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地域历史文化 弘扬高校国学教育

2018-09-10 11:41陈晓
高教学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国学苏轼

陈晓

摘 要:当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国学课程,文章以徐州的苏轼文化走进高校国学课堂为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环节,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大学生国学学习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其国学素养。

关键词:苏轼;国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2-0012-03

Abstract: Nowadays, more and m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fer courses in Chinese studies. The article takes Xuzhou's Su Shi culture into the university's national study classroom,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unique 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 carry out rich and colorful teaching practice links, and utilize advanced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Chinese culture, so as to truly improve their Sinology quality.

Keywords: Su Shi; Sinolog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苏轼文化是徐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州的苏轼文化与两汉文化、彭祖文化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相比,又有其独特的个性,为她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巨大的亲和力和强烈的精神感染力创造力条件。[1]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任徐州知州。他心系百姓,务实精干,深受百姓爱戴,曾带领徐州军民战胜了城外水深二丈八尺的特大洪水,保住了徐州城池,保住了徐州十万生灵。苏轼带给徐州人的恩德,是世世代代的徐州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苏轼既是一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员的典范,又是一个诚实正直、宽容大度、善于学习、勇于创新的做人的典范。在政绩彰著的同时,苏轼的文艺活动亦有极大的开展,创作和交流都呈活跃的态势。[2]苏轼在徐州期间的文学创作颇丰,写下了大量的诗词文赋,其中名篇佳作数量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陶冶情操的绝好教材。苏轼留给我们的“东坡精神”,其内容和新时代的“徐州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非常相近。因此徐新民、陆明德先生在《苏轼文化在徐州》一文中说:“苏轼文化是徐州历史文化中最具文化力、生命力、感染力、感召力、渗透力的精神文化、铸魂文化、活文化。它既取材于史实,又以苏轼文学作品为载体,人文内涵更丰富、更多彩,它对后人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品格的影响和形成则更强大、更深入、更久远,它对徐州的人文软实力建设起着更积极、更有效的推助作用。”[3]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最具有持久性,有活力、生命力、影响力的文化资源,而且也让学生感到更为亲切、熟悉、形象、直观。所以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期望挖掘徐州的苏轼文化资源,并引入到国学校本课程中,发现和挖掘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兴趣,探索地域文化在国学课程中的文化特征,摸索适合国学校本课程中地域文化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

一、从国学角度挖掘徐州的苏轼文化内涵

第一,苏轼是宋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学习苏轼的文学作品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水平。苏轼徐州任内的近两年时间里,表现出旺盛的文学创作热情,并给后人留下了丰硕的文学艺术精品,他在诗、词、文的创作上获得全面丰收,共创作诗、词、散文、书信等作品365篇。徐州时期是苏轼文学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徐州,苏轼的思想和心态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学创作随之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他的诗作题材进一步拓展,如记述抗洪的诗歌,在苏轼徐州乃至整个诗歌创作中都十分引人注目。徐州时期,其词作数量虽不多,但涉及记事、惜春、送别、怀古、述怀、田园农事等方面,题材较为广泛,表现出诸事万物凡可入词的特点。其《浣溪沙 徐门石潭谢雨五首》五首更是清新自然,一开婉约词之新风。在两宋词史上,苏轼这组《浣溪沙》词影响非常之大。在散文创作上,苏轼在徐州创作了多篇传世名作,如《放鹤亭记》、《日喻》、《宝绘堂记》、《游桓山记》等。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阅读这些作品,感受古代美文的魅力。

第二,苏轼也是著名的思想家,通过对苏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能够启人心智、发人深省,教会大学生如何正确把握人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首先苏轼在徐州首次提出了“寄寓”思想。北宋熙宁十年(1077)苏轼在徐州的诗作《过云龙山人张天骥》中首次使用了“吾生如寄耳”的句子。蘇轼的“如寄”思想,就是将真正的人性体现于人所能做的各种事情中,不本着私欲来做事。那也就是人和各种事物之间,不是功利的关系,而是审美的关系,合道合理,自由快乐,毫无扭曲牵强的状态。所以,“如寄”思想的深层含义,乃是审美的人生态度。

