻机,F-1300型泥浆泵,5LZ120型螺杆钻具(2套),SDYQ-48型无线随钻测斜仪器(2套),ZGWS-2200/3P型振动筛(2台套),ZCS250×2型除砂器,ZCN120×10型除泥器。

3.2 钻井工艺及主要钻具

E5分支井采用螺杆钻具复合定向钻进施工。钻具组合为Ø152.4 mm钻头+Ø121 mm单弯螺杆+MWD短节+Ø121 mm无磁钻铤+Ø127 mm加重钻杆+Ø127 mm钻杆。

3.3 钻井结构设计

DB2主井设计一开采用Ø445 mm钻头开孔进入基岩层段10 m,下入Ø339.7 mm×9.65 mm石油套管,用水泥做永久性固管;二开采用Ø311 mm钻头开孔施工至2号煤采空区下20 m,下入Ø244.5 mm×8.89 mm石油套管,用水泥做永久性固管;三开进入造斜段,采用Ø215.9 mm钻头依据DB2孔造斜段轨迹控制点设计施工至奥灰岩顶界面以下2 m,下入Ø177.8 mm×8.05 mm石油套管,用水泥做永久性固管;四开采用Ø152.4 mm钻头,进入奥灰岩顶面下着陆点后依据E5分支井侧钻控制点裸孔钻进。

3.4 E5分支井设计轨迹(见图1、图2)

图1 DB2-E5分支孔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2 DB2-E5分支孔垂直剖面示意图

4 无线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施工工艺及技术保证措施

4.1 螺杆钻具规格及性能参数

螺杆钻具规格:5LZ120型螺杆钻具,弯壳体角度有1.25°和1.5°两种。

螺杆钻具性能参数:排量694~1388 L/min,转速140~278 r/min,工作压力降3.2 MPa,输出扭矩2160 N·m,最大压力降4.52 MPa,最大扭矩2869 N·m,工作压力49 kN,最大钻压100 kN,输出功率71 kW。

4.2 无线随钻测量

SDYQ-48型无线随钻测斜仪是一种正脉冲、下置坐键、小直径、可打捞的钻井定向仪器。仪器由地面设备和井下测量仪器两部分组成。

地面设备包括:压力传感器、司钻显示器、地面主机、信号分离器、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连接电缆。

井下测量仪器主要包括:定向探管、脉冲发生器、定向坐键短节、井下电池模块、扶正器。

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井斜角:测量范围0°~180°;测量精度±0.15°;传输分辨率0.088°。

方位角:测量范围0°~360°;测量精度±0.15°;传输分辨率0.088°。

磁性工具面(MTF):测量范围0°~360°;测量精度±1.0°;传输分辨率2.8°。

高边工具面(HTF):测量范围0°~360°;测量精度±1.0°;传输分辨率2.8°。

磁性工具面(MTF)/高边工具面(HTF)转换角度:5°。

工具面刷新时间:14 s。

适应的最大井眼曲率:(12°~28°)/30 m。

长测量:停泵→等待2 min→开泵→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时间为168 s。

脉冲方式:正脉冲。

电池寿命:150~200 h。

测点位置:距脉冲发生器上端5.70或3.50 m处。

4.3 施工工艺

E5分支井采用Ø152.4 mm钻头+Ø121 mm单弯螺杆+MWD短节+Ø121 mm无磁钻铤+Ø127 mm加重钻杆+Ø127 mm钻杆组合以复合钻进为主,根据复合增斜情况及时反扣井斜,保证轨迹在靶盒内平稳运行。

钻井参数:钻压20~180 kN,排量12~14 L/s,泵压16~23 MPa。

冲洗液配比:0.1%~0.2%包被剂+0.5%~1%防塌减阻剂+1%~2%润滑剂+0.2%~0.4%增粘剂;冲洗液性能指标:漏斗粘度18~40 s,密度1.01~1.10 g/cm3,pH值7~9。

4.4 施工难点

(1)水平段段长达1264 m,摩阻大,提下钻具困难,岩粉携带困难,易造成卡钻、埋钻事故。

(2)由于注浆封水,需要反复扫孔,控制点位置要求苛刻,钻孔轨迹控制难度大。

(3)钻井液性能选择范围小,容易出现井塌。

(4)断层位置穿过施工难度大。

(5)本分支井地层构造复杂,存在多个断层,在钻进过程中频繁提下钻易扰动井壁,使井壁失稳坍塌。

4.5 侧钻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水泥固井需采用高标号水泥,固井水泥浆密度最低为1.85 g/cm3,候凝时间在48 h以上。确保水泥封固井段侧钻点上50 m至侧钻点下70 m为有效封固。

(2)候凝时间充分后,下钻探水泥塞面。开泵扫除顶部混浆后,停泵,探塞面。做承压实验,水泥塞能够承受实际钻压80~100 kN(除去摩阻)无实际进尺时,说明水泥硬度达到侧钻需求。

