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贡菊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

2018-09-10 09:21邵秀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皖南化学防治绿色防控

邵秀芳

摘要 通过对皖南贡菊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掌握其种类和田间消长动态,对其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对贡菊病虫害的防治进行阐述,以期为皖南贡菊主要病虫害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皖南;贡菊;病虫害;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绿色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18)03-077-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3.031

Abstrac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occurrence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florists chrysanthemum in Southern Anhui, its species and the dynamics of growth and decline were mastered, and its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were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rysanthemum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from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control, biological control, physic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 was expound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florists chrysanthemum.

Key words Southern Anhui; Florists chrysanthemum;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gricultural control; Chemical control;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隨着种植业结构供给侧调整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皖南贡菊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连年种植导致病虫害发生日益加重,为确保贡菊安全、高产、优质,笔者探索出一套贡菊绿色防控技术。

1 贡菊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1.1 褐斑病

从苗期到采收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由下至上蔓延。初期病斑圆形,黄色至褐色,边缘明显;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褐色至灰黑色,并生有许多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温度24~28℃,相对湿度85%以上易发病。梅雨季节、连作、通风不良、偏施氮肥发病均重。

1.2 霜霉病

危害叶片、茎、花蕾等,病叶下面出现界限不清的块斑,叶背病斑产生白色至淡褐色霜霉。该病与温、湿度有关,高湿条件下,夜温8~15℃,白天温度低于25℃,孢子囊最宜萌发;种植密度大的田块,最易发病。春秋雨多,湿度大,病害易发生流行,3月上旬至5月中旬为一流行阶段,主要危害期5月中下旬,病菌潜伏在植株上越夏;到9月中下旬,在低洼高湿的菊苗上首先发病,遇低温多雨气候,病害迅速传播,造成秋季流行。

1.3 锈病

初期感病在叶背形成淡黄色或灰白色突出小点,后成褐色的粉苞状突起,导致叶子枯黄。病原菌可潜伏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20℃左右条件下最易发生,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1.4 枯萎病

发病初,个别枝条的叶片白天萎蔫下垂,早晚恢复,很快蔓延到其他枝条和整个植株。茎部呈浅褐色,表面粗糙,间有裂缝,严重时缝中生白色霉状物,根部受害变黑腐烂,根毛脱落,植株很快萎蔫枯死。土质黏重、积水、重茬发病严重。夏天发病严重。

1.5 白绢病

发病初,茎基部产生褪色斑点;随后在茎基部和附近的表土出现白色的菌丝体;后期,在病斑处长出油菜籽状的菌核,根及根茎部表皮腐烂,植株凋谢枯萎。病原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不耐干燥,8~40℃均可发病,最适发病温度32~33℃。在田间病菌主要通过雨水、灌溉水、肥料及农事操作传播蔓延。梅雨季节易发病。

1.6 病毒病

由菊花花叶病毒、菊花不孕病毒、番茄斑枯病毒等引发。病毒侵入植株后,顶梢和嫩叶蜷缩内抱,中上部叶片出现明暗不一的淡黄斑块,植株矮小,根系长势衰弱,叶片、花朵畸形,或不开花。病毒在留种的菊花株内越冬,靠分株和扦插繁殖把病毒传到下年。病毒在田间主要由蚜虫、叶蝉、蓟马等传播。

1.7 菊蚜

主要是菊小长管蚜和桃蚜,常聚集在植株顶部嫩梢部分吸食汁液,使叶片发黄、开花受阻。菊小长管蚜年发生10多代,桃蚜每年20多代, 4—11月均可为害菊花,以5—6月和9—10月为害最重。

1.8 斜纹夜蛾

每年5~6代,以幼虫啃食叶片、嫩茎和花蕾为害菊花,严重时将植株吃成光秆。生长发育适温为28~30℃,每年都以7—9月为主发生期。

2 贡菊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地块选择 应选择腐殖质多、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酸碱度以中性偏微酸性为佳。

2.1.2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种苗进行繁育 在上年采收期选择生长健壮、高产、抗性强的植株做好标记,留作种株。

2.1.3 土壤消毒 结合翻耕,撒施1 500~2 250 kg/hm2生石灰进行土壤消毒,同时增加土壤钙质。

2.1.4 合理密植,改变病虫生存环境 菊花忌密,一般栽培密度为45 000~52 500株/hm2,高垄疏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2.1.5 地膜覆盖栽培 破坏病虫草害生长环境,减少农业投入品使用。

2.1.6 适时打顶,促进分枝生长 移栽后,根据苗情适时打顶,喷施多效唑,促进植株早发和分枝,一般打顶2次,摘除过多过密的细弱枝条。拔除病株,摘除病枝叶,消灭菌虫源,减少病虫二次侵染。

2.1.7 清園、深翻和轮作 与禾本科或葱蒜类作物轮作,减少来年菊园病虫来源,减轻土传病害发生程度。菊花采摘结束,将遭受病虫为害的残枝病叶清除后集中销毁,然后进行深翻、犁耙。

2.1.8 合理施肥,健壮植株 以“减氮、控磷、增钾、补钙”为原则,测土配方施肥。施肥要薄肥勤施,化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搭配使用。移栽前结合深翻,重施有机肥,恶化病虫生长环境,健壮植株,提高菊苗抗病虫能力。