其次,苏轼在《日喻》中提出了“君子学以致其道”的光辉主张,致道的过程就是通过学习、认识现实生活内在规律的过程。在这里,苏轼明确把“道”归结为事物的内在规律,认为“道”只能是来自生活的实践和学习的实践。

再次,苏轼在《宝绘堂记》中提出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的思想。表达了君子要有所节制的思想。过度的留意于物会玩物丧志,沉醉于物欲当中无法自拔。

最后,苏轼作为著名的政治家,是徐州历史上最好的州官。北宋熙宁十年(1077)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在徐州生活了1年零11个月。苏轼时值40岁刚出头,年富力强,风华正茂。苏轼徐州任内的近两年时间里,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尽显亲民爱民之心,以实现报国安民之愿。学习苏轼的为官施政的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人格,真正实现对人格文化的高度自觉。

二、课程的整体设计

苏轼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苏轼的一些诗词赋,如何结合徐州地域的苏轼文化,切实提高大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以及“以史为鉴”的反思能力,成为本门课程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人拟从三方面去设计课程:

首先,考虑到苏轼文学作品数量之多,可以采取“精选”的方式,挑选有代表性的佳作来进行讲解。在这当中主要致力于三方面的讲述:一是苏轼在徐州期间的生存环境及心路历程的研究。苏轼任徐州知府期间,带领全城百姓筑堤护城、抗击洪水,勘明徐州附近的石炭产地,组织人员开采,解决了徐州人民的御寒问题。他深谋远虑,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徐州上皇帝书》尽显了战略家的风采和思想家的洞悉力。徐州任上的苏轼,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他干练、果敢、乐观、亲民,是深受百姓爱戴的实干家。苏轼徐州任上的辛苦作为,也必然影响他的思想演变和文学创作,从以儒为主发展到儒道兼善,创作心态上的平和寧静,这一切也相应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的多元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面目。

二是苏轼在徐州期间的诗词创作研究。苏轼在徐州期间的诗词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词。这里不得不提到他在徐州所创作的组词《浣溪沙》五首。元丰元年(1079)夏,苏轼曾往城东的石潭谢雨,途中巡视农村,作了这《浣溪沙》五首。描述了一路所见的田园风光和民俗,别开生面地抒发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关心。这五首词语言质朴清新,笔触轻妙细腻,生动活泼地描写了词人在农村的所闻所感。词作绘制了一副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田园风光,令人耳目一新。田园农事本为诗中的常见题材,入词在当时还极为少见,苏轼信手拈来,轻巧自如,体现出他对生活素材的采撷能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力,也为宋词题材的拓展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同时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个主要内容。记述徐州抗洪的诗歌,在苏轼徐州乃至整个诗作中都十分引人注目。苏轼以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记述了徐州当时抗洪的情景,这也成为苏诗中很特殊的题材。它既反映了苏轼勤政爱民的思想和实干精神,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如《答吕梁仲屯田》是其代表作。《石炭》、《石炭并引》此类诗歌是记述煤的开采、用途等最早的作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三是苏轼在徐州期间的散文创作研究。在散文创作上,苏轼在徐州创作了多篇传世名作,如《放鹤亭记》、《日喻》、《宝绘堂记》、《游桓山记》等,就苏轼徐州时期散文创作的整体成就而言,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道”关系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如《日喻》一文蕴涵着苏轼对“文”与“道”的整体思索,成为苏轼阐述自己文道观的标志性作品。二是通过创作进一步实践自由表达的文学主张。如《放鹤亭记》,纵横开合,变幻多姿,赋兼比兴,随物赋形,苏文汪洋恣肆的文风在《放鹤亭记》中得到充分展现。苏轼在徐州创作的散文融抒情、议论、说理为一炉,初显此后黄州《前赤壁赋》的风貌。

学习过程中,通过精心挑选的苏轼名篇,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领略苏轼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从文学、历史和人生的角度去解读苏轼,引导大学生去研究苏轼、弘扬苏轼文化,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内涵。

