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探讨

2018-09-10 10:09毕玉珍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对策

毕玉珍

摘要 介绍了古县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质量的对策,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三农;气象服务;对策;古县

中图分类号:S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5-115-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5.049

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的“三农”问题,同社会安定和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息息相关,同时还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结合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总体要求,应积极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防御气象灾害水平。近年来,古县在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不断深入,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并获得了当地政府部门的认可,但是在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做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对当地气候资源进行合理开发,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等,笔者对古县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实现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经济水平提高和农村稳定发展的目标。

1 古县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实践

1.1 气象服务助力精准扶贫

古县气象局扶贫驻村工作队自2015年入驻连庄村以来,推动了当地气象为农服务与精准扶贫工作深度融合。据悉,该气象局目前在古县共建成18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个农田小气候站、26套电子显示屏、7个气象信息服务站、111个气象信息服务联络点,形成了“县气象局—乡镇气象局服务站—村级气象信息联络点—气象信息员”4级气象信息预警体系。

1.2 积极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

为了进一步提升古县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山西省古县气象局充分利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气象保障工程”项目建设和中央财政“三农专项”建设项目的支撑,在古县城区公园、学校主要人员密集区、主要农业示范区又安装了一批LED气象信息显示屏,同时在古县电视台1、2、3套频道开播了“古县天气预报”专题节目,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气象观测站、农业气象试验站和土壤墒情等观测站的建设,在乡镇地区建立区域自动气象站,使得气象预报准确率不断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危害。

1.3 气象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古县气象服务体制和机制均得到了完善,已经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农气象服务专项体系,同时还获得了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出台了一系列与三农气象服务相关的文件,规范了气象服务流程。古县气象部门同当地农业部门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增強了为农气象服务水平,在关键和重要农事季节积极发布科学有效的农事建议,以确保三农气象服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2 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气象服务缺乏针对性,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

结合古县气象局开展三农精细化气象服务的实际,不难发现三农气象服务理念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单纯的为农业生产和作物产量提供气象服务,却忽略了对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环境保护等专项气象服务的开展,很难同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现代农业经营需求相适应;三农精细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针对特色农业全生育阶段的气候适应性以及灾害性天气对其的影响几乎没有太多的研究,使得气象服务产品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突出。

2.2 农业气象试验研究示范能力不足

现阶段,基层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气象试验示范能力普遍存在不足,很难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求。即使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其配备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也未达到标准要求。缺乏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科研等方面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同农业气象相关的指标体系。

2.3 气象服务信息缺乏时效性

由于农村地区的传播渠道有限,大部分农民在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短信等方式进行。由于古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当地农民获取气象服务信息的渠道不足,很难确保气象服务信息的时效性。当出现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现象时,农户不能及时接收气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需求与服务间的对接。

3 增强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质量的对策

3.1 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预警能力

气象服务在增强农业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直接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将气象服务的预测性、警示性和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古县气象局应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为小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提供精确度高的气象预警和监测服务,同时做好乡镇气象服务工作。对自动气象雨量站、闪电定位仪和天气雷达等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充分利用,增强灾害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降低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

3.2 进一步拓宽气象信息发布渠道

气象服务信息的时效性得不到提高,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防止因信息发布渠道不完善,而影响气象服务的时效性,应加强对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式的宣传,确保每位农民可以熟练掌握基本气象信息传输技能,促进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增强各项气象服务水平。可以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平台发布气象信息,在增强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预警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其在遇到气象灾害时可以正确应对,不断降低农户经济损失,确保三农精细化气象服务工作的开展。

3.3 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古县气象部门应提供针对性强的气象服务,加强同当地农民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农户的所需所想和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针对农户对气象服务的疑惑应积极给出解答。将资料收集和教学普及进行结合,以期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若农民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出现焦虑、担忧等心理,气象部门应向农民传授灾害性天气预防知识,以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农业经济损失。农户是三农气象服务的主要受益人群,应根据农户真实感受和切身需求提供相应的气象服务,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

4 结语

古县气象局应始终将气象为三农精细化服务工作作为当前工作重点,不断完善气象为农服务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地方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气象服务信息,科学指导农民安排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将三农精细化气象服务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凤霞. 农业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 宁夏农林科技,2005(5):85-86.

[2] 王建萍,刘耀武,张永红,等. 县气象局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探讨[J]. 陕西气象,2011(5):51-52.

[3] 陈明艳,黄汝红. 农业气象服务“三农”的思考[J]. 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S1):124-125,127.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气象服务三农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赞分盐镇裕牛村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2013年度“三农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