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坑诱鱼不为人知的一招

2018-09-10 08:32王军春
垂钓 2018年7期
关键词:窝子钓鱼人大鱼

王军春

有人问了我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怎样把池塘深处的大鱼诱到边上并钓获?”说实话,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提到了“诱”,人们首先联想到打窝子,即靠食物引诱。但是,不论是黑坑还是水库,想单纯地靠食物把鱼诱到指定的位置绝对是一厢情愿的事。

我曾无数次地和喜欢玩短竿、注重各种技术细节的同伴相邻钓鱼,当时我就告诫他:“用短竿不行,够不到鱼。”他们的回答无一例外:“没事,把鱼诱来就好了。”结果,不论打窝还是高频率换饵养窝,鱼始终诱不来,只要换成蹩手的长竿子就立刻上鱼,仅仅相差几米就像是隔了道天堑一样,所以我说单纯靠食物诱鱼是一厢情愿的,尤其是钓老奸巨猾的大鱼,它们更谨慎。

那么,用食物诱不来,是不是想把池塘深处的大鱼诱至岸边就彻底没戏了呢?也不是,我教大家一个另类的办法,可以在食物诱惑无果的情况下试一试。

我家养过一条大黑背,每次喂食之前我都敲敲盆子,听到声音它就会从藏身之处跑出来,摇着尾巴等着开饭,比喊它一百声都好使。待着没事时,我也捉弄它,明明它刚吃饱,趴在阴凉处睡懒觉,我偏偏在它睡得香的时候敲敲它的食盆,这家伙一改慵懒的表情,扑棱一下子跳起来歪着头看着我,一个有趣的现象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它流口水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长期不变的喂食方式所造成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定义是: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由后天形成。意思就是,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导致其中的一样东西出现时就不可避免地同时出现另一样东西。条件反射是神经性的反应,不被主观意志所控制,所以大黑背明明吃饱了,可还会不自觉地流口水。

池塘里的鱼也存在着条件反射的现象。因为所有的养殖鱼都有过被人工喂养的经历,颗粒机抛撒颗粒入水轻微的啪嗒声意味着声源处有食物,长此以往,条件反射就会形成,颗粒入水的啪嗒声就会诱使它们从四面八方迅速地向声源处集结、进食。尤其是大鱼,它们被人工喂养的时间更长,条件反射也更加牢固。所以,这个特点完全可以被利用起来。那么,我们就要摒弃传统的食物诱鱼这一亘古不变的方法,改用以声音诱鱼为主,持续不断地模仿颗粒入水的啪嗒声,制造原塘颗粒机投喂颗粒的假象,刺激远处的大鱼不自觉地向钓点集结。

既然是模仿颗粒机投食的声音,那么用打窝勺一勺一勺“哗哗”打窝的办法就不可用了。想靠声音诱鱼,窝子一定要少打,三五粒一勺,扬出去落水的声音和颗粒机投喂的声音并无二致,是那种轻微的啪嗒声,并且要一刻不停地坚持打,有的时候一打就是一天。这个过程很枯燥,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在不耐烦的时候加大投喂量,加大投喂量无异于又走上了用食物诱鱼的老路。事实证明,现在用食物诱鱼的老路已经没什么显著效果了,因为每个人都在不计成本地拼命打窝子,水底下的食物已经形成厚厚的酱层,这里的鱼绝不会吃不饱。所以,用声音诱鱼一定要坚持。

既然是以声音为主,那么所投喂的东西是否是颗粒饲料就不重要了,我们可以用和颗粒大小相仿的石子替代颗粒,以降低成本,也可以用小石子掺混到颗粒中,既有一部分可吃的,又能模仿出声音。但是,鱼被诱来后,这种取巧的办法就不足取了,就像喂狗,只是不停地敲食盆但不给它真的开饭,过一会儿它就会走开。同理,想要把诱来的鱼留住,就一定要有可吃的。所以,鱼来了后,我们一定要用颗粒继续打。

我曾仔细观察过养鱼池喂鱼时的场景。在刚开始投喂的时候,在水面处抢食的以小鱼苗为主,大鱼过来后,小鱼就会被驱赶到下层,只有体型大的家伙才能占据最有利的上层最先进食,小鱼只能在下面等着拾人牙慧。这个现象给我们钓鱼人的提示是,同样的一个池塘,一旦用声音把鱼引诱过来,那么大鱼是不是也会在水的上层?虽然在已经开放了的池塘或者黑坑会增加一些不确定性和变数,但是想钓大鱼还是应该考虑水层,有必要逐层搜索。

用声音诱鱼很累人,但是确实高效,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它也有局限性。首先,大风大浪的天气不适合用这种办法。因为颗粒落水的声音很轻微,风浪产生的杂音会严重干扰这种声音的传播。所以,钓者在出行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气象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其二就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钓鱼人自己造成的,那就是窝量过多。一个池塘甚至一个小水库只要开放,大多数几天之内里边的鱼就会停口,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钓鱼人毫无节制地打窝子,而且窝子越打越重,一个人来了狠狠地打了个窝子,这个人走后下一个人来又狠狠地重复一遍,一拨又一拨如此往復,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把一个钓点甚至一个池塘打死,然后再恶性循环,越是不咬钩就越增加投喂量。面对这种情况,想要打破僵局就必须要寻找“干净底”。干净底指的就是水底没有窝料的地方。这种找干净底作钓位的办法适合所有里面有鱼却鱼情不好的黑坑。哪怕是没人坐的不出鱼的死位置,也可能会成为这个坑塘最好的地方。用声音诱鱼也要尽量的寻找这样的位置。

另外,造成大鱼不靠边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是健康问题和大鱼的安全感问题。比如经过长途运输的大鱼,在运输途中体表多有擦伤,同样的运输距离,体型小的伤得就轻,原因是鱼大自重就大,磕磕碰碰产生的冲击力不一样,而健康情况不佳的鱼是很难被什么东西诱惑到的;还有就是老猾鱼,它们身经百战甚至有过多次中钩、被锚的经历,它们对近岸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绝对不会轻易出没于近岸处,对付它们还是需要长竿子。

总之,大鱼不靠边必然事出有因,钓友们最好从真正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去破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塘子的情况都不一样,破解的办法也不尽相同,声音诱鱼只是适用性比较广泛而已。

猜你喜欢
窝子钓鱼人大鱼
露营,钓鱼人是最在行的
钓大鱼
湖边钓鱼
写给不想打窝子的钓友
打窝切忌打过量
悬坠钓打窝子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探讨
漫画一级1小时《一条大鱼》
大鱼
守望
钓鱼钓到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