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2018-09-10 17:20高永峰
种子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容器造林

高永峰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7-0059-02 中图分类号: S723.1+33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容器育苗技术在育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围绕容器育苗技术,详细介绍了容器育苗的定义、优缺点、培育流程和具体应用等一系列在容器育苗技术中面临的问题。同时,容器育苗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工作者在造林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1 简述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所谓容器育苗技术,是一种将作物或其他植物放到特定的容器中进行培育的新型育苗技术。在育苗过程中,使用特殊手段使特定的容器中保持丰富的土壤、微量元素等基质。

常见的容器育苗方式有大棚育苗和温室育苗,这种育苗方式为苗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环境和最适宜的温度。同时这种育苗方式有效避免了传统育苗方式中根部受损率高、成活率低和生长缓慢等一系列缺陷。另外,这种方法对一些需要使用移植手段进行育苗的作物更加适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先进的育苗技术也浮出水面,比如机械育苗和自动控制育苗,也尝到了容器育苗带来的甜头。

2 容器育苗造林的优缺点

2.1 优点

新型育苗技术的出现克服了传统育苗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下是容器育苗技术的一些优点:①容器育苗技术克服了传统育苗需要在特定地域育苗的缺陷,只需要在特定的容器中进行育苗,减少了大量耕地的使用;②对一些稀有作物,容器育苗可以节约大量种子,比如在传统育苗中需要使用1 kg种子,而在容器育苗过程中仅需300~500 g种子,节省了将近1/2的种子;③丰富的营养环境缩短了生长周期,提高了造林速率和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降低了恶劣环境对作物生长的不利影响;④造林工作实施后,可以使作物快速地生长,同时为机械化和自动控制造林技术的实施提供便利。

2.2 缺点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具体包括:①成本较高,不利于技术的普及,加上我国造林需求比较大,使用容器育苗技术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因此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对于一些珍稀物种培育的研究价值更适用。②技术复杂,需投入大量精力。我国在育苗领域中有大量经验丰富的劳动力,使用劳动力所付出的代价要比使用容器育苗造林所付出的代价低得多,因此对于一般的土壤环境,最好的选择并不是容器育苗技术。③考虑因素较多,面对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环境以及不同领域的交叉等条件,在使用容器育苗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同时应该在充分掌握该技术的前提下实施此项技术[1]。

3 容器育苗造林的流程

3.1 容器育苗阶段

容器育苗阶段最常用的育苗方法就是大棚育苗,以大棚育苗为例,给出以下育苗流程。

3.1.1 选择适宜的培育地

在选择容器育苗造林计划之前,需要制定出完整有效的规划。首先在对育苗地的选择过程中,要根据造林计划,选择耐旱、耐贫瘠的松树或者柏树作为育苗对象。同时应该考虑与造林地的距离远近,在与造林地距离较近的地方选择适合种苗生长的土壤环境、温度环境,方便工作人员在育苗工作中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3.1.2 确定大棚的类型

在选择棚型的过程中,要根据造林地的环境条件,结合育苗经验,选择永久性钢架屋脊大棚或者小棚。对于一些有固定面积或者较大面积的造林地,一般会选择大棚;而对于一些面积相对较小的造林地则选用小棚。同时,大棚与小棚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要根据造林要求的高低,合理选用大棚或小棚,在满足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技术的复杂程度和经济的损失。

3.1.3 选择合适的容器

育苗所用的容器类型众多,包括塑料杯、蜂窝、塑料薄膜等形状各异的容器。在育苗过程中,常选用以塑料薄膜封底的多孔容器。该容器所用的薄膜大多是厚度为0.2 mm的农用薄膜,所用的容器则是高130~150 mm、半径20~40 mm的塑料容器,在容器底部打出一系列直径为5 mm的小孔,就做出了多孔容器。

3.1.4 配置合适的土壤环境

在配置土壤环境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物种特性、配置成本等因素,在保证充足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一般选用50%的黄土、20%的圈粪、20%的秸秆分解物和10%的沙子。配置完成后,对土壤进行搅拌、过滤,合理掺杂磷肥和尿素,然后合理堆放,在装袋前4 d左右对其进行消毒处理,消毒过程中,要使用浓度为3%的硫酸亚铁溶液。最后用薄膜密封处理后堆放7 d,放入育苗容器。

3.1.5 制作苗床

根据造林地和育苗的数量确定床的大小,在方便管理的原则上,保证苗床周围有充足的光照,必要时还要对苗床进行防护,保证育苗质量。

3.1.6 筛选和播种

为了提高容器育苗阶段的效率,要对种子进行适当的催芽处理。在选择种子的过程中要精心挑选,保证种子的纯度。

另外,在育苗周期,还要面临大棚温度管理、土壤环境监控、肥料施加、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问题。

3.2 造林阶段

3.2.1 提前处理造林地

根据容器苗的特性,对造林地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尽量使造林地的土壤环境和温度环境等与容器中的环境保持一致。

3.2.2 容器苗的运输

运输前,对容器苗进行浇水,保证容器苗各部分的完整。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容器苗不能受到损害。

3.2.3 在造林地播种容器苗

根据不同环境的造林地,要选用不同的容器苗进行播种,保证容器苗在播种之后能够成活。

3.2.4 后期管理

播种之后,要定期对容器苗进行管理。比如在第一年要适当松土和除草,并合理施肥,保证容器苗能够完好地生长。

4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的现状及实际应用

当今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容器育苗技术是一项比较先进且实用的技术,为我国林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容器育苗技术的优势在很多造林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利用此技术培育的作物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成活率不亚于传统育苗造林。不仅减少了劳动力的使用,对劳动力的分配会更加合理,而且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在各国的造林业中被普遍开展,比如在2004年,贺兰在一项公路绿化工程中使用了容器育苗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又比如在2002年,盐池在一项小面积的造林工程中使用了容器育苗技术,显著提高了造林的质量及成活率。因此,容器育苗造林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都会被更加重视[2]。

5 结束語

总之,容器育苗技术在造林业的应用成果越来越多,人们对这项技术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容器育苗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也会被一步步克服。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是造林工作者提高造林效率、节约造林成本的一种必要手段,这项技术的应用为林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此,合理使用这项技术不仅会提高造林效率,也会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常彦洲.容器育苗造林技术浅谈[J].农民

致富之友,2013(22):104-105.

[ 2 ] 刘克敏.浅谈容器育苗为造林补植的良

选[J].科技信息,2012(35):431.

(收稿日期:2018-06-14)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容器造林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全国第一! 2022年山西安排人工造林339.2万亩
数字
湖南省今冬明春计划人工造林150万亩
难以置信的事情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