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交互式服务研究

2018-09-07 09:10毕晓琛
山东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智库数据库档案管理

文·毕晓琛

智库,又称思想库﹑智囊团,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和改进政策制定为目标,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高校有多个优势学科和优势研究领域,这些研究中心或研究所在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知识转化和推广,从而形成多个智库。为推进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教育部早在2014年2月就制定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1](以下简称《计划》),旨在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智库建设的重要基础是信息情报工作在智库的前端作用。档案管理机构作为高校档案资源的管理者,必须明确自己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角色与定位,积极向智库提供交互式服务,提升高校智库的软实力。

一、高校智库呼唤档案管理融入

纵观世界,高校智库占很大比例。例如,美国75%的智库设在高校,如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国际发展中心﹑魏德海国际事务中心等都是全球知名的高校智库[2]。我国高校同样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条件。据统计,80%以上的社科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 的“千人计划”入选者都聚集在高校[2]。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成立智库,高校智库已成为当今我国决策咨询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发挥着战略研究﹑政策建言﹑舆论引导的重要功能。

《计划》指出:要“建立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高校智库组织形式”,“以学者为核心,支持和培养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高端智库人才和咨政研究团队”。 胡佛研究所的成功转型,更是档案馆转型智库的典型案例。在当前趋势下,档案机构应该学习其经验,不断挖掘和完善在智库建设中的角色定位,融入智库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契合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3]特别是近年来,全国高校有一大批优秀成果及时转化为政府决策和政策,相当数量的咨询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4]。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以及外交与国际问题等多个领域。这些学科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产生了海量信息档案并出现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更新周期缩短﹑数量庞大﹑类型多样﹑载体数字化﹑语种多样化﹑内容交叉﹑信息密度大等方面。对于这些信息的保存整理﹑价值挖掘乃至共享成为档案管理的重要使命。档案管理机构可以利用存储信息资源的专业优势,完善智库管理机制,协调智库内部各专业学科之间﹑智库与智库之间﹑智库与社会各阶层﹑政府部门之间在信息资源上共建共享与互动,在高校智库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档案管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交互式服务理念

交互式服务是通过服务平台与用户交互,从而实现个性需求导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与用户的双向沟通与交流,切实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通过交互反馈来完善服务,最终与用户之间建立互信,构建一个良性发展的交互式服务环境。

围绕教育部《计划》界定的高校智库的建设目标,档案管理机构要瞄准智库需求,树立交互式服务的理念,总体思路是以高校智库研究项目为导向,整合各类信息资源,为智库研究提供完备的信息数据支持,并在多学科背景中有效地汇集和分析高校智库研究中的数据资源,建立专题数据库,跟踪智库研究定期推出智库成果发布,形成良性交互反馈,通过交互服务来提升智库的前端功能。

三、高校智库建设中档案管理交互式服务整体设计

交互式服务整体设计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档案管理交互式服务紧紧围绕一个主线来设计,通过对信息协同模块的大数据进行主题采集并对这些主题进行分析整理成智库成果并进行成果发布。

四、档案管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交互式服务研究

(一)信息协同是交互式服务的基础

《计划》指出“要大力推动协同。”笔者认为,高校智库研究的问题都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档案管理服务也应渗入信息协同理念。信息协同是交互式服务的基础,是档案管理从多元化的信息源中汇聚信息,包括档案信息系统﹑智库信息系统﹑各种与智库活动相关的其他信息源等,着力构建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协作机制,从而为建立专题数据库提供大数据。

信息协同是对智库建设相关学科大数据进行数据监管和数据集成。数据监管就是档案管理者在智库服务过程的每个阶段为智库提供全方位数据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备份﹑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发布等全方位的数据监服务;数据集成是档案管理员对数据进行有效集成,使原本分散的﹑孤立的﹑不共享的数据变成集成化﹑系统化﹑结构化的可共享﹑可重复利用的学科数据体系,实现学科数据的创新和数据的增值。除了对本智库科研人员的学术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整理外,还要通过全媒体资源优势,实现多智库间资源整合与共享。[5]

(二)专题数据库是交互式服务的核心

《计划》指出“实施社科专题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计划,促进智库研究手段和方法创新。围绕内政外交重大问题,重点建设一批社会调查﹑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和以模拟仿真和实验计算研究为手段的社会科学实验室,为高校智库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1]。”因此,专题数据库是交互式服务的核心。

档案管理者要通过对信息协同模块的大数据进行主题采集并对这些主题进行分析整理,进行知识积累和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成各类专题特色数据库,比如宏观数据﹑产业数据﹑国际贸易数据﹑个体数据﹑医疗数据﹑专利与科学论文数据﹑国际关系与安全数据等,对这些专题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和挖掘研究工作,为高校智库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方法支撑,是档案管理者交互式服务的核心,

(三)智库成果发布是交互式服务的升华

《计划》明确最指出,智库建设要“以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拓展转化渠道,搭建高端发布平台”,“建立咨政报告数据库,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相关信息,加强成果发布管理[1]。”智库的各类研究成果,内容包括政策简述﹑工作论文﹑报纸专栏文章﹑新闻稿﹑研究简讯﹑实时经济问题观察和当前争论的关键问题等。档案管理者除了要定时﹑定向地向智库发布政府的决策信息﹑需求取向﹑科研选题要求外,还要定期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相关信息,加强智库成果发布管理,为教学科研和政府咨询提供咨询服务,提高智库的社会影响力。

智库成果发布除了以课题报告﹑书面建议﹑决策参考﹑出版物等形式传播外,还要建立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推动各智库之间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让更多的研究人员分享各类即时的活动信息和动态的研究信息[6]。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传统模式的档案查询外,在网络环境下,智库成果电子查询和网络传播成为必然和趋势。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互动性﹑超文本链接﹑数字化﹑即时性﹑网络化等特性。智库成果进行网络传播的方式包括各类网络方式和自媒体进行传播,这些多渠道﹑立体化的智库成果发布是档案交互式服务的升华。

●参考文献●

[1]张东刚.大学加油 国家需要你的智慧——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谈高校智库建设计划.[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2/164598.htm

[2]唐景莉. 国外智库管理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14年03月24日 第9版

[3]樊英.国家智库建设:档案机构的新机遇[J].山东档案,2016(4):8-10宗河.我国推出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提升服务社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8日第2版

[4]宗河.我国推出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提升服务社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4年3月8日第2版

[5]季婉婧;曲建升.国际典型科技智库的类型及其产品特点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5):93-98

[6]王世伟.试析情报工作在智库中的前端作用——以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为例[J].情报资料工作.,2011(2)92-95

猜你喜欢
智库数据库档案管理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民居智库
中政智库“五朵云”
中政智库“五朵云”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