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一代

2018-09-10 07:22
中国工人 2018年5期
关键词:洪家大国工匠

5月,劳动是最鲜亮的主题,第六季《大国工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位位大国工匠的故事被更多人熟悉。

这一季,《大国工匠》节目以“创造力”为主题,选取的大国工匠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特点:高技能、富有创造力,也拥有扎实的创新成果。比如,洪家光、黄金娟,都是最新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他们,也在《中国工人》的报道中出现过。

所谓创造力,指的是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如何激发创造力,专家们的观点就众说纷纭乃至大相径庭了。

有研究得出结论,没有证据证明,企业为创造力提供的激励政策导致了更多的创新。但丰田公司却声称,每年大约70%的想法和建议都是员工提出的,员工的创造力比估计的要多得多。

有人沮丧地说,最伟大的创新,是沾了一种难以定义的“仙”光,你没法把它放进表格里来研究投资回报率。但更多的企业和国家,还是对创新创造之路始终孜孜以求。

尽管在学术研究领域,可以观点各有不同,但从众多大国工匠成长成才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相同的因素。比如说,个体肯钻研、爱动脑、不服输的品质,与所在组织对员工岗位创新的支持鼓励环境相遇,最终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事实上,任何一位技术工人最后能够被称为大国工匠,哪个不是经历了10多年乃至20几年的积累。而所在企业对个体员工的支持投入,也有一段漫长的时间。

本期《中国工人》报道的大国工匠洪家光,工作20年,完成了200多项技术革新,这样的成绩让他拥有了“小车工也能攀登世界高峰”的自豪;大国工匠孙丽,从事机械设计24年,经她之手设计出的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被称为“世界第一吊”。

套用当下流行概念,这就是大国工匠养成系实例。比起偶像养成类综艺的火爆,对于正在聚焦中国制造2025的我们来说,则需要多一点的时间、耐心和投入,去养成一个又一个大国工匠。

与大国工匠们用时光熬出的伟大相比,那些搭建起工业体系最厚重部分的上亿中下层普通技术工人,还需要更多政策照拂。尽管《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3月正式印发,但在我们最新的采访中,依然有一线工人直言:“好政策还要让我们尽快享受到。”

除了政策落实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步伐再快点之外,在生活压力和社会阶层分化的现实面看,正视一个庞大群体的利益诉求,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当我们还在为大国工匠而骄傲时,一个现实的尴尬或许将长久存在,那就是—以后谁来当工人?

5月,有关劳动的讨论正当其时。各地也在纷纷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们走進校园与孩子们近距离接触。

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希望大国工匠们的故事能够在幼小的心中种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今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怀有一颗去制造美好,去创造未来的奋斗之心。

与之相应,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我们必须正视一点,以荣誉为牵引,以兴趣为驱动,在鼓励孩子加入工匠队伍的价值引领之外,还需要将真正的平等、尊重、体面、光荣,落实体现在一位又一位技术工人的个体生活感受之中。唯其如此,创造一代,未来可期。

猜你喜欢
洪家大国工匠
指尖上的大国工艺
90后大工匠
多想记住你的脸
光影视界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洪家光磨削二十年
工匠神形
洪家光
致敬!老工匠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