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2018-09-07 03:15关景燕
智慧健康 2018年21期
关键词:肺心病综合性呼吸衰竭

关景燕

(菏泽市中医医院 呼吸科,山东 菏泽 276000)

0 引言

肺心病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它主要是因患者支气管、肺部发生疾病而产生[1]。患者会在发病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气急、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者会伴有呼吸衰竭现象,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介入了综合性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论证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从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患有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60例患者,做出以下分析[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3月至2017年10月患有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30例/组。常规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49-70岁,平均(65.24±5.33)岁,患病病程为2-6年,平均(4.35±2.02)年;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0例,年龄在50-71岁,平均(67.28±4.23)岁,患病病程为2-11年,平均(8.26±2.03)年。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同时排除患者患有其他重大心脑血管疾病或传染性疾病。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流程和护理方案均在患者及家属知情下执行,并获得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案如下:

第一,根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适合患者的护理方案,并随时监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和临床症状。保持患者治疗环境舒适、整洁,室内温度和湿度调整到患者最佳适应状态。

第二,护理人员应定期为患者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方法可采取扣背式排痰方法。为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患者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采取吸氧方式配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对吸氧中的患者进行严格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避免其他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三,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恢复程度,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采取方式为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将肺内气体呼出,有利于心、肺功能的恢复

第四,患者在治疗期间因临床发病表现,心理和情绪极易烦躁、焦虑。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患者内心诉求,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治疗。

第五,以上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合理安排饮食和生活作息,并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科学用药,谨遵医嘱,如出现不适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护理后临床症状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及各项指标评分,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内容,对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总结,将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患者满意度为76.7%,而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予以不同护理方法后满意度比较分析[n(%)]

3 讨论

肺心病也被称之为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3]。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此疾病发展缓慢,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也会逐步影响其他心、肺功能发生损伤。而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状之一,对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4]。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介入相应的护理措施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有效排痰,缓解患者不适症状,避免呼吸道发生感染[5]。

临床上为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等症状,结合了患者的个人情况,为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6]。主要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心理变化和呼吸功能恢复等护理内容,帮助患者建立了治疗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护理期间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用药严格规范,也避免了患者因服用药物不当而引起的心悸、心慌症状。与此同时,并根据患者自身恢复程度,进行肺功能和呼吸功能的训练,改善了各项指标,也提升了护理质量,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间的交流[7]。

综上所述,本文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93.3%,而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的常规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为76.7%。由此可见,综合性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避免了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此外,也促使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不断专业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8]。

猜你喜欢
肺心病综合性呼吸衰竭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