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门诊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2018-09-10 00:03李海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3期
关键词:收缩压氨氯地平原发性

李海宇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社区门诊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 014年1月到201 7年1 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 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坚持药物治疗8周。在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根据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变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在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 3.4%,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社区全科门诊采用苯磺酸氨氯低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字】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 2018) 03-043-02

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门诊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并且患者在被诊断后治疗时间较长、并发症较多,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严重后果,并且使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事件发生率增加,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临床上多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患者,但是在临床用药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本次研究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66.7岁,病程5-16年,平均病程10.3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在43-77岁之间,平均年龄66.5岁,病程4-47年,平均病程11.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平均年龄、平均病程、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社区均进行心理调试、适当运动、低盐饮食等系统治疗,并且停用之前应用的降压药物1个月后再进行本次治疗[2]。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每次口服80mg/d.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每次口服5mg,在早上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两组患者均坚持药物治疗8周。

1.3 临床观察

在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根据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变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3],显效为患者收缩压水平下降大于20mmHg,或患者血压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好转为患者收缩压水平下降幅度在l0-19mmHg,或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无效为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未改变,患者血压仍然异常增高。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0.05。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痛、头晕不良反应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头痛头晕不良反应2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致死原因,高血压临床控制目标为降低血压并将危险性降低,使高血压引发危险事件的系数降低,从而保证患者健康[4]。苯磺酸氨氯地平是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物,其可有效改善血管平滑肌上的钙通道,使血管的平滑肌得到舒张,从而降低外周动脉血管血压情况[5]。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2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坚持药物治疗8周。在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根据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变情况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對照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4%,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数据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社区全科门诊采用苯磺酸氨氯低频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俊智,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15-16.

【2】尹海平,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688-689.

【3】刘芳,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2016,8:211.

【4】胡艳红,罗义根,肖新明,等,依那普利、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并45例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5,33(6):604-605

【5】张建军,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4):61-62

猜你喜欢
收缩压氨氯地平原发性
AFP、CA19-9、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宏基因组测序辅助诊断原发性肺隐球菌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