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六大战略”促“蝶变”

2018-09-06 11:08龚薪友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甘孜州阿妈易地

龚薪友

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贫困地区发展条件持续改善

在这场脱贫攻坚的硬仗中,如何使民族地区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和脱贫后不再返贫,一直是甘孜州委、州政府领导深度思考的问题。甘孜州委、州政府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等“六大战略”,为全州各县如期脱贫指明了方向。

泸定县作为全省“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之一和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市、区)之一,于2017年实现了脱贫摘帽,并顺利通过了省、州的验收和第三方评估。泸定县的“蝶变”,生动展示了精准扶贫的“泸定实践”。

大力实施农村交通建设大提升

泸定县地处甘孜州东南部,素有“康巴东大门”之称,享有“红色名城”美誉,幅员面积2165.3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藏、彝等17个民族,总人口8.8万人。但全县63%的行政村、90%的贫困人口居住在高半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泸定县委、县政府直面问题,超前谋划,于2012年率先打响“高半山脱贫攻坚战”,实施“交通三年攻坚”“水电两年惠民”等专项行动。

要致富,先修路。在全州“交通先行”等“六大战略”的指引下,泸定县在“交通三年攻坚”期内,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对原有的公路进行提档升级,实现行政村通公路、通水泥硬化路“两个100%”。

如今,道路已修通,泸定的山乡悄然发生变化。

“路通了,安逸了,我们家的蔬菜终于可以拉到县城卖个好价钱了!”田坝乡木角村的菜农黄建康一边数着钞票,一边乐呵呵地说道,“我没有其他特长,但我喜欢种菜,喜欢看着蔬菜生长,更希望看到蔬菜变成现钱。可是,过去我们这里不通公路,种的菜只能靠人背马驮,很多时候半路上就廉价卖了。现在好了,路通了,我也买了一辆双排小货车,种的菜拉到县城卖,收入也增加了,靠卖菜一年要挣三四万元!”在菜农黄建康的带动下,木角村其他贫困户也种上了蔬菜,不出远门就挣到了钱,实现了脱贫。他们的干劲也更足了。

路通了,没有交通工具,农村老百姓出行还是问题。泸定县委、县政府又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农村交通,全面实现农村交通网络全覆盖,开通了县、乡、村客运车,为贫困村脱贫后不返贫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大力实施水电设施大提质和通信网络全覆盖

“阿妈,身体好点了没有?”“好多了,不要牵挂阿妈,阿妈现在好得很哦!”“阿妈,如果伤还没有好的话,我建议您到华西医院去看一下嘛!”“但是华西医院好难排队嘛,就在我们乡卫生院看算了。不要紧的,不要担心我!”“阿妈,现在不用到医院去排队,直接从网上预约就行,不麻烦的,我们家已经开通互联网了,我叫表哥来教您预约……”加郡乡加郡村的泽拉正在与她读大学的儿子视频通话。“有了电真方便,有了互联网生活更好,看病也不用专门到医院排队,网上就可以预约了,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好像在做梦一样!”泽拉感慨地说。

自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泸定县大力实施水电设施提质工程,小水电、微型水电、人口饮水得到有效整治,6万余人吃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农网改造、通信网络、电视也实现了全覆盖。

去年年底,为提升农村生活质量,通讯公司又实施了“互联网进农家”工程。如今,互联网已经覆盖到所有行政村,有条件的家庭已经用上了互联网,凭借互联网就可以实现视频对话,这是一大步跨越。

水、电、路、网络、居住环境一直是制约泸定县高山和高半山贫困村发展的难题。因为发展难,贫困村无法走出困境,有相当一部分村社会问题多、矛盾纠纷不断,“脏、乱、差”是其显著特征,有的贫困村因为一些社会问题变成了“软乡弱村”。因为穷,山里的姑娘远嫁他乡,外村的姑娘也不愿意嫁到这些村。通过脱贫攻坚战役,往日的问题村如今变成了富裕村、和谐村,过去的贫困群众如今成了万元户。加郡村、下田坝村、房背后村、磨河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这些村的小伙子成为藏族女孩称心的伴侣,他们生儿育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大建设

“太美了!太美了!没有想到,这里还有这么美丽的风景,我以后还要带家人朋友来!”来自广东的王女士经人介绍来到如诗如画的加郡乡海子村旅游,她激动不已地说道。海子村是从脱贫攻坚战役中走出来的美丽新农村。三年前,海子村因为贫穷,许多人都离开了家园到山脚下的村购买房屋居住。

自脱贫攻坚以来,泸定县严格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全州“做强县城、做优乡镇、做美村寨”的总要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旅游战略,对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进行整体包装,扮靓村寨。如今,走进泸定县的村村寨寨,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映衬下,这些被扮靓的房舍犹如美丽的花朵,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泸定县因地制宜,一村一策规划,对不宜人居、无发展后勁、无产业支撑、地质灾害多的自然村,实行易地搬迁,确保这些贫困户能留得下、生活得好。“感谢共产党!感谢习主席!感谢县、乡领导!我已经88岁了,没有想到我这个有两个残疾人的家庭,还能住上小洋楼!”88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张宝珍泪流满面地向村组干部和结对认亲干部说道。像张宝珍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户还有很多,他们都成了美丽新村建设中的受益人。

截至2017年底,泸定县共完成18户、51人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了25个高半山扶贫新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到这如诗如画的美丽幸福新家园,邱先生激动地说,“共产党好!共产党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美丽的新家园,我们一定会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这个新家园!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把自己贫困的帽子摘掉,还要带领大家一起创造美好的新生活!接下来,我们一定要走出去,看看其他地方是怎么搞旅游的,今后我们村也要把乡村旅游搞起来,让更多的游客来这里玩!”(作者单位:甘孜州委组织部)(责编:蒋筱青)

猜你喜欢
甘孜州阿妈易地
铜鼓县:以“四真”提“四感” 高质量推动易地搬迁后扶工作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蜡梅一树绽放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为了失去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阿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