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眼中的“假孩子”

2018-09-10 00:57杨杰
家长 2018年8期
关键词:做作业姥姥想象

杨杰

有一位妈妈,因为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不肯做作业、不肯上学来找我咨询。这样的情况,算是相对严重的,但这些年也见了许多类似的案例。了解发现,主要是因为妈妈处于焦虑状态,跟孩子缺少亲密感,同时又不善于回应孩子。许多严重的问题,其实都源于回应不当,而回应不当的背后,则折射出父母的心态和能力。

担心的画面挥之不去

改变的思路很清晰。一方面,妈妈要找到爱孩子的感觉,走进孩子的内心;另外一方面,要在日常相处中,学会准确回应孩子。然后,我们就依托日常的相处记录,来讨论具体的改善方法。但是,这些对策在执行的时候却遇到了困难,甚至触碰到了妈妈的成长难题。妈妈说,她向来不愿意思考,遇到困难总是选择逃避和退缩,这些年的日子,基本上是得过且过。所以,哪怕稍微涉及思考和判断,她的内心就一片混乱,陷入深深的无力感。

于是,就算已经讨论出清晰的思路,妈妈也很难安稳地度过一个晚上,孩子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她就陷入崩溃状态,行动就没了章法。哪怕洗漱这样的小事,她也能连续催促孩子七八遍。明知道这样不妥,但就是忍不住,事后非常后悔,可是第二天依然陷入这样的泥潭。

恰好在这个时候,姥姥来了,接手管理孩子的日常生活,家里的生活秩序也恢复了正常。对妈妈来说,姥姥的到来是个很好的喘息机会,可以让她安心调整自己。

没想到,妈妈的注意力却依然无法聚焦。她说,每天强烈的担心就是:虽然姥姥现在稳定住了局面,一旦后面姥姥也无计可施,那可咋办?

我们不妨沿着这位妈妈的担心去想象一下:孩子不写作业,不肯去上学,在家里像孙猴子一样大闹天宫,妈妈和姥姥愁眉不展,束手无策。这样想一想,确实挺可怕的。似乎妈妈的担心很有道理。

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呢?妈妈描述这种担心局面的时候,姥姥已经接管了十来天,从第一天开始,孩子每天都能完成作业,每天都去上学。观察整个互动的过程,姥姥分寸掌握得比较准确,有进有退,和孩子相处也算愉快,除了有点唠叨,从专业的角度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我半开玩笑地说:“姥姥从第一天就扭转了局面,并且保持‘完胜的战绩,你有啥担心的呢?”

这位妈妈说:“我都没有注意到姥姥这么了不起,每天只是在心里挑剔姥姥跟孩子的话太多,同时也是被这个担心闹的,心绪根本平静不下来。”

从事实来看,姥姥的应对能力根本不需要担心,那么,妈妈心中那幅大闹天宫的丽面是哪里来的呢?答案很简单:是想象出来的。也就是说,妈妈的感觉和判断,并非来自事实,而是来自想象。

客观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同样一个孩子,在妈妈和姥姥面前的表现是截然不同呢?

我跟这位妈妈还原了一个最普通的场景,假设孩子放学回来,做作业的时候很烦躁,说作业好难。那么,姥姥和妈妈分别是怎么感知和回应孩子的呢?

姥姥的想法:看来作业有点难,孩子烦躁了就等一等,过一会儿就会接着做,不必担心,但这时候尽量不再惹孩子心烦。如果需要帮忙,就帮一帮。

妈妈的内心感觉:天哪,她不想做作业,时间不早了,一会儿该耽误睡觉了,晚睡对身体不好啊,这么小就不爱做作业,高年级的课业负担怎么应对?如果将来成绩不好,可咋办呀。不行,我得劝劝她,必须让她快点做完。于是,妈妈首先进入了慌谎张张的状态,一会儿劝说,一会儿催促,一会儿威胁,仿佛遇到了天大的事儿。

孩子的角度:作业难,有点厌烦是真的,回到家里,发发牢骚,心里也知道必须得做,情绪一会儿就过去了。

假设像姥姥那样,淡淡地安慰、帮忙,或者什么都不说,但也绝不再给她添堵,那么,孩子觉得这个家是自在的,能感觉到跟姥姥之间有天然的亲密和默契,她可以自由地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

而妈妈的态度呢,孩子大概会想:我不过是发个牢骚,您就这么紧张,如临大敌,我又没说不做作业,您就这么不信任我呀?我在你眼里是什么人呀?我正烦着呢,您不帮忙不安慰就算了,能不能让我清净一会儿啊?烦死了,非得把我逼成木头人,什么感觉都没有,您就满意了?

