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提升军工企业经营效益的思考

2018-09-10 21:36杨虎林金利民赵军号
中国军转民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品军民军工

杨虎林 金利民 赵军号

党的十八以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军民融合又作为国家七大战略体系之一写入党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个需求,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促进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双提升,既能够为实现强国梦提供雄厚物质基础,又能为实现强军梦提供坚实军事实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军工企业来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强军思想,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国家战略利好政策,搭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快车,深化自身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军民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要素投入,提升经营质量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深刻认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军工企业提升经营效益的必然路径

军民融合战略思想,是我们党按照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着力解决军事工业长期依赖政府投资,占用资源庞大,军工产业与国民经济产业各自为政等问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求,建立完善国防和经济建设“投入一维资源,实现两维效益”的军民兼容式发展的有力指导。特别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我们党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两张皮”问题导向,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富国和强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为军工企业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参与国防装备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引领。

人民兵工创建8 7年来,经历了从单一生产武器装备到“军民两用”“保军转民”,再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乃至“军民融合”的四次大的转型发展。第一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们党大胆提出要发展军品外贸。这一次思想大解放,使人民兵工冲破了“不做军火商”的思想禁锢,通过发展军贸为国家建设积累了大量资金。

第二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民兵工提出了“机械、化工、光电三大系列,以车辆为主”的民品发展构想。这一次思想大解放,使夹缝中求生存的兵器工业在我国汽车产业中异军突起,成就了在摩托车和微车领域的霸主地位。

第三次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人民兵工提出了发展兵器高科技民品和海外资源的战略构想。这一次思想大解放,使兵器工业实现了由传统民品向高科技民品的跨越,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爆破器材、特种化工、石油化工、光电信息、新型材料等代表的一批拥有兵工高技术背景的支柱民品,实现了民品由“无行无业”向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跨越。

第四次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器工业突出专业化整合、集群式布局和商業模式创新,加快建设形成产业平台与特色产业相得益彰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重型装备与车辆、石油化工、光电信息等产业平台加快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一批重点民品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人造金刚石、硝化棉、矿用车等优势民品国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电动轮非公路矿用车等一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盾构机、高速动车组空心车轴、新型人工影响天气系统、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等10多项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品开始进入工程化、产业化阶段。军民融合的持续推进,民品规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兵器工业的经营业绩和运行质量,军民融合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日益凸显。

晋东公司前身是我党我军在太行山根据地创建最早的红色兵工厂之一。80年来,晋东公司历经抗战烽火洗礼、改革开放磨砺,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期间,军工产品订货锐减,企业开工严重不足。晋东公司加大民品开发生产力度,维持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和职工队伍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晋东公司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针指引下,一方面大力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争取并实施研制任务100余项,军工核心技术得到快速提升拓展;另一方面利用军工高新技术开发出近十种市场急需的民用产品,如人工影响天气系列产品、远程森林灭火装备系列产品、机场用安全驱散弹以及防静电、防射频、防潮密封软硬包装等产品,不仅每年新产品产值均占到总产值的30%以上,且积累再造起企业主营业务规模的又一个“半壁江山”,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16年增长29.01%,一般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较上年增长19.6%。军民融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让职工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现新气象。要学习贯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必须深化认识、真抓实干,在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协力构建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新征程中,当好先锋队、排头兵,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贡献。

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企业效益路径思考

晋东公司地处军工大省山西。山西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门类涵盖兵器、航空、航天、电子、船舶、核工业等领域。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国防科技工业完成了由单一军品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军民融合产业领域的战略性转型升级。近年来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通过加强军民融合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聚焦重大项目引领、实施专项工程推动、创建园区聚集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举措,保持了军民融合产业强劲的发展态势,国防科技工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和显示度不断提升。晋东公司要依托利用地理优势,搭乘山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快车,积极融入山西省国防科技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园区,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提升企业经营质量效益。