其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用主题模块化来进行安排。将课程内容分为“政治家苏轼”、“文学家苏轼”、“思想家苏轼”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下面精选苏轼的代表作来进行精读讲解。课程在整体的安排上,充分考虑到了苏轼在徐州期间的从政为官、文学创作、思想境界多方面的成就与突破。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苏轼的作品,创设各种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如在“政治家苏轼”模块下,进行苏轼《徐州莲华漏铭》的导读,让学生思考苏轼在文中提出如何获得人民的拥护的见解,什么是“不过其量”、“不失其平”。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再比如在“文学家苏轼”模块中,让学生精读《日喻》一文,让学生谈谈对“道可致不可求”和“君子学以致其道”的理解,并进而让学生讨论如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而在“思想家苏轼”的模块中,品读《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一词,词中所写的“古今如梦”实际也包含了“人生如梦”的意思。如学生讨论“人生如梦”到底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是否是人们常理解的消极的人生观,如何才能珍惜人生,不虚度人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苏轼虽然距离我们已经有近千年了,但是在今天的国学课堂上,我们一定要注意将古今结合,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就很容易在大学生心中引起共鸣。

再次,我们还需要建构课堂与课外、借助网络平台及现代信息手段相互配合的教学模式,从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因为课程是在徐州地域文化的背景下来讲解苏轼,所以要充分和地域特征、历史遗存、景观景物相结合,不能单纯的把学生局限于课堂、古籍、课本中,而要走出去实地考查,深入探寻苏轼在徐州的足迹和心态。苏轼在徐州留下的遗迹达五十多处,课后老师可引领学生亲自去参观寻访,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同时课堂上以教师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课外可以辅以电影、电视剧、纪录片中和苏轼相关视频进行欣赏,如2012年电视连续剧《苏东坡》、2017年央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苏东坡》、2018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首部原创话剧《苏东坡》等,让学生能更直观、清晰、深入的全面去了解苏轼的一生;课堂上以苏轼在徐州期间的名篇讲授为主,课外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一些和苏轼相关的学术信息、学术论文等,从而起到由点及面全面了解苏轼文学创作的目的。同时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以下问题:一是区别于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对于古文作品字词意思、句法语法的讲解,苏轼的魅力,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以我们应侧重于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去诠释苏轼。二要强调地域特色,文化特色,不能简单将其等同于古代文学课程中苏轼的讲法,要始终把苏轼放在徐州这样一个大环境、大背景中去。

三、課程实施与评价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和主题研讨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苏轼在徐州期间的施政活动、生存状态、心路历程、文学创作、交游书信等内容为主线,贯穿以苏轼的文学作品为辅证,重点鉴赏一些名篇名作。对于史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线索清晰、条理分明、重点突出;对于作家作品,除了选取有代表性的篇章进行评讲,同时布置一些课外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对作家作品的鉴赏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但力求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合理化。特别是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可进行一系列的尝试,如提问法、讨论法、谈话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应大大增加多媒体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比重,用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直观的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组织学生到附近的苏轼遗址进行教学参观和考查等。这样,就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更为具体、形象的把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对徐州期间的苏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可以了解到徐州宋代时期的社会背景及风土人情,最重要的是期望大学生能够提高文化涵养、鉴古知今、完善人性、达到更高层次的人生状态。

本课程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模式,要兼顾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采用课堂讨论表现、读书笔记、课程论文、游历寻访时拍摄的照片、视频及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从过去的重知识传授转变为现在的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比方说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鼓励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名单显示,江苏是全国高校数量最集中、最多的省份,共167所。而徐州在省内是除南京、苏州之外,高校数量最多的地方,达14所。徐州历史文化发达,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传统文化要生生不息,关键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徐州传统优秀文化是否能连绵不断的与时俱进,就需要我们“创新文化”的构建、弘扬和实践。徐州拥有雄厚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领先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拥有比较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和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民,而今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梳理徐州文脉,打造东坡文化正在成为复苏这座城市的千年文化意象。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发掘苏轼文化资源的功能与作用,提升对苏轼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人文价值的认识,笔者建议从高校的国学教育课堂入手,使大学生在鉴赏诗词歌赋的同时,能够了解徐州的山水形胜和东坡遗迹,激发思乡爱国之忱,深入启发智慧、砥砺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所以苏轼文化所支撑起来的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徐州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的最宝贵的发展动力,这也是我们把苏轼文化引入高校国学课程的最根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谭敦荣.苏轼与徐州[M].北京:中国文化出版社,2015.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徐新民.苏轼文化在徐州[J].徐州党建,2016(9).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国学苏轼
“垂”改成“掉”,好不好?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