2.1.9 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 菊花忌浸忌涝,梅雨和多雨天气,要清沟沥水,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渍害、烂根和引发病害。

2.2 生物防治

2.2.1 保护利用天敌 保护利用菊园蜘蛛、瓢虫、草蛉等天敌。

2.2.2 应用生物农药 在病虫高发季节,菊园绿色防控示范区大力推广应用生物活体或其代谢产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病虫害。锈病选用多抗霉素、农抗120等防治;枯萎病选用农抗120、中生菌素、多抗霉素等防治;霜霉病选用木霉菌、大蒜素等防治;白绢病选用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防治;病毒病选用宁南霉素、菇类蛋白多糖等防治;蚜虫选用苦参碱、鱼藤酮、藜芦碱、茼蒿素、除虫菊素等防治;斜纹夜蛾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多角体病毒、阿维菌素等防治。

2.3 物理防治

2.3.1 悬挂黄板 菊苗移栽大田成活且一次分枝长成后,在菊园悬挂黄板,600块/hm2,随着植株生长调节其高度,保持黄板下沿稍高于植株顶部叶片的部位, 30 d更换1次,根据虫量的情况使用2~3次。每5 d 1次,监测持续诱捕蚜虫、潜蝇、蓟马等害虫动态。

2.3.2 性信息素诱杀技术 在夜蛾类虫害发生初期,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害虫成虫。诱捕器的高度一般为70~80 cm。诱捕器重点设在目标田的外围,田中央设置密度稍稀。被捕获的死虫每隔5 d清理1次,诱芯每30 d更换1次。一般安装120~150个/hm2。性诱剂按东、西、南、北、中5点各取1点,5 d调查1次诱蛾量。

2.3.3 覆盖黑地膜除草 在菊苗大田移栽期(前或后1周内)杂草萌发前,采用黑色不透光地膜覆盖在菊园畦上防控菊园杂草,同时,可降低根系附近土壤的温度,起到护根防病的作用。另可减少雨水对根系的冲刷防止涝害,促进植株健壮生长。

2.4 化学防治

2.4.1 褐斑病 选用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100~160倍液,或铜铵合剂1 200~1 500倍液,每月喷施2~3次预防。铜铵合剂配制:1份硫酸铜与6.5份碳酸铵,研细、混拌均匀,密闭贮存24 h后,加水稀释使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将1 kg石灰溶解到50~80 kg水中,将1 kg硫酸铜溶解到50~80 kg水中,然后将两种水同时倒入一个桶中,边倒边搅拌,即成。发病初,可选用雷多米尔+碱式氯化铜(王铜)、噻菌灵、咪鲜胺、甲基托布津等喷雾防治。

2.4.2 霜霉病 春、秋两季,可用0.2%的小苏打液,或用高锰酸钾800~1 000倍液,于雨前和雨后分别喷雾1次预防,防效明显。发病初,可选用霜脲锰锌、雷多米尔、雷多米尔·锰锌、乙磷铝、安克·锰锌等,隔10 d左右喷雾1次,共喷2~3次。

2.4.3 锈病 在病叶率达3%时,用150~200倍波尔多液喷雾防治。另可选用三唑酮、氟硅唑、苯醚甲环唑等喷雾防治。

2.4.4 病毒病 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与植物双效助壮素(病毒K)等量混合8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控制病害蔓延,恢复生机。或用病毒A 600~800倍液,对全株进行喷雾,5~7 d喷1次,连喷3~4次。也可在防治蚜虫时,添加防治病毒病的生物农药。

2.4.5 白绢病 夏季高温雨季前,施96%硫酸铜结晶45 kg/hm2后再浇水。或发病初用800~1 200倍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药土,撒于病株基部防治。另可选用霜脲锰锌、雷多米尔、乙磷铝等防治。

2.4.6 枯萎病 ①施药土预防。用40%甲霜灵锰锌20 g+15%三唑酮10 g+50%辛硫磷15 g+401抗菌剂15~20 g,与100 kg细土拌匀。定植时,先在定植穴内放药土50~100 g,然后栽种。种好后,在每株基部再撒药土25~50 g。②高锰酸钾淋蔸。发病季节,用高锰酸钾800~1 000倍液浇蔸, 10 d浇1次,连续2~3次;发病初,用高锰酸钾500~600倍液灌根,每5~7 d灌1次,连灌3~4次。③另可选用敌磺钠、恶霉灵、噻菌灵、氯溴异氰尿酸防治。

2.4.7 蚜虫 可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噻嗪酮等防治。

2.4.8 斜纹夜蛾 可选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

参考文献

[1] 程立光.黄山贡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118-119.

[2] 程兰桂,凌志利.黄山贡菊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10):19.

[3] 林国柱.菊花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绿色科技,2011(1):51-53.

[4] 张荣梅.菊花的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J].绿化与生活,2010(12):37-38.

[5] 曹红霞.菊花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J].园林科技,2008(3):24-26,11.

[6] 王杰,胡惠露,张成林,等.菊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4):444-448.

责任编辑:郑丹丹

猜你喜欢
皖南化学防治绿色防控
张 勤
时间的礼物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到皖南
植物镰刀菌枯萎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黄山石潭现唯美壮观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