(3)侧钻时,摆好工具面后,上下活动钻具拉槽1 h;第一米控时4 h,后面的每米控时3 h,直到侧钻出去后,方可加压正常钻进。

(4)接单根时,不能转动钻盘。单根放到底部后,方可开泵。防止提前开泵破坏上部侧壁的支撑水泥,加大侧钻施工难度,造成侧钻失败。

(5)实钻轨迹尽量圆滑,控制好“狗腿”度,保证井下安全,为后期工作打好基础。

(6)侧钻过程中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是正司钻,要按要求按时、控时操作,送钻均匀,在侧钻中非正常情况下严禁上提钻具,或擅自转动转盘,以免造成台阶冲突,致使侧钻难度增大。如果急需上提钻具,要求做好标记后才能上提。

4.6 水平钻进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1)配动力钻具和MWD仪器和伽马时,定向井工程师必须检查各工具上扣力矩,要求达到推荐力矩方可入井。

(2)每次起下钻,必须要仔细检查钻具,如有问题要立即更换,不能再次下井,钻进中如发生扭矩、悬重、泵压等钻井参数异常变化时,要立即起钻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继续钻进。

(3)由于使用MWD仪器和伽马,泥浆泵的上水一定要平稳,排量要满足马达要求,空气包压力一定要达到循环压力的三分之一,确保仪器工作正常。

(4)固控设备正常运转,钻井液性能符合设计要求。泥浆处理达到四级净化。

(5)钻具入井前必须探伤检查,合格后方可入井。

(6)钻井液润滑净化要有保证,泥浆应该根据施工需要混油及时加入润滑剂,保证全井滑动钻井的需要。

(7)施工期间要求专人扶钻,本着少放、勤放的原则,保证工具面的连续稳定,确保造斜率的正常发挥。同时,保证井下作业安全。

(8)MWD测斜期间做好防卡工作,缩短钻具静止时间,二次测量时,要活动钻具,确保井下安全。具体按照仪器测量工程师安排操作。

(9)井队如需改变钻进参数,如排量、柴油机转速等必须得到定向井人员的确认。

(10)此井为小井眼深井,各项技术难度要求较高,所以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与井队及其它协作方的技术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施工氛围。

5 施工情况及效果

5.1 施工过程

DB2-E5分支于2018年3月14日开始,采用Ø152.4 mm PDC钻头+1.5°×Ø121 mm螺杆钻具,自孔深545.85 m开始侧钻施工,钻进过程中采用MWD(伽玛)无线随钻测斜仪检测井斜、方位角变化情况,确保靶点符合设计要求。2018年3月26日钻进至1493.35 m漏失,顶漏钻进至1506.34 m,进行注浆,扫水泥结束后,于2018年4月8日继续采用1.5°螺杆钻具钻进,2018年4月8日钻进至1519.01 m漏失,顶漏钻进至1528.59 m,实施注浆,扫水泥结束后,于2018年4月18日改用1.25°螺杆钻进,于2018年4月18日钻进至1608.70 m发生漏失,顶漏钻进至1634.05 m,实施注浆,扫水泥结束后,于2018年4月27日钻进至1643.65 m发生漏失,顶漏钻进至1662.81 m,实施注浆,扫水泥结束后,于5月4日钻进至本分支孔E5-3控制点,孔深1810.60 m,终孔,完成定向钻进工作量1264.75 m。当日提钻抽水,至水清沙净后,注浆封孔,候凝72 h至5月10日,至此,DB2-E5分支竣工。

5.2 DB2-E5分支井设计与实钻关键控制点对比

由于该分支井地层构造复杂,存在多个断层,注浆治理奥灰含水层过程,需要反复注浆扫孔,分支井钻井轨迹控制点要求特别苛刻。

E5分支井实钻控制点与设计控制点对比见表1、图3。

表1 DB2-E5分支井设计与实钻关键控制点对比

图3 DB2-E5分支井设计与实钻关键控制点对比

6 结论和建议

(1)本分支井为注浆井,每次注浆结束后需要马上组织扫孔,但由于分支井设计水垂比过大,后期摩阻大、托压严重,加杆困难,清水扫塞卡钻埋钻风险增加,钻进、扫水泥过程中的井眼轨迹控制是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建议优化注浆设计、优化扫塞工艺、加大泥浆性能管控。

(2)由于该治理区域为首次治理,频繁变更施工要求,导致在施工过程中较合同和技术要求额外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3)E5分支井的成功施工有效地控制了成本,也为其他分支孔在施工中如何保证泥浆脉冲信号的稳定传输,如何解决钻井过程中钻具所受的摩阻大、扭矩大问题提供了经验,增强了防治效果,在煤矿注浆防水治水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钻具螺杆控制点
钻具失效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ANSYS Workbench三螺杆轴头泵泵体设计与试验
顾及控制点均匀性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精度分析
新疆玛湖油田水平井低摩阻导向钻具组合优选与应用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煤矿井下用螺杆空压机优化设计之探讨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国外潜孔钻具研发方面的新动向
旋挖钻机钻具产品类型
螺杆构型对PA6/PE—LD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