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价值与途径

2018-09-10 23:50曹晔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培育

摘 要: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是一个涉及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樣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职业院校培育弘扬工匠精神要从多个维度认识其时代的重要价值,深刻把握其科学内涵,分析培育工匠精神面临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69(2018)05-014-05

一、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职业教育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是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重要来源,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培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国产业工人的素质,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就要求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育工匠精神高度融合,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时,把工匠精神纳入教学中,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开始,培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工匠精神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工匠精神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

培育工匠精神也是新时代科学评价技术技能人才的客观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领域永恒的主题,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要求密切关注人才市场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作为人才评价的首要内容,加强对人才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从业操守等评价考核,倡导诚实守信,强化社会责任,抵制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等不良风气。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培育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实要求。产业工人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坚实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新增产业工人主要由职业院校培养,新时代产业工人建设要求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培育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主动承接国际产业,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近些年来,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我国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期,而全球性的技术变革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然而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发展日渐乏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这就需要弘扬工匠精神,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推进制造业的质量升级、技术升级、产业升级,真正实现从量到质、从速度到效益、从旧动力到新动力的更迭转换。

培育工匠精神是国家现代化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国家的现代化包括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但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和关键。人的现代化首先是观念现代化,造就现代人,首要前提在于培育现代主体意识,而崇高道德理想信念的确立、理想人格的塑造、高尚道德品格的培养,是现代主体意识的核心[1]。技术技能人才的现代主体意识就是工匠精神,要拥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创新创业的精神风貌。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内涵价值

工匠精神,在不同国度有不同称谓,在美国被称为“职业精神”,在德国被称为“劳动精神”,在韩国被称为“达人精神”,在日本被称为“匠人精神”。深刻认识和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工匠在传统传统社会是指有工艺专长的匠人,是技艺、品质、信誉的代名词,受到世人喜爱、敬重、推崇。工匠精神是一种坚守,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是一种责任,专注于某一事业,全身心投入;是一种追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工匠精神是一种革新,不满足现状,敢于尝试失败,挑战自我,标新立异。

工匠精神是职业素养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专业、敬业、精业和乐业是职业素养的四个核心内容,专业是基础,敬业是心态,精业是态度,乐业是境界。只有专业才能赢得社会尊重,才能赢得信誉、才能立足市场;只有做到专业,才能谈敬业、精业和乐业。敬业就是心存对职业的敬畏之心,尊重职业,热爱职业,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我国古代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的国人缺少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敬业不易,精业更难,业精于专,荒于嬉,只有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不懈,才能熟能生巧,做到精业。敬业是精业的前提,一个不尊重职业的人,不可能做到精业。乐业,不仅反映的是一种人职匹配的状态,更反映的一种工作境界。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业,才能敬畏职业,勤奋好学,做到精业。总之,四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

工匠精神是立德树人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表现。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关于成人成才与职业道德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道德与技术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孙子兵法》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理念,具有抽象性、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术是方法,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因事而变,是能够被反复学习从而提高的事物和本领。[2]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工匠精神要胸怀祖国,有家国情怀。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当下要充分理解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就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紧密相连。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并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工匠,要树立市场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思、环境意识,树立科学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创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要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化作对党、对国、对民族的忠诚,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新时代职业信仰精神。

工匠精神要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工匠精神要与时俱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中,不仅把创新放在首位,而且其他四大发展理念都体现了创新、贯通了创新精神,彰显了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当前,我国正从效率型国家走向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需要培育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祖冲之,也需要鲁班,现代大国工匠也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具有革新、创新的能力。时代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市场在变化,面向未来,接受挑战,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

总之,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继承传统工匠的专业、敬业、专注、坚守、淡泊名利、追求完美和极致等品质,也要体现开放、创新、民主、平等现代性;工匠精神必须赋予时代特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集中表现。

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仍存在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但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视技艺为“奇技淫巧”等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仍然存在。加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时间短,体系不完善,学生上升空间有限;政府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师资力量配备普遍低于普通学校;在考试招生中,把职业院校放在中招、高招最后批次录取;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就业质量不高,待遇偏低,在择业、升学、落户、报考公务员等方面存在诸多政策限制和歧视。这些问题助长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二)产业工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工作,把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部署和规划,人人都能成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也采取了一些改善技术工人生活的民生政策,技术工人的生活待遇在逐步提高,但由于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低端,劳动生产率低,生产附加值低,中国技术工人的待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低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否则人们不愿意当工人,学生不愿意学工科的现象就会出现,中国新生代工匠就可能会出现"断层",弘扬工匠精神就会成为空话,振兴中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就可能落空,实业兴国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就难以实现。

(三)传统观念的影响使人们对“工匠”的认可度还有待提高

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之封建社会的长期统治,旧中国工业落后,市场有限,技术技能传承固守“教会师傅,饿死师傅”的理念,匠人长期处于底层社会,得不到社会的尊重,中国工匠没有成为社会主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现代产业代替了传统手工业、机器代替了人力、产业工人替代匠人,学校教育代替了学徒制教育,师傅、匠人逐渐淡忘。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工匠精神,人们的认知和接受还需有一个过程,大国工匠精神还需要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加大探索力度,在国家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其内涵也需要不断深化。