本来,孩子只有一分的烦躁,在妈妈白以为是的催促中,烦躁变成了三分。当孩子忍不住把这三分烦躁表现出来的时候,反倒印证了妈妈的担心;你看,我就说很严重嘛,哎呀,孩子要是一整晚都不做作业可咋办?不行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啥办法呢,哎呀,我没有办法呀,要不我再提醒几遍,要不再给她讲讲道理,要不找个目标引诱她一下……

这就导致孩子根本搞不懂妈妈出牌的套路,她也不可能搞懂。毕竟,妈妈并不是在回应孩子本身,而是回应自己想象出的那个“假孩子”。

此前,妈妈根本没有意识到,孩子这严重的情绪是自己煞费苦心诱发出来的。由此,母女二人的烦躁和担心,就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表露真实的感觉,却被妈妈的担心和焦虑层层防御,最终编织成了一个恼人的茧,把孩子困在里面。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在妈妈眼里,这天大的教育难题,如果追溯源头的话,是那么稀松平常。然而,任何感觉都架不住没完没了地叠加,厌烦的情绪到了极点,孩子只能抓狂、歇斯底里、大鬧天宫,甚至白毁前程。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当孩子发个牢骚的时候,妈妈没有看到孩子真实的感觉和需求,只是带着忧虑的眼镜,看到的是另外一个“假孩子”:这个孩子烦躁的情绪已经处于爆发的前夜,并且这情绪近可以毁掉孩子的睡眠,远可以毁掉孩子的成绩。

事实上,这幅面面并不真实,完全是妈妈透过想象进行的扭曲和放大,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看不见孩子的真实存在”。

怎样才能看见?

既然看到真实的存在如此重要,为什么很多父母会透过想象去看见那个“假孩子”呢?道理很简单:想象是天底下最容易的事情。

我们可以1秒钟想象出一幅我们白认为的画面,却没法1秒钟看见事实。而且想象的面面,是可以任由我们随意勾勒、尽情涂改,并且借此逃避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局面。那么,怎样才能看见孩子的真实存在呢?

如果我们想看见孩子的真实存在,就要放慢节奏,跳出自我。看见,绝对不是1秒内能完成的,有时候看见的过程,需要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才能完成,这也是耐心的一部分。同时,我们要跳脱出自我,不是被动接收,不是想当然,而是主动感知,感知孩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比如,孩子抱怨不想写作业,如果不是像妈妈那样随意地去想象,而是看清客观事实,那就要开启全部的感官去感知:孩子说这句话的语气和神态是怎样的?说完了她做了什么?随着时问的推移,她的行为有哪些细微的变化?她今天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一部分作业让她如此烦躁?是什么感觉阻碍了她?她以前是否抱怨过?后来是否继续写作业了?她抱怨的频率?每次从抱怨中恢复的时问要多久?她对待学习和作业的态度?作业带给她的最好和最糟的感觉是怎样的?如果不干涉,她今天是否会真的不写作业呢?孩子的性格和意志品质如何?她的行为底线是怎样的?

当我们问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并且做出同答,你会发现,孩子丰富而又真实的形象,就渐渐在我们心中显现出来。当然,这些问题当晚能同答一部分,辅助我们做出合理的选择,而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揣摩,这个思考过程,断断续续,真的能持续几个月。

当我们综合了所有的信息做出判断,看见了孩子的客观存在,就能很笃定地面对孩子的情绪,稳稳地陪孩子走过最脆弱的时刻。

当然,就算我们这样看见了,怎么能证明白已的“看见”最大限度接近客观事实呢?有两个思路可以帮到我们:逻辑上走得通;结果上可印证。

就比如对姥姥的判断,从结果上看,十几天的时问,孩子每天都能完成作业和去上学,从概率上说,这个结果足以让人安心;从逻辑上说,姥姥管理孩子是基于能力,而不是基于运气,很多具体的做法可圈可点,姥姥的感知能力和分寸拿捏令人赞叹,那么,这种能力的稳定性,也足以让人安心。

这些年的咨询让我愈发明白,看见孩子的真实存在,才能准确同应孩子。能做到客观,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而许多家长却被自己的想象和妄念困住了。为人父母,需要放下任性和逃避,去洞察,去感知,去看见。

猜你喜欢
做作业姥姥想象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快乐的想象
一生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聪聪的信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做作业(2则)
绣花高手姥姥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