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身躯构建理想之塔

2018-09-10 16:54
作品 2018年5期
关键词:嘴唇理想小说

山东泰安冉令香:

其实,我真的不想把幽静角落的苔花和一个心里充满阳光的女孩儿联系在一起。但黑嘴唇,也就是李雪梅,肤色白、嘴唇黑、眼珠颜色浅,就是人类社会这纷繁复杂的丛林中一棵默默生长、淡然开放的苔花。

她自动隔离在色彩缤纷的喧闹之外,她的裁缝店里除了墙上挂的几件成衣,清冷得只有一所学校和社会的弃儿常常光顾。她的婚事冷,尽管她心底一直孕育着理想的花苞,期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的传递。她的婚姻在冷寂中被唤醒,又被世俗的冷水浇灭。

她的心却是热的。她用脆弱的身体筑起理想之塔。这朵米粒大小的苔花,在欲望充斥、麻木浮躁的世界,用生命的本色呼唤人性的真诚、善良回归,这是小说冷色的情感基调中最温暖的色彩。

山东东营杨袭:

人立于世,得有个向度。这个向度就是理想,一种价值取向,就是决定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热情用来追求什么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想塔》是个大命题,虞燕用粗砾质感的语言,轻松地完成了这个命题。无论从切入点,还是故事的推动,都顺畅有力。人物形象生动,叙述标致稳妥,目标快速抵达,结尾有所升华,是一部不错的小说。

如果非要说一下不足的话,就是这部小说的逻辑感上稍欠。比如结尾“我”受到黑嘴唇的感召去孤儿院做了义工(那是黑嘴唇的理想,也是作品成立的关键)。但是,黑嘴唇的死因却有些模糊,不能确定是因婚后生活不和谐丧失了生活信心,还是因其丈夫的某种原因再也无法追求理想。原因的模糊导致“我”的观念转变有些潦草,结局也相应地有些牵强。这个问题,可以一直追溯到“我”与黑嘴唇的友谊描写上,两个人物内心或者说思想上的交流如刻画得再细致丰满一些,就更好了。

广东深圳张旭:

黑嘴唇是个病人,却有颗从容而强大的内心,乐于助人,她帮助了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她的理想是去孤儿院工作,帮助更多的人。黑嘴唇意外死去,没有完成自己的理想!她的理想是通过小说的主人公“我”来完成的,而“我”,起初不过是一个无所事事的街头小混混,经历了人世的变故与伤痛,慢慢成熟起来,开始追寻心中的“理想塔”——这是小说真正的意义所在,是作者点燃的一味“俗世真火”。

其实,小说说了两个病人,黑嘴唇是生理的病人,“我”是心理的病人,两个病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塔”最终合二为一,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我想,这便是作者的心机了。

最后,我想说《理想塔》是一篇关于“成长”的小说,是一个小混混的心灵演变史和心灵成长史。

浙江宁波朱夏楠:

《理想塔》中的两位主人公都属于边缘人群,与主流社会疏离。她们身上都有着被世俗伤害的印记,黑嘴唇是因为先天的病体,而“我”,年纪虽小却混迹于社会性场所,背负着不好的名声。但是作者对这些的处理是比较轻的。在她笔下,世俗的规则是生存的土壤,一个背景,仅此而已。所以作者的笔调始终是淡然的,而没有声嘶力竭地去控诉。

在主人公黑嘴唇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她理性地看待、规划着自己的命运,不怨天尤人,也不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宿命。她懂得世俗的规则,愿意适度地做出调整与妥协。她对他人也抱有善意,也同样珍惜自己心中的那座理想塔。对于“我”,黑嘴唇扮演着“我”在生活中缺失的父母或者说领路人的角色,像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这样的相互扶持,使得文本有了很动人的温暖。

广东雷州何武豪:

读虞燕的《理想塔》,就像在乡下看戏时,嘴里含着一片九制陈皮,慢慢地细嚼品味。

弱不禁风的黑嘴唇,她的理想是去孤儿院工作,或当一名志愿者。她把攒到的钱,都汇给需要帮助的人。身体的缺憾并不妨碍理想的建立,塔就筑在这个女孩的心里。一颗悲悯的心是强健有力的,它具有救赎别人和自我救赎的功能。小月实现了黑嘴唇未竟的心愿,成为孤儿院的正式工。只是觉得小说的结尾部分不够精彩,好像是想把道理说清又无法说清。其实,黑嘴唇的死因不应该存在猜测,就应该干净利落地表明,她是为救落水儿童而遇难的。因为,见义勇为是她性格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那些“议论纷纷”反而削弱了小说的分量。

广东佛山茨平:

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叙事语言,轻松戏谑暗含隐语又具弹性。生活化的好句子随手可捡:“出门前,我喷了半瓶子花露水,连头发和脚丫子都没放过。”“回过头再抬眼看过来都好似慢动作回放。”“动作麻利得简直有点帅气。”我总是这样认为,句子造得好,就不好意思怀疑作品不行。