(四)培育工匠精神与提高职业技高度融合还缺乏有效途径

培育工匠精神就是树匠心、育匠人、出精品。当前,人们对工匠精神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虽在不断深化,职业院校在思想上把培育职业精神和提高职业技能放在同等的地位,在各种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了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近三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把工匠精神纳入比赛内容,职业教育活动周也充分展示工匠精神的魅力。但总体来看,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理论准备不充分,培育的途径和手段仍处于探索之中,课程教学中反映培育工匠精神的内容还有限,提高职业技能与培育工匠精神有效融合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未形成体系化、制度化的格局。

(五)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度还不利于培育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领域的职业精神,职业精神顾名思义就是从事具体职业需要体现的精神价值和精神风貌,是企业制胜的法宝,是民族振兴的利器。工匠精神是在具体的职业活动中予以体现的,离开了具体的职业环境,工匠精神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工匠精神的培育离不开真实的环境,需要开展工作场所教育,需要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体制机制的约束,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企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实现形式还有待落实,其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现代学徒制还处于示范推广阶段,依托工作场所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作用体现不充分。

三、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

(一)工匠精神培育要从小抓起

工匠精神是劳动的产物,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活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品质,工匠精神需要从小培育,要延伸到基础教育。现实中受应试教育的贻误,一些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基本没有劳动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应把劳动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乃至整个學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教育中小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懂得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创造美。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如果儿童让自己任意地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开展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美国、德国的一些法律中都规定了6岁到18岁的孩子应该做家务和社会劳动,德国有6%的中小学生打过工,日本一些小学组织学生到生活条件差的岛屿、农村、山寨去接受劳动磨炼。我国中小学教育要加强劳动教育,开设劳技课,开展生产实践体验,不断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要组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政府支持学校聘请劳动模范和高技能人才兼职授课。有条件的普通中学开设职业类选修课程,积极探索综合高中,鼓励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向普通中学开放。

(二)職业院校营造培育工匠精神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企业用人需求把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团队协作等品质放在第一位,国家也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育工匠精神有机融合。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制度和环境。在教学环境上,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在实训教学环节上,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中心建设,按照企业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到职业氛围;在课程教学中,广泛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总之,通过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培育,让学生在锤炼技能的同时,将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创新基因深植于心。

(三)重视企业实践中对工匠精神的培育

工匠精神反映的是工匠在实践中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境界,而且各行各业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要求是不一样的,离开了具体工作场所,工匠精神就难以有效培养。职业精神属于默会知识,需要在具体的工作场所去学习、领会和体验,需要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示范和引领,培育工匠精神最有效的形式是现代学徒制。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必须重视学生的企业实践或顶岗实习,通过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了解企业规章制度,熟悉企业岗位职责和技术操作规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习优秀员工的优良品质。在对实习企业选择上,要选择具有行业代表性、技术水平先进性、管理规范性的企业;在顶岗实习或现代学徒制中,企业要安排爱岗敬业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指导学生,对学生技术技能评价中应将体现职业特点的工匠精神纳入评价范畴。

(四)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工匠精神

“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要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强化师德考评,发掘师德典型、弘扬师德楷模,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职业院校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职业人才,教师既要遵守作为教师要求的师德,也要遵守行业职业道德,即遵守工匠之师的职业道德,教师既要引领学生思想道德,也引领学生的职业道德,要加强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要重视校内专任教师师德的引领作用,也有重视外聘兼职教师的育人功能;不仅要重视对专任教师的考评,也要重视对兼职教师的选聘。

(五)国家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

国家的宏观政策,要着力保障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的各方面权益,努力形成工匠辈出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打破企业工人与干部之间的身份界限,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通过政策引导,按照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原则,促进企业提高技术工人经济待遇;创新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鼓励企业设置高技能人才岗位,比照相应层级工程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要不断提高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待遇。总之,在经济上有保障,在社会上有地位,在人格上受尊重,是培育和弘扬产业工人工匠精神的重要保障。

(六)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社会风尚

培育大国工匠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待遇,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的氛围。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需要制度文化再造。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首先充分认清、高度重视工匠的作用,重视政策的导向作用,树立高技能也是人才的观念,也有获得特殊待遇的资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技能人才、认同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主流价值观念;其次,着力开辟优秀技能人才在学历提升、职务晋升、选拔提干等职业生涯的上升通道;再次,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机制与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大力评选表彰和宣传杰出技能人才,充分展示优秀技术技能人才风采,树立工匠精神先进示范;最后,要加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继续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中国行活动,开展"中国大能手"、"大国工匠"等品牌宣传活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使技术工人获得更多职业荣誉感,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蔚然成风。

参考文献:

[1]贺善侃.以德治国的德治之要[N].人民日报.2001-04-29:6.

[2]曹晔.现代化语境下的工匠之师[J].职教论坛.2018(2):81-8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cultiva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Craftsman's Spirit" has become the strong sound. The cultivation of "Craftsman's spiri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volving what kind of people to train and how to train people. Cultiva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Craftsman Spirit" has important value of the times in many dimens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eeply grasp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ccurately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s it face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effective ways.

Key Words: New Era; Vocational Colleges; Craftsman's Spirit; Cultivate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培育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