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

2018-09-10 23:53刘永刚
炎黄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矿山

刘永刚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而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具有危险性大、情况复杂多变、技术性强等显著特征,是提升安全事故应对防范能力,保障煤矿企业人员和财产安全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因此,煤矿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打造出基于云计算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实现应急救援数据的网络共享和发布,最大程度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事故救援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使各项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矿山;应急救援技术

引言

煤礦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救援过程中涉及种类、数量繁多的救援资源和救援单位。现有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由于灾区状况、救援设备、救援队伍、救援专家、救援路线等信息不能快速准确发布共享,造成时间延迟、决策困难、信息沟通不畅、协同救援困难,致使救援资源得不到很好的整合利用。随着无线、宽带、安全、融合、泛在的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建设一个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统一指挥、协调应急的矿山应急救援平台成为可能,笔者基于“互联网+”的应用,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矿山应急救援。

1 矿山应急救援响应程序

1.1传统应急救援响应标准化程序

在传统的矿山应急响应标准化程序中,存在各职能部门数据信息难以及时分享利用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快速准确地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导致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偏低,难以充分发挥各项救援设备的作用并降低事故损失。

1.2互联网技术下的应急响应标准程序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煤矿企业可以搭建起科学完善的计算机信息平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各部门信息数据的传统共享以及矿山事故情况的自动记录,能够最大程度缩短事故通知时间。计算机信息平台系统在矿山事故发生后,能够在第一时间明确各部门的救援职责,促使各部门负责人掌握事故发生的具体各项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应急救援,提高事故的解决效率,避免更多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2 信息时代应急救援平台的结构概述

2.1信息时代应急救援平台的体系结构

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背景下,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体系结构主要是与服务相对接,即SOA,在体系结构的组成中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设备层、感知层、服务层、应用层。

2.1.1设备层

设备层作为矿山应急救援平台的唯一信息感知来源,其构成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网。设备层的建立不具有统一标准,通过按照实际需求配合感知层去收集平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数据。

2.1.2感知层

感知层的主要功能是将设备层收集到的有效信息进行整理,上传到应急救援平台。构成感知层的主要内容是各式各样的系统软件,即前置服务器。物理服务器不同的前提下,可设置的前置服务器的数量不是唯一的,前置服务器也并不是只能设置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而可以在多台物理服务器上运行。应急救援平台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计算机设备,不同的设备得到的数据不同,这对感知层的兼容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2.1.3服务层

服务层作为信息中心,也是应急救援平台的核心。设备层收集到的信息经过感知层整理后传递给服务层,最后将这些信息提交到应用层。消息总线,数据库服务器以及SOA服务器三者构成了服务层的主要结构。系统在分布式计算的时候,计算单元不能利用以往的面向过程和对象作为通信手段实现相互之间的通信,而必须要利用消息总线实现通信目的。SOA作为服务架构,能够使平台可以支持多语言功能,使得平台可以实现动态发现和可管理功能。

2.1.4应用层

在服务层提供各项信息数据的情况下,应用层能够为平台用户提供各种功能应用。如常见的Web应用、移动手机应用以及计算机桌面应用等,实现了同一平台能够支持多种设备终端的接入。

2.2信息时代应急救援平台的体系结构构架结构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服务器要想正常运行,离不开Web表单,如常见的Web表单、数据库及文件管理等辅助工具的协助。在煤矿企业中,具有不同管理权限的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以太网对平台服务器的Web表单进行访问,管理系统需要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录。

3 实施矿山应急救援平台技术的具体方案

3.1构建计算机网络

矿山应急救援平台能够成功建立起来,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承担着传输平台内各项信息的职责,是救援平台得以建立的物理基础,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的便捷查询利用,并且能够使得平台上搭载的各项业务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3.2建立通信系统

救援平台的不同职能部门之间要通过网络电话实现交流互动,前提是具有一个完备的通信系统。目前救援平台主要利用地面卫星通信单元以及矿井事故区的应急通信单元组成通信系统。地面卫星主要进行网络传输,通过VSAT卫星通信系统和海事卫星实现传输的目的。主要的构成包括卫星的天线和服务器,以及移动的车载摄像机和卫星电话。发生矿井事故时,地面指挥中心利用有线电话和矿井下方的救援基地进行通信联系,或者利用光缆进行通信。矿井救援基地则是通过无线的手段实现与灾区现场的联系,救援基地和灾区现场之间往往保持着1000m的距离。

结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下,煤矿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中必须要考虑时代背景,在设置安全事故应急程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建设高效完备的应急救援平台。在进行救援工作时,实现指挥的协调统一,提高救援的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将危害程度尽可能控制在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文峰,冯永明,唐善成.“互联网+”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6(7).

[2] 王铃丁,等.煤矿应急救援指挥与管理信息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05).

猜你喜欢
互联网技术矿山
打造智慧矿山“最强大脑”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繁忙的矿山
绘就美好矿山五彩画卷
回矿山
浅谈互联网+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传播学门外的互联网技术反思:《Daedalus》互联网专辑剖析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互联网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应用与探究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