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掠影

2018-09-10 20:59
中国军转民 2018年12期
关键词:绵阳军民融合

2018年,在党中央、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军民融合工作以法制建设为牵引推动向深度发展,取得了新的可喜成就。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建设的意见》。

会议强调,完善法律制度,推进军民融合领域立法,尽快实现重点领域立法全覆盖;及时修改、废止不适应实践需要的法规文件等。

现阶段,涉及军民融合的现行相关法律法规高度零散、立法层级较低,内容之间缺乏衔接协调,有相当数量还是制定于改革开放之初。尤其是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绝大多数出自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近年来,伴随着军民融合相关改革措施的不断出台, 党政军机关、部门职责权发生重大变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现行法律法规已严重阻碍当前军民融合的发展,其立改废工作任务繁重、难度较大、迫在眉睫。

早在2017年6月,习主席就已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的具体要求。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法规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

军地网专家认为这一系列的立法、修法、废法工作要求、通知等,是优化军民融合发展制度环境,力求拆壁垒、破坚冰、去门槛的一个重要举措。

会议还强调,要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降低准入门槛,降低制度性成本,释放社会生产力。

在這方面,政府、军方等的一系列举措已取得显著成效。比如,在民参军准入门槛方面,我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修订后,比原来目录缩减62%,准入门槛大幅降低。在已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主要企业中,民口企业已占2/3以上。军地网专家认为,“民参军”企业由过去只承担一般配套产品,正在向承担系统级总体任务迈进。

——成立高端军工智库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11月13日,由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整合而成的国防科技工业高端智囊团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主任由工信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兼任。

据介绍,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是在国防科工局党组领导下,军地有关部门共同组建的“面向国家战略、支撑重大决策、引导创新方向、打造军工智库”的国防科技工业高端智囊团,由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整合而成,旨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履行强国强军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健全完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研究、政策研究、重大工程咨询专家工作机制,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提供专家咨询建议。

——山西省法学会军民融合法治研究会成立。11月24日,山西省法学会军民融合法治研究会成立大会暨2018年年会,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军工企业、法律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及各方代表参加了本次成立大会。

山西省法学会军民融合法治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军民融合法方面的省级研究会,山西省法学会军民融合法治研究会成立大会的举办,标志着山西省军民融合工作走上法治运行的新平台。

——清华大学举办军民融合高端人才培训班。9月举办的清华大学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从一开始就引发各方关注。该班计划用一年多时间,区分10个模块进行课程培训,通过讲座授课、讨论交流、启发引导、参观见学以及专题研讨等形式,为“民参军”企业校正方向,以项目对接为抓手帮助企业找准发展路径,努力为企业提供“民参军”过程中“越门槛、接资源、找资金”的解决方案。置身军民融合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蓦然发觉,名师讲国家战略,如春风化雨;一线大咖说实战经验,似润物无声。

课前不同形式的摸底调查,让专题班发起和策划人之一、同时又是主讲教师的西安信安保密技术研究所所长石梁坚信:军民融合领域的传道授业解惑,必须弄准弄清“惑”在何处、来自哪里,才能对症下药,让专题培训“专”起来、管用起来。

曾经望穿秋水,期盼清华开课。而今置身名校,收获颇多。说起困惑,学员们个个倒出一肚子“苦水”:保密资质不好办、流程太复杂、信息不对称……融合路上的“钉子”有硬有软,几乎每一个想凭自身实力投身军民融合的企业家都能说出一堆例子。一家高科技企业完成了技术的研发,并与军方签订了采购合同。然而,生产过程亟需千万级资金支撑,结果却是贷款无门。合同签了,本是高兴的事儿,类似的后续难题却令人忧心忡忡。

培训班上,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顾建一应邀开讲:《民企进入国防领域的路径分析》,使学员们听后豁然开朗有着不同凡响:一个“开”字好辛苦,就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个“开”字真幸福,守得云开见月明,捕捉到军民融合的若干特点规律。如果说民企投身军民融合某种程度上就是“寻光者”,那么培训就是要打开窗子,尽快让“光”透进来。

“军转民”“民参军”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和主战场,是参与生产国防工业的配套产品的形象说法,有能力的民企甚至可以直接成为武器装备设备的采购供应商。关键技术的协同创新,同样有民企一席之地。但这还不是军民融合的全部内涵,社会化保障等传统领域的广阔天地照样大有可为。

培训尚未结束,学员们就已经强烈感到,思路一打开,看到的就不只是装备领域,民企还可以成为军用物资、工程和服务的供应商,可以充当国民经济动员力量。

——高交会成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风向标。从2016年第18届高交会开始,近三届高交会常设军民融合展区,来自全国十几个省份和地区的涉军企业先后展示民参军、军转民的科技成果和科技产品。今年,第20届高交会的军民融合展位于深圳市会展中心9号馆,展出产品涉及网络安全、智能穿戴、复合新材料、安防产品、卫星通信、无人机、三防产品、军民两用等领域。