(一)加强军民两用高新技术协同创新,建设军民两用柔性生产线

国务院《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技术基础资源军民共享,促进军民技术相互支撑、有效转化。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晋东公司按照“保军转民”方针,开发生产了较多民品。但早期开发的轴承、塑料箱包、导火索、软塑包装、烟花产品等民用产品大多缺乏竞争优势,究其深层次原因,一是早期的军转民并不是真正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而是企业把闲置资源投向民品生产,并没有达到军民融合、相生共荣的效果。二是在开发军用技术的同时,未考虑民品市场的实用性,军工技术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民品的核心技术不突出。所以要真正走上军民融合之路,就必须按照军民一体化要求,加大军民兼容技术、设施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开发具有军工高新技术背景的民用产品。近年来,晋东一方面依托军用特种弹药技术,研制开发了森林灭火弹、机场安全驱散弹、机载焰条(有人机、无人机)及高山焰炉人工影响天气系列产品等,与航天科技集团合作推进新型无人机载灭火系统的产业化、市场化,另辟了一条依托大集团、大平台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的捷径;另一方面将军品生产线进行柔性改造,基本实现了背靠一条生产线,生产军民两用产品的效果,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

(二)推进军民品单位的相关资源共享共用

要树立开放共享观念,打破军工和民口界限,不分所有制性质,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一方面要积极利用民口产能,采取入股、租赁等多种方式,将民口产能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晋东园区内现有军品公司和以科贸公司、汽贸公司、包装公司等民品公司,多年来各单位生产不均衡,但没有在人力、生产设备等资源互通共享。近年来,随着晋东公司加大科研开放力度,新产品不断投入生产,特别是2018年生产订单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面临基本生产人员及制造能力不足的局面,军民品公司应建立资源共享共用机制,建设军民两用人力资源和柔性生产线,为降低资源配置和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军工单位之间科研生产能力统筹利用和协作,协力引进高端人才專家智库,积极推动军工资产资源合理流动,提高军工资源利用效率。

(三)推动优质资产融资上市,实施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军民融合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作保障,仅仅依靠国家单一的投资渠道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西方强国的军工企业几乎都是军民融合的上市公司,如美国的洛克西德马丁等。在我国,以北方基金、航空基金、中国船舶、航天长峰等为代表的数十家军工企业上市后,均筹集了可观的资金。所以我们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致力于市场化运作和股份制改造,一方面推动晋东公司优质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走上市融资的路子,同时建立军工独立董事制度,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另一方面在确保安全保密的前提下,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支持符合要求的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

(四)融入当地军民融合产业区,引进军民融合项目

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正在建设三大军民融合园区,即山西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园、长治市城南工业园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兵器工业太原科技产业园园区,与中央军工集团共建山西军民融合双创孵化基地,筹建山西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打造军民融合特色产业。晋东公司要结合危险品生产区调迁、建设产业新区工作,积极融入当地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引进落实与自身技术产业相关的军民融合项目,争取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依托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和军民融合项目,围绕“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军民资源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在保障国家战略、国防安全和完成重大专项任务的前提下,促进民品开发和军工科技成果项目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基地和设备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共享、互融共用。

(五)搭乘“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军贸合作项目

山西省部分军工企业拥有军贸和海外项目,拥有国际化经营渠道,并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交换消化过剩产能的背景下,晋东公司应依托山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协调优势及相关产业链条、项目,积极搭乘“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输出相关技术、产品、服务,拓展发展空间和经营渠道;同时积极与相关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相关企业合作配套、优势互补,建立以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共享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勇于对接新科研项目在企业平台落地孵化,进一步拓展已有军贸合作渠道。

(六)树立开放、包容、多赢、共享理念,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尽管从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经历了漫长的4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家战略,需要军工企业干部职工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开放、包容、多赢、共享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目前军民融合存在军工开放不够、军民资源共享不够、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军工企业冷热不均衡等问题。首先是在中央军工集团层面要出台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下属军工企业全力推进军民融合。其次是军工企业要解放思想,摒弃传统的军品利润会被民品板块冲击甚至消化的心理,树立对民口企业产品质量品质的信心,勇于放开军品制造产业链入口。三是军工企业要敞开胸怀,依托熟悉武器装备竞争性采购程序的优势,利用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保密资格认证、军品质量体系认证等资质,以拓展范围、资质共享等方式,帮助民参军企业降低参与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准入门槛。五是稳妥推进国防专利技术解密和转化共享,积极向民口企业转化高新技术,利用高端人才、优势技术及产能资源,促进国防科研成果、专利技术高效转产创效。

猜你喜欢
民品军民军工
豫西集团江河公司:民品铜型材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6.99%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普京军转民战略能成功吗?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军工股上涨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浅析国有科研企业的民品国际化营销策略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品贴息贷款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