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分析

2018-09-10 11:33曾程
中国国际财经 2018年9期

摘 要: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通过传统存贷利差获取高额收益的能力不断降低,导致金融机构从传统的存贷业务向表外业务发展。而其中,表外理财产品存量之大,而其背后又隐藏着许多潜在的风险足以引起研究和关注。本文通过分析银行表外业务的产生原因、现状和风险,剖析表外理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对于未来市场发展的三大预见:在政策规范力度加强的大环境下,市场可以增加专业机构进行表外理财产品投资,而银行最适宜成立资管子公司来应对。

关键词:表外业务;表外理财;非保本理财

一、银行表外业务

(一)概念

银行表外业务即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二)产生原因

表外业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大点。第一点为适应利率下调,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可以看到图一存贷利差变化,使得银行的利润增长能力下降。第二点为化解不良贷款,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远远超过2%的水平,有的甚至达到了8%的高水平,这就需要表外业务来减少金融风险。第三点为提高银行竞争力,传统的业务已经无法满足银行的增长,现在市场上银行发展主要有三大趋势,除了经营国际化、资本证券化外,提高竞争力的第三点就为发展表外业务。

(三)现状

1.表外业务总量概览

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表外业务余额253.52万亿元,表外资产规模相当于表内总资产规模109.16%,比上年末提高12.04个百分点。

2.各项表外业务创效分析

由图二和图三不难看出,受益于庞大的客户群体数量,我国银行表外营业收入巨大,且业务总量逐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国际上其他著名商业银行相比,表外业务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仍然相對偏低。如何进一步挖掘表外业务的盈利空间是我国银行面临的一大课题。

3.风险

截至2016年末,银行业核心负债依存度56.57%。一是存款大幅波动仍然明显。2016年,银行业存款跨季月间波幅最高超过8万亿元。二是银行资金来源稳定性有待提高。2016年银行业存款环比增速各月均低于7%,其中4个月环比为负增长。

由于许多表外业务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所以一些机构可能将表内业务的营收情况并入表外,并以此隐瞒潜在的信息。

二、银行表外理财

(一)表外理财简介

最开始,理财资金主要投向银行间市场的高等级债券。然后,银信合作横空出世,成为新的债务链条通道。

表外理财发展有两大原因。第一在于银行层面,对于银行来说,资金追求向效益高的地方流动,表外理财业务为个人创造比银行储蓄存款更高的收益。银行通过理财业务获取中间业务费收入,而企业通过银行理财业务获取资金获得发展,形成多赢局面。第二在于国家层面,各个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税收等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持国家投入,通过银行表外理财把个人的消费资金转化成了发展资金。

(二)现状分析

近两年,表外理财业务量呈渐增趋势,截止2016年6月末,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的余额约 20.18 万亿元,占整个理财市场的比例为 76.79%。然而,随着2017年,监管开始进行“去杠杆”操作后,严查加杠杆、层层嵌套、资金空转等行为,银行表外理财受到重击,增速放缓,甚至出现了表外理财回归表内的趋势。2018年初,根据万德数据库显示,光大银行理财业务同比下降达18.38%,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下降8.47%和7.98%。同时,替代性的银行理财出现,比如大额存单、结构化存款等表内理财产品。

(三)存在问题

1.资金空转

社会资金通过金融手段流通但并不流入实体经济建设的现象。资金的流动不但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反而在不断提升的隐形风险的同时加重了普通人的经济负担。当下,虽然国家鼓励企业将钱投入实体经济,但在市场前景不乐观的前提下,资金空转问题很难短期内改善。

2.刚性兑付

刚性兑付、银信兑付是信托业长期存在的问题。虽然说就其本质而言信托方和银行都尽力保障了委托人的利益,但是这也带来了许多潜在风险:这次可以刚性兑付那么下一次是不是也可以呢?长此以往,可能误导百姓即投资信托是没有风险的;同时,对于信托公司和银行本身的运营也将产生潜在的影响。

3.表外问题表内解决

近年来,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这不仅会积累宏观风险,还不利于“去杠杆”的落实。(太多杠杆带来风险)更重要的是,表外理财虽名为“表外”,但资金来源一定程度上存在刚性兑付,出现风险时银行往往不得不表内化解决,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三、未来发展预见

(一)增加专业机构进行表外理财产品投资

在表外理财中,有一个新启的业务为同业理财。这是因为,随着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小银行由于没有能力去做表外业务,只能委托交给资金雄厚的大银行做,形成同业理财。虽然更好保障了小银行的利益;但由于小银行没有操控能力,增加流程后,增加管理难度和风险。2016年安徽省银监会连续堵截3起异地同业投资诈骗的风险事件,其中一笔金额高达40亿元,让人们对同业理财带来的风险提了个醒。因此建议银行增添专门的专业机构进行表外理财产品投资。

(二)政策规范力度加强

从17年开始,“去杠杆”已经成为了金融业主要政策目的之一。2018年1月18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指出,要严格把控影子银行、表外理财、资金空转等加大银行业杠杆行为,并且提出了对银行理财非标债权资产余额的数量管控,说明监管正在趋严。同时,3月28日,“资管新规”通过,对银行表外业务带来更大压力。未来,为了更好把控风险,可能会有更多限制银行表外理财发行规模或者单比规模的政策。

(三)成立资管子公司

面对气势汹汹的监管来袭,不同的银行采取了不同措施。其中,最为普遍、也最为可行的方法是成立资管子公司。比如,招商银行已经宣布,将要设立招银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资管子公司,对于市场来说,拥有更多竞争主体,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效率;对于银行来说,降低表外业务风险,将银行业务和表外理财隔绝开,更加明確责任。因此,监管是看好并且鼓励成立资管子公司的。

四、结束语

发展表外业务和表外理财是目前的大势所趋,其因为利率下调、不良资产率较高和增加竞争力的原因,在几年发展迅猛。我国各家银行也已经开始了一些进展,但是就其营收效果和国外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因为国外开展相关业务较早,因此相关管理经验和案例可以向国外参考和借鉴。同时,由于表外理财等业务在中国仍然是新兴业务,缺乏有效的管理,因此可能引发如对于百姓投资人的误导,及资金链断裂导致的风险等问题,所以在鼓励表外理财业务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潜在风险的管控和行业内部的管理。

但是,近两年来,金融业泡沫加剧,监管开始“去杠杆”政策。也鉴于近些年表外理财野蛮疯狂增长的现象,监管正在趋严,甚至有表外回归表内趋势。因此,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行业规范会陆续出台,同时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会经过一番大清洗。面对此等严峻挑战,对于政策来说,规范力度会加强;对于行业来说,可以增加专业机构进行表外理财产品投资;对于银行来说,最适宜解决方法为成立资管子公司。

参考文献:

[1]2017年银行表外理财行业分析报告.

[2]段久惠.银行同业理财频踩雷 表外业务监管加码[N].证券时报,2017,(12):25,(A05).

[3]颜蕾.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会计信息披露及风险监管研究[J].金融会计,2017,(11):24-30.

[4]黄倩蔚. 超10万亿银行表外理财静待纳入“广义信贷”测算[N].南方日报,2016,(10)31,(A18).

[5]钟震,孙莎.表外理财业务风险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7,(07):32-33.

[6]吴飞虹.新监管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转型探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7,(05):24-28.

[7]张玉.监管趋严 银行理财委外投资规模下降[N].上海证券报,2017,(04):19,(004).

作者简介:

曾程(2000-),男,汉族,籍贯:四川省绵竹市,成都外国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