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良种推广工作现状思考与发展建议

2018-09-10 18:13连中学
种子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农作物建议现状

连中学

摘 要:在分析渭源良种推广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加强边远山区的品种推广,重视小麦等作物常规品种推广工作,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要发挥良种推广主体作用等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良种推广;现状;建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009-03 中图分类号: S339; F324.6 文献标志码: A

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第一要素,在农业生产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推广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农作物品种是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自《种子法》实施以来,种子市场新主体不断出现,渭源县已形成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子经营户共同推广的格局,新品种不断得到推广应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良种推广中还存在着杂交种子品种多乱杂、经济相对富裕地区品种多乱杂、常规种子新品种推广少、大田用种和偏远山区农作物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等问题,需在今后工作中下大力气解决。

1 渭源县良种推广工作现状

1.1 良种推广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

自2000年《种子法》实施以来,推动种子市场多元主体发育发展,相关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资经营者、个体经营不断加入种子生产经营,种子行业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2017年渭源县办证种子生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4家、农民合作社4家,备案登记种子经营户30家,已形成种子管理部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子经营户共同推广的良种多元化推广新格局。

1.2 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农作物品种

2003年以来,全县累计推广临农、临麦、兰天、陇春、定西等系列冬春小麦品种25个,推广渭薯、陇薯、青薯、庄薯、冀张薯等系列马铃薯品种20个,推广临蚕、青海系列蚕豆品种11个,推广青杂、陇油、绵油、圣光、冠油杂、益油杂、华油杂等系列油菜杂交种16个,陇亚、定亚系列胡麻品种8个,酒单、陇单、金穗、先玉、垦玉系列玉米杂交种12个,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1.3 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成效显著

2008年以来,由甘肃省农牧厅、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在全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工程。渭源作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重点县,配套进行种薯贮藏库建设、高山隔离区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建设、马铃薯网棚隔离生产脱毒种薯基地建设等项目,通过项目资金在脱毒种薯原原种、原种生产,一二级种繁育、推广等方面給予扶持,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促进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迅速,脱毒种薯推广成效显著,陇薯3号、6号、7号、10号、14号,青薯9号、青薯168、庄薯3号、冀张薯8号等一批高产、优质脱毒种薯得到较快推广应用,目前全县已形成以陇薯3号、6号为主体,分南、北、川搭配种植其他品种的合理品种布局,形成了以马铃薯种业为主导的种子产业化发展格局。

1.4 院地、院企合作推广农作物新品种

渭源种子管理和农技推广部门、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种子经营户,与甘肃省农科院合作推广了陇薯系马铃薯良种14个、陇春系春小麦品种 5个、陇油系列油菜品种4个、陇亚系胡麻品种3个,与青海省农科院合作推广了青海系列蚕豆品种3个、青杂系列油菜杂交种10个、青薯系列马铃薯2个,与临夏州农科院合作推广了临麦系春小麦新品种2个、临蚕系列蚕豆新品种10个,与定西市农科院合作推广了定亚系列胡麻新品种10个、定西系列春小麦品种3个、定豌系豌豆新品种4个。通过院地、院企合作,在新品种推广前期,由科研单位投入部分种子,并进行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加快了新品种推广,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2 良种推广工作存在问题

2.1 新品种引进少,试验示范职能弱化

新品种试验、示范是良种推广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种子管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主要职能。随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科科联合、科企联合、企企联合等联合体不断涌现,品种试验、示范多由联合体承担,种子管理和农技推广单位试验、示范职能越来越弱。由于试验、示范投入资金多,工作量大,费工费力费时,效益发挥慢,基层种子企业多数为小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弱,无力承担大量新品种试验和示范,因此基层新品种引进少,试验、示范越来越不受重视,越来越淡出农民视野。基层种子管理和农技推广部门因缺乏第一手数据资料,在良种推广中逐渐失去话语权、主导权,很难向农民提供权威性品种布局和指导意见。农民在作物品种选择上是盲目和不科学的,一是听任经营者介绍,片面求新求异;二是受地域、资金限制,多年种植混杂退化品种,品种更新更换少,科学、理性选择适宜品种少。

2.2 杂交种子品种多、乱、杂,常规种子新品种推广少

据调查统计,全县种子市场销售玉米杂交种有金穗、酒单、陇单、先玉、敦玉、郑单、承单、垦玉、龙源、五谷、福地等26个系列,品种多达36个;油菜杂交种有陇油、青杂、绵油、秦杂油、冠油杂、益油杂、圣光、汇丰、华杂、华油杂、华协等系列30个品种。玉米、油菜两种作物杂交种子品种多、乱、杂,主体品种不明,适应性强、高产、高效品种发挥不出优势。与之相反,小麦、胡麻、豌豆等作物常规种子,农民常常一“种”难求,无新品种推广。一是这几类作物新品种表现突出的少;二是农民不注重防杂保纯,机械混杂严重;三是常规品种用种量大,经营费力、占空间、占用资金多、经营利润小,种子经营户少;四是常规种子农民互相串换,一户买良种,全村户户有良种,农民对品种投入积极性不高,对种子市场拉动作用小;五是对良种推广重视不够,良种推广措施办法不多等。新品种推广少,极大地限制了作物增产增收。

