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及对策研究

2018-09-10 07:22董洪梅
中国商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大庆

摘 要:《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庆建设成为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打造“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这一发展定位对大庆市未来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庆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提出了大庆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哈长城市群 大庆 资源型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b)-153-02

城市群是城市化进程步入高级阶段的重要特征,明确城市群内成员城市的分工定位,实现成员城市间的互补与协调发展,能形成城市群巨大的整体效应,形成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区和区域经济的增长极。2016年3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作为“培育发展哈长城市群的指导性文件和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1]”哈长城市群建设是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国家战略的落实与体现。

大庆市因石油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是闻名全国的石油工业城市,《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区域重点城市。提升大庆、吉林等区域重点城市的支撑功能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大庆建设成为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打造“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这一发展定位对大庆市未来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2]。

1 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条件

1.1 优越的地理区位

大庆市在哈长城市群区域范围内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其东南距离哈尔滨市(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159km,西北距离齐齐哈尔市(哈长城市群重要开放城市)139km,是哈长城市群哈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发展轴带的重要节点,也是“以哈尔滨、长春、大庆、绥化、吉林、松原城区为基础”的城市群联动区的核心节点,城市群未来重点打造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庆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0万;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等国家级园区,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67亿吨,天然气资源累计探明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石油和石化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支柱作用顯著。目前,大庆市以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导向,从其综合经济实力、产业发展基础以及城市建设水平等方面来看,具备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与优势。

1.2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大庆市是哈长城市群四个Ⅱ类大型城市(大庆、齐齐哈尔、吉林、四平)之一,是哈长城市群经济战略格局中的核心城市和支撑力量。大庆是源于石油开采而发展的城市,经过近60年的资源开发与转型发展,大庆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东北地区都相对较高。2016年,大庆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10亿元,经济发展增速受石油量价齐跌的影响有所回落;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346.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87.5亿元,占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92.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509元,比上年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09元,比上一年增长5.3%。大庆市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排在哈长城市群的两个重要核心哈尔滨市(特大型城市)和长春市(Ⅰ类大型城市)之后,大庆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总量指标要大大超过哈长城市群中另外三个Ⅱ类大型城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四平市),大庆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完全满足哈长城市群规划对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要求。

1.3 工业发展集聚水平较高

大庆市的地区经济基本以石油资源的开采及加工为主体,数十年的工业开发积累了雄厚的基础,2016年工业经济总量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黑龙江省全省的近四成,这也能反映出大庆市工业生产在哈长城市群内举足轻重的地位。近10年来大庆的工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75%以上,工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比较突出,各级开发区成为工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并呈现工业产业园区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的趋势。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5年生产总值达到681.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5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81.1亿元,实现全年财政收入32亿元,综合实力排名位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115个)第33位,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排名第29位,在东北地区15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3位,也是全国唯一的依托石油石化资源建设的国家级高新区。大庆经济开发区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城市新中心”,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和总部经济。大庆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是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

1.4 城市综合发展水平较高

大庆市虽然是一个因油而兴的城市,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大庆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发展较快,城市综合实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大庆市位列2011年《中国城市协调发展及综合实力研究报告》地级市综合实力排名第11位,2013年中国城市分级排名晋升新二线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2]。目前,大庆市已经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规模控制合理、资源节约环保、宜居宜业宜商、保护风貌特色”的城市发展建设理念;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另外,《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支持大庆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鼓励大庆等具备条件的城市有序规划建设轨道交通,推进大庆等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这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大庆市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将会更加成熟。

2 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对策建议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大庆市未来发展定位于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的完成需要大庆继续提升经济集聚与辐射能力,大庆要明确自己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职能定位,强化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这对大庆市城市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2.1 加强与哈长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联系,提升城经济的集聚能力

目前,哈长城市群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城市群相比,其整体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群内经济联系结构松散,城市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2004年,黑龙江省开始实施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庆市与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三者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城市分工,但是与哈长城市群其他城市尤其是与吉林省重要核心和节点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结构松散,除了与长春、松原、吉林等城市在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具备一定的分工与协作基础之外,与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少。因此,加强大庆市与城市群其他城市经济联系,完善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是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必然要求。

2.2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拓展城市间产业合作空间

东北地区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最早而且受计划经济影响最为深远的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有的产业基础,通过国家的重点投资建立了以能源开发、装备制造等为主体的重化工业体系。但是,粗放的开发模式导致东北多数城市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尤其是在当期经济新常态下,整个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在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实施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中,大庆市被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行列,主导产业随着资源的枯竭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而相应的接续产业目前还难以支撑城市经济的发展。《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因此,大庆市应将资源型城市转型融入到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之中,通过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拓展与哈长城市群内其他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空间。

2.3 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确保全国的石油供应,“先生产、后生活,先地上、后地下”成为大庆发展的指导思想,过度强调对石油资源的粗放型开采,缺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意识,大庆市城市生态在计划经济时期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在对石油资源进行粗放式开采的过程中,勘探、钻井、管线埋设、道路建设以及工程建设等生产活动占用甚至破坏了大量优质的土地资源,含油污水、废弃泥浆、落地原油等污染物以及石油、化工产业“三废”等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造成了综合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破坏。进入新世纪之后,伴随着“四城”聯创的实施与推进,大庆市加大了对生态环境治理改善力度,通过“四城”联创工作的大力宣传与落实,城乡生态环境整体有了很大的改观。《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因此,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生态承载力的提升也将成为大庆市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内容。

2.4 打造优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影响力

城市文化代表着一个城市特有的、鲜明的、优势巨大的产业领域和文化特色,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城市文化既可以以特定产业为基础,也可以由独具特色的地理特征为代表,是城市发展的巨大财富。在数十年的油田开发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大庆市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逐渐成为大庆城市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此外,大庆市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着力打造“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等城市发展新名片,城市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强调“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大庆市在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继续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为哈长城市群整体发展提供文化平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 ndrc.gov.cn/zcfb/zcfbtz/201603/t20160311_792497.html.

[2] 董洪梅.大庆市建设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问题研究[J].大庆社会科学,2017(1).

猜你喜欢
大庆
讲价
大庆石油人
快乐壮娃 喜迎大庆
我是不是逃犯?
送你一块砖
举起手来
Comm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in English Writ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s
穿错了衣服
我知道的大庆
新闻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