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分析

2018-09-10 07:22黄利平顾路遥
中国商论 2018年5期
关键词:经济学营改增

黄利平 顾路遥

摘 要:2017年10月30日,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我国税制改革进入重要转型时期。本文从经济学替代效应、交易成本等角度,总结营改增带来的经济及社会效应,分析税制改革后不利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改革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营改增 经济学 社会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2(b)-182-02

1 经济学分析

1.1 背景概述

在我国,营业税与增值税两税并行长达20多年。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税收监管体系不断完善,营业税弊端日益显现。课税范围狭窄、重复征税且破坏增值税抵扣链条等缺限,对许多现代行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2012年,上海首推营改增试点,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营改增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1.2 效应分析

一是替代效应。经济学理论认为,随着代价(成本)的提升,追求经济效益的理性人会寻找一种替代品来满足需求,营改增实质上是为了满足这种替代效应。为使营业税改革达到原有税制下的效用水平,增值税替代营业税。营改增使税基发生变化,税改前后两种收入,存在效用最大化均衡点,如果营改增实现了减税效果,即营改增后税额下降,相应的收入会增加,在均衡点间出现增量,即营改增后税额下降产生了总体效应,为得到原有税制下的效用水平,增值税代替营业税,使均衡点发生反向变化,即税种替代效应出现。从边际成本的效应来说,营改增可减轻企业压力,增值税作为价外税,仅对增值部分计税,与营业税相比,有效控制了重复征税行为。二是收入效应。营改增所带来的是总体税负的下降,亦会出现收入效应。增值税是价外税,不易被转嫁,在流通过程中,商品服务价格不含税,可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剩余资金,从而增加投资需求。随着营改增减税效应出现,资金积累增加,企业将有更多自由资金用于生产,带动商品服务的整体价格下降,推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让消费者从中得到更多利益,并由此增加消费需求,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增长。

2 成本构成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由于安排营改增的税制变化,将导致一系列因变化而产生的成本。

2.1 营改增产生的成本

一是资源分配变化产生的冲突成本。营改增涉及到资源的分配与利益的冲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中央与地方政府,政府与投资者都可充当供求双方,营改增可导致供需双方收入的变化,从而导致冲突成本,其中纳税主体的补偿过程表现尤为突出。从营改增实施情况来看,尽管税收总体在下降,也有许多企业出现了税负下降的状况,但仍有企业税负在增加,收入利益矛盾仍旧存在。另外,营改增后投入、产出存在时滞,为弛缓利益矛盾,减轻阻力,许多地区根据自身情况实行补偿措施,在国家与地方政府间产生成本冲突,从改革情况看,稳定了企业的发展,但加重了地方政府负担,造成资源浪费。二是营改增全面实施成本。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税种的构成要素变得复杂,税款计算过程也变得复杂,这会加大纳税人成本,并降低管理部门的效率,提高营改增实施过程的成本。从纳税人角度,税改后须重新学习相关税收文件,更新税收理论知识,还要升级有关财务核算软件和税收申报软件等,这些工作都会增加纳税成本。从税务机关角度,税改须加大对税收管理人员与纳税人的培训投入,并增加相关的物力及人力资源的投入等,以努力提升纳税人纳税意识与管理水平,提高自身的税收征收与管理能力,使得税改成本增加。三是营改增全面实施风险。作为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营改增是一项重大、全新的改革,其过程势必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伴随一定的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应该相应增加成本。如在现行税收管理体制下,营改增意味着将流转税的征管机关由地税转为国税,若国税机关不能增加征管人员、优化管理水平,就会造成税收的流失。又如营改增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态势下进行的,而随着改革的深入,相应的经济、政治环境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使改革风险成为现实,损失也难以预测。

2.2 成本控制思考

一是制定改革成本控制框架。把握时机,科学地制定成本控制框架,有助于降低随机成本,并提升改革的实效性。成本框架设计应当明确改革目的,将优化税制作为基点,减少补偿性成本投入,着重解决部分企业税负增加的情况,优化配置资源,简化增值税税制要素,针对逃、骗、漏税行为予以管控,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营改增高效发展。二是完善税收环境,强化管理能力。从经济学视角,优良的发展环境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完善税收环境并强化税收管理能力,有利于为营改增成本优化奠定基础。自觉的公民、企业纳税意识,规范的市场行业行为,优质的税务管理能力,能合理地加快营改增的发展环境,如再建立起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内容的有效共享和减少不必要管理成本支出,则必将有效地推进信息化发展进程,完善税收征管环境。三是加快配套制度改革。优质的管理制度可有效保障企业持续的发展,加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能有效节约改革成本的投入。因此,当前税制的改革应朝着法制、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应以营改增税种管辖权变化为突破口,完成征管机构改革,整体优化税制结构,有效配置资源,降低征税成本。同时,应适时地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合理构建地方税收体系,将地方税收与地方政府职能转换相结合,处理权、利关系,并适当上调地方税收比重,强化中央宏观调控职能,实现互利共贏。

