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完善国内经济型酒店建设策略

2018-09-10 02:25金津
度假旅游 2018年4期
关键词:策略

金津

摘要:作为簇拥众多旅游资源的国家——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旅游大国演变为旅游强国的过程。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多种新型旅游附加产业应运而生。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再次刺激着旅游业与商务贸易活动的神经。进入20世纪后,顺应大众旅游化发展需要,诞生了包括锦江之星、7天、汉庭等一大批国内快捷酒店品牌,因其价格低廉、服务优质,重整酒店行业格局。本文就我国经济型酒店特点、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浅析完善经济型酒店建设策略,促进国内经济型酒店的良性与长远发展。

关键词:品牌宣传;连锁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4-0011-02

1 经济型酒店相关概述

1.1 经济型酒店概念

经济型酒店(economical hotel、budget hotel)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经济价位和“有限服务”为主要特征。区别于遍布大街小巷的社会旅馆、招待所,是作为与国际标准接轨,具备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的新型业态酒店,主要以一般大众旅行者和商务人士为服务对象,提供价格低廉、环境舒适的客房住宿服务。相较于主营消费者为社会上流阶层的全服务型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的前期建设在保证客房设施质量完善基础之上,弱化了康乐、娱乐和商务等酒店附属设施,加强以客房为核心产品的资金投入,从减少人员配置、经营管理费用、维护保养费用等方面降低客房价格,为顾客提供高性价比服務、低价格创造有利条件。

1.2 经济型酒店特点

(1) 价格低廉、服务上乘

相较于星级酒店动辄千元以上令人生畏的价格,经济型酒店价格普遍维系在300元以下,不定期开展的团购或会员活动,能使顾客体验到8-9折的优惠价。低价优势不等同于低服务,以客房产品为灵魂的经济型酒店,提供了标准化强、舒适度高,媲美星级酒店的客房核心设施。

(2) 连锁经营、品牌效应

运用统一的酒店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使经济型酒店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局面。在20世纪60年代后经济型酒店经营开启重组并购的浪潮,数量激增的经济型酒店遍布各大商圈,连锁经营取代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单体酒店开拓出快速发展的扩张途径。

(3) 定位明确、成本节约

客源定位为自助旅游、商务人士等散客为主的经济型酒店,奉行设施简化,成本降低,强化资源利用率的运营理念。削减大部分康体、商务、娱乐设施,人员岗位结构简单,强调“一专多能,一人多岗”,招聘复合型人才,例如复印、打印传真等一般性商务服务都由前台代劳。

2 我国经济型酒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竞争对人员配置提出更高要求

人力资源是酒店价值链中的核心,更是饭店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人才状况远不能满足经济型酒店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国内经济型酒店正面临多功能员工短缺、专业性人才匮乏、员工素质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酒店的发展进程。较低的薪资待遇和不健全的保障机制,促使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普遍不强,职工流动率居高不下。

2.2 追求短期业绩而忽视品牌效应

酒店之间的竞争已从局部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等发展到企业形象竞争和企业品牌竞争。国外品牌的入驻加速国内经济酒店的问题暴露,盲目的扩大,疯狂的扩张,忽视品牌标榜作用,缺乏创新意识,将价格低廉作为主要竞争优势冲击高消费的星级酒店,却忽视了经济酒店与经济酒店间的竞争。追求眼前浅短的业绩量,缺乏酒店核心竞争力,顾客对国内品牌的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参差不齐,会员的认可度亟待探究。

2.3 创新能力匮乏,同质化严重

笼统的市场定位和同质化严重的产品促使顾客对经济型酒店的吸引力锐减。创新能力不足、独特内涵文化缺失、照搬国外风格、“拿来主义”等等问题不断加速其瓶颈期的到来。即便在国内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其行业形态与配套的产业链依旧未形成自我风格。经营管理创新、产品差异化成为酒店经营者迫在眉睫的问题。

3 我国经济型酒店发展对策

3.1 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培养和引进酒店行业专业复合型人才已成为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可制定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推动与各大院校之间的合作,增加新生人才的储备力量。另一方面,完善薪酬制度,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提供公平、有竞争力的晋升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加强对基层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妆容仪态到专业技能各个方面做到整齐统一,形成专业化、全面化、定期化的标准型人才培养体制。

3.2 强化品牌意识,走品牌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经营过程中加强企业文化的营造,注重以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为特征的文化建设,使酒店上至管理层,下至酒店员工皆为共同的品牌意识、创新意识而奋斗。同时,能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酒店的发展策略,细分客群市场。以如家酒店、锦江之星等一些颇具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为例,诞生之日起,便十分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国际活动,结合广告等传播手段展现品牌特色,使顾客进一步了解酒店品牌文化内涵,最后成功的树立起独特、鲜明、新颖的品牌特色,巩固和提高了顾客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3.3 迎市场需求、注意差异发展、创绿色环保酒店

单一、无特色的酒店已无法迎合消费者胃口,酒店紧跟客体潮流、占领市场份额成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的重要途径。探索新型、绿色的酒店经营管理模式,结合市场实际情况,从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着手探索新突破,进行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在详细的市场调查和研究基础上,根据本土风俗民情,走经济型酒店绿色、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在品牌营销、活动推广上,植入绿色环保理念,发展具有特色化、个性化经济型酒店。

4 结论

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但就如今而言无论是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市场定位等方面都尚处于未成熟阶段,只有怀抱积极乐观的心态将问题逐个击破,才有机会迎来经济型酒店在未来的又一次发展的高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正确的发展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经济型酒店将会为我国的酒店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未来,在国际经济酒店上占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邹统钎.经济型酒店的关键成功因素与经营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29-32.

[2] 甑红线.经济型饭店在中国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16-18.

[3] 郭利娟.经济型酒店问题及对策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8-12.

[4] 刘麒麟.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技术与市场,2007(10).

[5] 余绍彬.中国经济型酒店战略管理问题研究.2004(8).

[6] 杨春燕;《经济型酒店行业深度研究》[N].东方证券,2006-11-27.

[7] 徐桥风.我国经济型酒店的管理问题和对策[J].新经济杂志,2006(3).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