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加减法”:勿把目标定太高

2018-09-10 02:39虹翔
家长 2018年3期
关键词:拖拉加减法做作业

虹翔

玩,是孩子的权利。当孩子从实际的经历中体验和感觉到作业做得快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时,其做作业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在上一期《家长》杂志写了一篇关于用“加减法”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文章。有读者通过微信问我,“加法”也好,“减法”也罢,在运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无论用“加法”或“减法”,家长给孩子定的目标,只要比以往快一点点就够了,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这很关键。让孩子稍微快一点就能达到目标,孩子一次又一次找到快的感觉和良好的心理体验后,就会觉得自己能快,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建立起来。

另外,家长对孩子讲话时要保持用平和、诱导问话式的口吻。可以让孩子知道做作业快能给他带来“玩”的利益。如果你能把学习与孩子的利益“玩”结合起来,孩子就会更快、更有興趣地把作业做完。

如果孩子今天做作业比以往快了5分钟,我就会借此机会出道题给孩子做。我说:“成成,我出道题给你做。假设你每天晚上有一个小时,其中做作业30分钟,玩30分钟,现在你做作业用了25分钟,那现在你玩的时间是多少?”儿子算了一下跟我说:“现在玩的时间是35分钟,比以前多了5分钟。”我又跟孩子说:“你有没有发现,做作业越快,你玩的时间就越多?”孩子说:“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玩,是孩子的权利。当孩子从实际的经历中体验和感觉到作业做得快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时,其做作业的积极性就会提高。这种体验式教育跟说教(告诉孩子做完作业可以去玩,快点做作业可以多玩)的方式差别很大。对孩子没有良好情绪体验的说教是枯燥乏味的,而且基本无效。先体验再说教,不要把精力用于空洞的说教上,而应放在孩子的自我成长经历和体验上。

这种孩子好习惯的“加减法”,可以用来改变孩子在很多方面的行为和学习问题,包括孩子吃饭慢、喜欢攻击别人、不爱劳动、学习不主动等。比如,孩子不爱跟人讲话,你偶尔一次发现孩子跟别人讲话了,而且说得很开心,你就可以用“加法”来强化孩子好的表现,孩子受到激励后就会更有信心与别人交往。

(责编 刘国栋)

孩子写作业拖拉的三个表现

一家专门研究儿童专注力的机构认为,孩子写作业拖拉、磨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注意力缺陷问题。多发生在4至12岁孩子的身上。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完善,导致感官失衡,无法专注写作业。

二是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对完成作业缺乏动机,对外界的监督充满依赖心理。这种类型的孩子最多。

三是过于追求完美,写作业时爱较真儿。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完美个性特征的人,一般都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要求过高。

猜你喜欢
拖拉加减法做作业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图画里的加减法
拒绝拖拉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你是“拖拉王”吗
12星座之你是“拖拉王”吗
肯德鸡和拖拉鸡(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吗
做作业(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