3 经济及社会效应

3.1 完善税制效应

营改增可消除商品、服务间的重复征税,完善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有效改变企业外购劳务、服务无法抵扣,抵扣链中断,课税范围狭窄等问题,有利于发挥增值税中性优势,实现税负公平。

3.2 结构性减税效应

仅从税率看,营改增会增加税负,但实际来看,增值税四档税率,虽不能实现全面减税,但至少实现了结构性减税。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实现全行业间全覆盖,抵扣链条被全面打通,解决了营业税重复征税的问题,实现了行业间税负总体平衡,具体执行后有增有减。

3.3 优化经济效应

营改增后,企业取得进项税可抵扣,深入推动了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为技术进步与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等提供支撑,实现制造到创造的转型。同时,由于我国产业间存在不均衡性,第三产业增速缓慢,营改增后,服务业税负明显下降,带动了行业间的发展,使许多行业可以独立发展,从而做大做强,消除了第三产业发展障碍,为其壮大创造了良好环境。另外,营改增增强了出口效应,贸易出口可以适用退税规定,运输行业增值税可以抵扣等,降低了出口成本,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3.4 社会整体效应

营改增提高了产业间的联动性,提升了行业的发展速度,可以窽更多的劳动力,带动就业规模的扩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对居民收入产生正面效应,影响就业岗位结构性调整,帮助人力资源从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增强了就业效应,同时,通过价格传导机制,用营改增带来的减税效应,降低产品价格,为居民带来了福利效应。

4 营改增不利影响

4.1 影响财务平衡

一方面,增值税采用价税分离计算方法,收入中不含税额,营改增后,使企业的收入减少,如果,货款不能及时收回,又会导致企业销项税款不能及时收回,增加税负。另一方面,采购流程中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所以只要企业取得合规增值发票,就会因为增值税的抵扣,导致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相应地减少,如其还拖欠或延迟付款,则负债中还会涉及未支付的进项税款,使得负债又相对增加,减轻税负。总体上,上述变化使得企业在营业周转过程中经常出现不平衡。

4.2 影响资金流动

理论上,增值税进项税额为企业实际需要支付给服务提供方或销货方的税款,而销项税则是服务购买方需支付给服务提供企业的税款。然而实务中,企业应纳增值税额由当期的销项减去进项后的余额计算确定,因此,企业需要缴纳的增值税与按税法确认的销售额和购进商品服务有关,而与货款的收付无关。基于这样的现状,当企业商业信用不高时,会因未能赊购到原材料,或因未及时收回货款,而出现营运环节先支付增值税的情形,如果当期确认巨额销售,将使企业出现重大的税金流出,从而加大企业资金匮乏状况。

4.3 容易比例失衡

实行营改增后,部分企业税负上升。一方面,那些以人力成本为主的企业,因成本无法抵扣,造成税负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更新周期长,那些营改增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入、短期内又无更新计划的企业中,资产可抵扣的进项额偏低,导致其税负虚高。还有,营改增后,地方税收收入主要税种—营业税成为历史,代替的增值税在地方与中央间的分享比例不高,并且保持不变,因此必然会减少地方税收的收入。

5 对策建议

5.1 规范经济环境

在我国报价一般含增值税的前提下,相同价格的采购,会因为所含的增值税税额不一,导致购货实际成本不同。由于营改增面对的行业各异,相关人员构成较为复杂,上游供货渠道多样,还存在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资质,极易导致营改增后发票管理对各行业的成本抵扣产生影响,如发票管理不善,也易产生不合理的税负。因此,宜及时宣传相关税收政策,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供应单位进行专项核查、核实身份、规范发票管理等工作,有效保证营改增顺畅进行。

5.2 强化税收筹划

营改增可实现结构性减税,但全面实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企业税负上升的情形,这与政策实施的初衷背离。企业可通过纳税的时间推迟纳税,或利用纳税人资格认定、纳税地点的不同降低税率,或选取不同的供应商改变采购商品服务的税率,或采取不同的付款方式推迟税款支付时间等政策允许的合理的方式,从总体降低税负的角度进行税收筹划,有效地降低企业税负。

5.3 平衡财税比例

为避免负面效应,增值税低档税率应该统一,然后可适度提升地方政府对增值税收入的分享比例。营改增的实行减少了地方税收,对地方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会减弱地方政府的税改动力。合理地调整共享分配比例,以提升地方财政的收入水平,提高地方税收改革积极性。

6 结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入到各领域,营改增作为我国一项重大的税改措施,以经济学思维进行分析,可从更多的视角分析其对成本、经济社会效应等的影响,用合理的经济学理论,可积极推动营改增的深入。因此,以经济学思维分析营改增影响,可有效保证营改增政策实行,并且使营改增顺应经济学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新民,夏诗园.全面营改增政策下商业银行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7(01).

[2] 龐凤喜,凌瑜明.中国服务业“营改增”理论效应分析与制度设计[J].税务与经济,2015(03).

[3] 张成松.“营改增”效用的税法评判:以税收正义为中心[J].时代法学,2015(02).

猜你喜欢
经济学营改增
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相关性研究
经济学通识与经济学的层次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