2.3 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地区品种多,边远山区无新品种推广

在良种推广上表现出地区不平衡性,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富裕地区,农民了解品种信息渠道多,购买种子比较方便,种子经营户常抓住农民良种利用中追求新、异、奇、特心理,推销新品种,这些地区表现出品种多、乱、杂。而在边远山区,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没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种子经营门店,良种推广信息传递渠道少又不畅,新品种推广信息不灵,种子流通环节多,良种推广成本高,农民购种不便,新品种得不到推广应用,大田用种多年沿用老旧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产量低,病虫害发生重,农民增收难,收入增长慢。

2.4 种子企业推广力量薄弱,没有发挥主体作用

随着国家种子制度变迁,种子企业向育、繁、推一体化过渡,企业成为良种推广的主力,发挥良种推广主体作用,但基层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从事生产、经营和推广人员少,良种推广技术力量薄弱,对种子市场需求预测、价格监测少,企业重视种子经营,对良种推广服务重视不够,对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培训不到位,农民购买种子可能适应性不强,或水肥管理跟不上,或病虫害防治措施难到位,良种与良法脱节,发挥不出增产增收作用,企业对销售品种服务少,对市场需求、品种在各地的优缺点掌握少,很难为农民准确介绍和推荐良种,企业良种推广公信力不高,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良种推广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 良种推广工作建议

3.1 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与示范

农业和农产品竞争的实质是品种竞争,新品种试验、示范是新品种推广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完善、规范、准确的试验数据,就无法准确评价品种优劣和利用价值。同时,新品种试验、示范也是种子生产经营企业推广良种的窗口,是企业向农民宣传、推介新品种很好的媒介,是基层种子管理和农技推广部門主导品种话语权、向社会发布品种布局意见、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主要途径。基层种子管理和农技推广部门、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要确保一定试验经费,制定好翔实、具体的新品种引进、试验工作长远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科学的试验方案;精选热爱试验工作、具备试验专业知识和技能、责任心强、勤奋、敬业的人员;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和地块,切实加大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力度,筛选适应性强、丰产优质新品种;通过媒体向农民发布作物品种布局意见,有效防止和解决杂交种子品种多、乱、杂,交通便利地区追求品种新、奇、异、特问题;在不同生态区域形成产业主体作物、主体品种分明,搭配作物、搭配品种合理的格局,树立全民正确的良种观,科学合理利用良种,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 加强边远山区良种推广

边远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交通不便,居民居住分散,土地也分散,山地多、良田少,自然灾害多发,由于缺资金、缺技术,资源开发程度低,农业结构单一,农民收入少,贫困面较大,贫困村、贫困户较集中。因此,在边远山区,要把推广良种、进行科技扶贫和产业开发,作为振兴乡村战略首选措施。农技推广部门、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要在边远地区建立新品种展示田、新品种示范田、新品种示范户,建立种子销售点,开展邮购、网上销售、送货上门等办法,加大边远山区新品种推广力度,通过组建作物良种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经济效益,让边远山区农户早日奔向小康。

3.3 重视农作物常规品种推广

小麦、蚕豆、豌豆、胡麻是当地大宗农作物,种植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40%。与玉米、油菜杂交种品种多乱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产中这几类作物新品种少,大田种子严重混杂,良种推广几乎处于真空状态。但这些作物的丰歉、产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当地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基层种子管理和农技推广部门、种子生产经营企业、门店要加强新品种引进试验,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效品种,为良种推广提供优质种源。二是要加大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力度,特别是乡镇农林技术服务站,要发挥农技推广主体职能,强化服务,推广良种。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用种观念,年年选种,注意防杂保纯。四是良种要与增产增效新技术、简便实用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新技术、播种管理收获新机械相结合,农艺农机技术集成推广,增强良种推广的实效性。五是创新良种推广理

念与推广方式方法,使良种推广工作再上新水平,实现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3.4 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发挥良种推广主体作用

种子生产经营企业作为新型良种推广主体,应切实发挥良种推广主力军作用,为良种推广作出新贡献。按照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应以创建名牌企业、创新品牌产品,再创新业绩、再上新水平为定位,切实转变观念,通过兼并重组等,打破旧的体制机制;组建企业创新团队,加大品种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生产栽培技术创新、经营方式方法创新力度;加强作物新品种选育,积极开展新品种试验,筛选适应性强、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作物新品种,为生产提供充足优质种源;建立新品种展示田、新品种示范田,举办品种介绍、栽培技术培训,向农民推介良种;在新闻媒体建立企业良种信息咨询台,开通企业技术服务专栏、技术服务热线、企业微信公众号等强化良种信息服务,通过健全经营档案、建立品种回访制度,强化种子售后服务。通过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将种子法律法规、中央和国家农业方针政策、企业精神、企业文化、企业主推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等系统培训给种子生产、经营、推广业务人员,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争创优质服务,树立种子企业新形象,以优质服务和企业新形象,为种子企业创造新的良好商机,推动良种推广工作,发挥出企业在良种推广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收稿日期:2018-02-24)

猜你喜欢
农作物建议现状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三代人的建议
趣味象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