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8-09-06 17:55李天翔解小琴马骥余强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课程体系

李天翔 解小琴 马骥 余强

[摘 要] 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对企業、行业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认真研究和探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深层次合作实施途径,有助于高职院校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发展。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从岗位分析入手,结合工作过程,就高职院校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具备的条件、构成的要素、课程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探索,构建校企合作下的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4-0056-02

一、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具备的条件

(一)集中、连续地进行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通常安排在顶岗实习或就业前进行,设定有益于锻炼学生多方位能力的项目,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保证学生能顺利达到实训的目标,满足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对专业技能和工作、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的最低要求,在训练时间设置上必须充裕,且具有集中性和连续性,一般综合实训时间设定在三周以上。在综合实训组织方面,实训条件以本校的实训室和校办企业为主,必要时可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地生产性实训,在实训教学师资配备上,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在此基础上,聘请企业技术能手作为指导教师或业务顾问。

(二)教学项目与企业共同设定

综合实训不仅要求内容的全面性,还需要实训的有效性,在教学项目设定时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以最新的动态、技术为基础,针对不同企业或岗位,设置适当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让学生完成一项完整的生产和服务项目,让学生能够接受全过程的操作训练。通过项目的实施,让学生熟悉生产各个环节的主要技能要求,了解生产或服务的程序,掌握生产或服务中各个环节的连接重点,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引入企业的文化和运行机制,模拟企业的运行模式,让学生提前熟悉今后的工作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训练学生的工作、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

(三)高职综合实训特有的考核评价要求

考核评价结果是体现学生是否能适应岗位或岗位群的重要依据,在考核评价时,应从多方位考察来评判学生综合实训的效果,例如:操作技能,团队协作,言语交流等。在评价内容上,采取实训项目与职业资格鉴定内容相关联的考评体系,例如:汽车维修中级工,汽车维修高级工,汽车维修电工等;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过程操作与现场答辩并重的考核方式,充分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评价形式,例如:学生自评,工作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和指导教师评价,实现一人操作、多人联动、共同提升的效果。全面评价学生掌握工作、组织、协调等关键能力和专业核心技能的程度,让综合实训变得更加有成效、有意义。

二、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实训内容和目标

在综合实训课程的内容设置和目标制定时,必须依托实际工作岗位或相应职业资格鉴定的能力要求,制定既能让学生顺利达到,又能符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最低要求的实训目标。就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而言,在实训内容设置上,结合汽车行业的职业岗位群技能和素质要求来确定。在确定实训内容时,实训载体的选择至关重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以某一个具体产品或服务任务作为实训载体。例如:以大众帕萨特的日常保养为载体,通过模拟客户到店,开工作单,保养作业,确认交车等具体流程,让学生熟悉具体的生产服务流程以及各流程的关键要素,逐渐形成与之相对应的职业素养;二是选择多个岗位轮换为实训载体,例如:以上海大众4S店售前、售后等相关岗位为实训载体,通过模拟实际岗位工作实施,让学生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上,熟悉各岗位的工作要领,完成各岗位工作,掌握各岗位需求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养。

(二)实训环境

实训环境包括硬件设施的保障和文化的积淀,是保证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实训设备配备方面,要求具有先进性、前瞻性、新颖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综合实训时能近乎模拟企业实际生产及服务过程。让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熟知实际生产及服务流程,顺利完成既定综合实训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而言,实训环境和相应的教学资源应具有真实性,一般采取校企深度合作,到校开办专业4S店,实现“校中厂”“厂中校”,营造汽车行业现场的真实工作氛围,从而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的高职特有实训教学模式。除与企业合作开设校办厂外,还要结合专业和学校实际,提升实训环境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考虑一个实训环境是否可运用于除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或专业群,实训工位数量是否能满足全员动手的要求,实训工位种类是否能满足学生分岗轮换训练的要求。

(三)实训指导

综合实训的指导,就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而言,既要遵循生产任务的自身规律,又要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中心,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完成实训既定任务。在指导师资的配备上,选择理论知识丰富,有相关岗位工作经历的老师,或已被学院认定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要求综合实训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的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理论结合实际的专业能力,以及对各项具体任务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指导教师的搭配上,需配备专业、技能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以一个教学团队为单位,发挥各自特色,优势互补,集众力完成好综合实训指导工作。

(四)考核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起到导向、检验诊断、反馈调节等多重作用。因此,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应具有高职特色。在考核内容上,注重多重性,如专业技能考核与关键能力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掌握技能与企业和行业需求相结合;在考核方式上,强调多样性,如实操考试、理论笔试、现场汇报及答辩、应变能力考核等;在考核主体上,采用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突出多元性。通过考核评价,反馈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应解决的问题,对呈现的问题进行调节。首先,应依据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其专业特点,找寻汽车的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探索深层次合作模式;其次,依据当前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分析就业岗位,理顺岗位间的工作流程,明确各就业岗位的技能和素质要求,挖掘岗位特点;最后,根据各岗位具体的需求,结合岗位间的工作流程,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制定综合实训项目,进行试点研究,找出规律,从而有效指导教学工作,培养就业岗位所适用的人才。

三、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模式

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前提——不能违背课程建设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必须突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的特点,以企业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结合生产实际,注重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研究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一些具体的课程模式。

(一)“过程训练”模式

该模式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校营造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选择典型、规范、完整的服务过程为载体,例如:汽车零部件检测的全过程。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模拟真实业务的处理,协作解决技术问题,独立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生产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能力。在选择实训项目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流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该模式对实训设备的配套性要求较高且实训成本较高,一般需要有专项资金打造方可实现。应用该模式时,学生所处理的生产技术问题应具有典型性和实时性,一般由校企合作单位提供,增强其仿真实训的可操作性和真实性。该模式实施后,让学生较全面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其处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岗位训练”模式

该模式是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在校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条件和氛围,主要体现在“校办厂”,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職业面向,选择典型岗位,采用分岗轮训的方式,让学生能切身体会各岗位的具体工作。通过该模式的训练,让学生能较全面地应用专业和技能,给予学生发挥特色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在就业后能迅速适应各工作岗位。作为企业希望人才引入后“即招即用”,作为高职院校希望培养的人才能“都有用”“抢着用”。在运用该模式时,首先,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能职责,拟定训练标准,确定训练形式,设计合理的训练任务,让学生把握各岗位间的关系,较全面地认识整个企业或部门的工作流程;其次,对指导教师的水平和模拟的业务全面度提出较高要求,要求指导教师综合素养达标,业务模拟全面到位。

(三)“仿真训练”实训模式

该模式是在校内实训设备配套的基础上,根据仿真系统提供的数据或模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仿真操作。该模式具有仿真工作过程可控、故障可设、多次重复训练等优点,但一次性设备投入的成本较高,后期更新有一定局限性,与真实工作环境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该模式的实施,仿真系统模块大多是按需开发,用于汽车类专业解决某些无法进行具体实习操作的问题,例如汽车零部件装配。在该模式的运用时,仿真系统的开发要具备真实性、可控性,参数设计上应合理,过程、步骤与实际工作一致,并能够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操作取得一定的成果,检验操作步骤的正确性。通过该模式的实施,让学生熟悉汽车零部件的构造与装配关系,培养学生在仿真系统中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校企合作高职综合实训课程体系开发,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体现,有了企业的参与,学校才能了解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使学校完成专业建设的同时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上,更贴近社会需求,使学生的所学专业技能更贴近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朱美珍.关键能力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高职课程模式构建[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1-74.

[2]孔志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8):13-15,27.

[3]林徐润,庄培灿,杨帆.浅谈高职院校“专业综合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24):162-164.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