世俗的力量再强大,理想也会在心灵里种下。作者把一个很俗套的主题写得活色生香,心窝里被重重地捶了一下。小说的成功,除了语言就是设置,挺佩服她不露痕迹的手艺。“我”与黑嘴唇,看起来差别很大,其实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两个都是不为世俗所接受的人。没心没肺的叛逆少女,正好衬托了黑嘴唇的外表笨拙内心丰沛。黑嘴唇有心脏病,为悲剧打下伏笔。她的死,看起来有疑云其实很清晰。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的东西撕碎。“我”面对一个用脚画画的小女孩,“我轻轻拥住她,眼睛一下子热了起来,我要跟她讲讲一座塔,一座关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塔”。

重庆周其伦

虞燕的短篇小说《理想塔》,沉稳工整,语言舒展,意向饱满。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普通小镇庸常如水的景象,真切、鲜活而朴实如初。我们通过小月的视角,去触及黑嘴唇的人生,让那些平凡心灵的“理想之塔”,闪烁出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

《理想塔》前后主要描写了三个女子:厌学的小月、患先天性心脏病的黑嘴唇、高度残疾的夏语。作者从她们身上发生的这个平淡故事,考校着情怀的一如既往和良善的生生不息。在结尾处十三岁的夏语告诉小月,她想长大了当画家,怕有人会笑她。小月聞之波涛暗涌,爱心泛滥:“我要跟她讲讲一座塔,一座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的塔。”在这里,作者正是用了《理想塔》这一丰赡的文学书写,才使得人性光辉的烛照无比宽广与坚强。

内蒙古通辽赵文

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座理想塔。这座塔离我们并不远,可我们在寻找它的途中往往付出惨痛代价。有的人穷其一生也未找到它,有的人满身伤痕方才望见它,因为我们心里还长有利益塔、金钱塔、自私塔、仇恨塔等无数座塔。我们在塔林里来回穿梭,身心俱疲。但还有一种人,一眼望见这座塔,且毫不犹豫地朝它迈出虔诚的步伐。黑嘴唇就是这样的人。

“我”爱在黑嘴唇前充老江湖,内心却脆弱不堪。这点黑嘴唇没点破,她用真诚和善良接纳了“我”的痛苦和任性。我们成了交心的人。虞燕营造了两个象征,代表一切美好的理想塔和通向这座塔的桥。黑嘴唇便是那座桥。因黑嘴唇,“我”最终望见了理想塔。而“我”有广泛的代表性,“我”是无数个“我们”的代表。

只要我们拿出心底的那份善,理想塔就会从密密麻麻的塔林里闪烁光芒。我认为这是《理想塔》的重要意义。

陕西汉中雍小英:

芸芸众生杂草灌木总是主体,无法获取阳光雨露的格外眷顾,就要在逼仄的黑暗中捕捉希望之光,從而披荆斩棘努力活出自我,这是《理想塔》表现出来的主体思想。

搅动读者情绪,有痛感的小说才是有生命力的好小说。作者把当下社会的沉痛压缩在两个“问题”女孩身上,让她们为时代流弊代言并承载当下底层青年的生存困境,在跌跌撞撞的挣扎和苦痛中彼此护佑成全,完成命运的升华与逆袭。

主人公“我”命运凄惨多重不幸聚一身:是失去父母隔代抚养的孤儿,是遭遇性侵百口莫辩的女中学生,是受尽邻里嘲讽歧视的退学女孩。“我”唯一的玩伴或者知音是一个有严重心脏病沉默寡言的大龄女裁缝黑嘴唇的李雪梅,心脏病反而成了她躲避世俗伤害的保护膜。于是,两位被主流意识排斥的女孩在相处中彼此影响,“我”由无目的地混生活到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并传递爱与温暖,李雪梅舍己救人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李雪梅以善行点亮了“我”晦暗的人生,“我”从她那里接收这爱的微光,照亮并温暖孤儿院更多的可怜孩子。在此,作者完成了对主题深远意义的诠释和内心的诉求。

江西修水徐春林

作者通过一个有着先天性心脏病女孩的理想来反映日常生活中的悲欢。通过“我”的亲历,娓娓道出了黑嘴唇在通往理想道路上的态度。尤其“塔”成了小说的亮点。当黑嘴唇决定去孤儿院照顾孤儿时,她不再安分于裁缝铺。小说里的人物本是经历一场场悲剧,却被作者一次次用炉火点亮温暖。黑嘴唇的消失让人悲痛,但她的死是有意义的。她的这种死亡也是作者的理想。比如后来的“我”,就成了那家孤儿院的正式工。“我”是接替黑嘴唇来的,“我”和孩子有说过。说到底,小说呈现了人性的温暖,给读者带来了希望。它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性,也写出了其中的人有过的罪恶和善良。当然小说还有些问题。我所观察的,里面人性的东西还是比较丰满的。但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普通的,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叙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许会处理日常生活,也是写好小说的象征。另外就是小说的语言,语言稳健但特色不鲜明。某个细节有些薄弱,甚至描述得不够精致。

