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全是“干货”

2018-09-10 19:05李松蔚
爱你·心灵读本 2018年7期
关键词:剧透干货性价比

李松蔚

我有一个朋友,他喜欢听相声,没事就听听那些经典的段子。我问他:“听过的相声还会觉得有意思吗?”他说:“当然。”

以前我看书的速度非常快,坐火车回家,路上有三十多个小时,我要带上好几本书打发时间。有一回,我忽然醒悟:何必看那么快呢?我的目的又不是收获知识,只为消磨时间,理应细嚼慢咽才对!这笔账要反过来算:并非我耗费了几个小时来换取一本书里的信息,而是我耗费了一本书能换取多少小时的愉悦体验。可见读书越慢,性价比越高。

这种算法背后隐藏的是人生观:前者把时间当作成本,后者把时间当作享受。既然是享受,那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你管我看得快不快?如今我出门,带一本书就已经足够,读过的也无妨。我因此品尝到享受读书的滋味,对着一个句子就足以发半天呆。如同丰子恺的文章所说:“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是好!”说来也怪,这样慢慢地读,我从书里获得的东西反而更丰富了。

这个时代的人对信息有一种深刻的崇拜,我们称其为“干货”。现代人假如有一段时间离了干货,就会像鱼儿离了水一样焦渴。我们无法容忍性价比太低的阅读体验,常常掷地有声地问:“谁能给一个摘要?”“这篇文章究竟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越是提纲挈领、言简意赅,读者越兴奋,感觉喂饱了自己的大脑,并满足了“省时省力地开挂”这样的隐秘幻想。这仿佛拥有了一本武功秘籍,赞曰:“满满的全是干货!”我对这句话其实颇为反感,说严重点儿,觉得有些面目可憎。

我那个爱听相声的朋友说,他享受的是相声的节奏:高低起伏,快慢进退,铺平垫稳,三翻四抖……至于笑料(或者说内容)本身:“就好像这块玉你是雕成观音还是奥特曼,這种新鲜感很短暂。看第一眼还行,不值得总看,真正有意思的还是刀工。”我很赞同这个说法。我理解,做心理咨询靠的也是节奏。很多人问我:“直接把咨询的关键信息写到文章里,会不会让更多人受益?”其实那样的效果微乎其微。

唱歌跳舞、书法绘画靠的都是节奏。节奏贯穿于整个互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内容进行精炼、浓缩、概括,但真正有意思的可能正是那个无法被精炼的过程。

《七龙珠》里有一种仙豆,吃一粒可以十天不饿。真正享受吃饭的人一定对这种“干货”敬谢不敏,否则就等于被剥夺了十天的乐趣。对结果的追求绝不足以取代追求这一结果的过程本身。爱嗑瓜子的人都知道妙处就在于一嗑一咬之间,而不在于瓜子本身价值几何。

看电影的人都不喜欢剧透,但是换到读书或别的事情上,人们就欢迎摘要,需要摘要,表现出对捷径的无限渴求和对干货的无比依赖。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朋友,她胆子小,所以每逢恐怖或悬疑的电影,需要主动看过剧透,才敢和大家进电影院,要么就只好在电脑上用快进键看完。她显然并不愉快,只是不得不看而已。我想,很多人渴望干货的心态也许就像她需要剧透一样,并不把人生看成是电影院里的享受,而是觉得总有某些难以预料的风险让人无法释怀吧。

猜你喜欢
剧透干货性价比
PCle 4.0平台的性价比之选!WD_BLACK SN770固态硬盘
买房,要的就是性价比
不剧透,是观影礼仪也是分享礼仪
不要那么在乎干货
不要那么在乎干货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买遍“全球”说爱你
有范穿衣也是性价比王
性价比大认证 秋季新品 必扫基本款
驶向北斗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