甘肃兰州赵琳

虞燕关注着“理想塔”的搭建,它是黑嘴唇精神寄托的摇篮,是生活中真实且荒诞的乌托邦。两位主人公生活的小镇被麻木不仁的世俗观念包围,容不下黑嘴唇的理想,人们内心深处的不理解像一堵厚重的围墙。它无形之中隔绝了两个女人与理想的距离,封闭、狭隘的环境充斥着人性的贪婪、邪恶、麻木、愚昧。他们无法容忍有人做出不合常理的事情,潜移默化达成共识:理想塔不能建立在现实之上,生活不允许破坏陈旧的传统法则。于是,小月对伪君子阿斌和晓光所作所为选择了默默忍受苦难;黑嘴唇私人的慈善行为,别人无动于衷,乃至她溺水而亡后,人们仅仅多了一桩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理想塔下的忍耐和乐观看似并无冲突,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黑嘴唇像上帝一样宽恕世间所有的苦难,她随时可能停止跳动的心脏忍耐着自己无法消解的理想痛苦。但是,她又乐观生活,希望在孤儿院和孩子那里找到理想。她活着就是锻炼忍耐,直到多年以后小月在理想塔下拥抱着没有双臂的女孩,完成了“理想塔”的构建。

辽宁沈阳杨明

理想之塔建在何处,何年何月,何人主张?耗人力资费几何?这些作者未及交代,需要读者自己去还原。但作者试图告诉我,世间是有这样一座塔的,人本孕于天籁,生于塔中。外界的浮华和喧嚣在时时输送各种炮弹,铁衣、糖衣、纯TNT,带各种生化材料的,轰得新生儿们纷纷逃塔而去,在不断逃避不断成长的经历中扭曲和适应自己。黑嘴唇不是偶然的发现者,她自身就是一个羸弱的构筑者,她自己存在自己里边,她并非异类,只是从未离开过本原。她对炮弹的功用懵懂不知,足以构成摧毁炮弹的威力。理想的力量虽无足轻重,无意间的生死也掩盖不了灵魂深处最后的余晖。

广东恩平谭国锋

我确信我们的世界和未来需要一些物质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虚的,然而在长长的历史时空中,它们无疑又是实实在在的。这些东西,有人称之为“文化”,有人称之为“狗屁”,有人称之为“希望”。近些年,人们对“鸡汤文”有一种恶心。真正的鸡汤毕竟比三鹿奶粉、转基因食品、地沟油之类的东西更有益。用所谓“鸡精”之类的东西弄出来的所谓“鸡汤”是有害的,用乡下人放养的走地母鸡炖出来的鸡汤是有益的。我觉得《理想塔》是一碗真正的鸡汤。

江苏邳州周葆亮

读《理想塔》,不敢相信是小说,我更愿意以“纪实文学”看待。文本人物简练,患有心脏病的黑嘴唇、“我”、体育老师、两个酒后无德的流氓。文本叙述的故事,不,应该称为“事故”,以丰沛的细节呈现出来,令人过目不忘,直抵内心。失去父母的农村辍学少女,在病态的人群面前,渐渐失去人生方向,浮萍一般漂浮在人生海洋中。是黑嘴唇拯救了她的人生,拯救了她的灵魂,使她找到了心灵空虚等病愈之后航行的小船,走进孤儿院工作的理想的塔尖。“一个正向着理想奔跑的人是不会自杀的,绝对不会。”这是“我”对黑嘴唇的颁奖词。黑嘴唇的典型性就在于,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又千里难寻,是飘扬在理想王国的典型人物。

浙江杭州徐飞:

在小说里,作者却能用简约扎实而富有张力的语言之网,压住轻浮的水花,把黑嘴唇写出“十分可敬”来,把没心没肺的“我”写出“十分可爱”来。

两个性格反差如此强烈,被生活孤立的人,竟然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小说通过两人的交集与交情,成功塑造了黑嘴唇和“我”这样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理想塔”的象征和隐喻,完成了对人的灵魂的深层次的唤醒。这是一个有关生活与理想的挽歌式的故事,作者运用的却是青春狂欢式的语言,没有指手画脚的说教,读者却能从中获得启发,领受教益。是什么让我热泪盈眶?是悲,是喜,抑或是痛,也许就是小说精彩绝伦的语言本身!

责编:梁红

猜你喜欢
嘴唇理想小说
叁见影(微篇小说)
遛弯儿(微篇小说)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唇唇欲冻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唇亡齿寒
嘴唇为何常脱皮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