高交会给军民融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但同时军民融合又给高交会注入了新鲜血液,最后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高交会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广泛认同的信息发布、产品展示平台,军队的研发部门、装备部门、军校等可以在高交会上发现“预研产品”,渴望参军的民营企业可以在高交会上对接“预研项目”、签订研发协议,更早拿到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今年第二次参展高交会的成都国星通信有限公司,其研发和展出的便携式北斗通航终端,入选第20届高交会优秀创新产品展示区产品名单。便携式北斗通航终端是一款机载监视型设备,在北斗模块基础上增加了4G模块、蓝牙通信功能,使终端可通过北斗短报文或4G/3G/2G移动公网进行位置信息、遇险警告灯信息的上报。

从智能穿戴到安防产品,从大型多翼无人机到卫星通信设备,从元器配件到复合新材料……第20届高交会军民融合展区,一件件产品体现着近年来民参军、军转民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凸显高交会已成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风向标。

——高层领导诠释军民融合留下深刻印象:国企和民企在军民融合领域实现新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指出,自2016年3月以来,10家军工央企已在证券市场累计融资718亿元,在产权市场引入社会资本485亿元,国企和民企在军民融合领域实现新发展。

肖亚庆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要统筹各方资源,切实提升保军强军能力;要加强联合攻关,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要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要不断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障碍。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

当前,民参军热情日益高涨。据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徐乐江介绍,我国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科研生产的领域已涵盖了先进材料与制造,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13个主要行业、40多个技术领域。

徐乐江认为,加强国企民企合作,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战略需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突破企业自身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央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金壮龙指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要深刻领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发挥各自优势,对接军事需求,突出自主可控,投身改革实践,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推进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迈进,奋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新局面。

——完成军民融合发展总体情况第三方评估。11月15日,在中央军民融合办举办军民融合发展总体情况第三方评估成果报告上,軍事科学院介绍了军民融合发展第三方评估综合报告,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介绍了军民融合发展重要领域、重大项目第三方评估报告,参与评估的军地有关专家和代表畅谈工作体会、交流认识收获、发表意见建议。通过这次评估,全面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民融合发展重要论述的创新实践成果,整体反映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以来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工作成效,系统梳理了现阶段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有效探索了依托军地专业评估机构联合开展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模式,为启动展开军民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论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军民融合产品成珠海航展亮点。11月上旬,在第十二届珠海航展上,歼20、运20、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等重磅机型亮相并带来飞行特技表演。首次装备矢量发动机的歼10-B,在现场表演中进行了三组主要动作,包括“眼镜蛇机动”“榔头机动”和“无半径机动”。军事专家傅前哨认为,歼10-B的精彩表演,说明我们国家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掌握推力矢量技术的国家。

航展会上,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770家展商参展,种类繁多的多用途无人机、无人设备无疑是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军用、民用、农用、海防,各类用途的无人设备在珠海航展百花齐放,占据了半壁江山。记者在现场看到,其中一款体型巨大、近似三角外形、机翼与机身融为一体的无人机首次亮相。这就是彩虹无人机系列家族的最新产品——彩虹-7全尺寸样机。据彩虹-7技术负责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技术负责人王永志介绍,这样的外形设计具有特殊的优势性能,在专业上称为无尾飞翼构型,它没有常规飞机的平尾垂尾,这种设计主要是考虑隐身,又兼顾气动。彩虹-7是一款高空亚音速长航时的无人机,用于战略级别的信息保障和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打击,它可以对敌持续展开侦察、防空、压制、警戒、探测、引导和直接对高价值目标进行打击。

——争当国家创新排头兵 绵阳推出军民融合三年行动方案。从上世纪80年代长虹、九洲开始尝试“军转民”以来,绵阳军民融合的探索已走过了30多年。2000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设绵阳科技城的重大决策。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新机遇下,绵阳军民融合怎样“更上一层楼”?如何继续为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贡献力量?

11月21日,绵阳市军民融合发展再添新的“大动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绵阳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通过。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了新的“路线图”“任务书” 。《行动方案》,提出“争当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深入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军地一体化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军民融合生态优化“五大行动”,吹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的“进军号”。

在执行方面,绵阳决心举全市之力破题,进一步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将建立“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明确“一院所(高校)、一市级领导、一牵头单位、一工作专班、一实施方案”的工作推进机制,旨在加强对接服务,做到需求信息及时掌握、工作举措及时反馈、议定事项及时推进。

对标军民融合发展国家使命再出发。从2000年绵阳科技城设立起,绵阳就肩负着探索军民融合路径的国家使命。经过18年的建设,绵阳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军民融合已成为当地鲜明的“底色”。尤其是承担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任务的3年多来,去年在全国推广的13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首批经验中,绵阳占2条,数量居全国前列;今年四川省推廣的21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经验中,绵阳贡献7条,另有5条涉及绵阳,其中军民融合领域的经验均由绵阳贡献。

站在新的起点,要继续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绵阳既要对标中央、省委相关文件要求,做到“方向准”,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军民融合发展实际,“接地气”。

着眼向前看,《行动方案》干货满满,且“绵阳味”十足。在前期调研和征集意见中,绵阳在纵向上理性梳理成绩的同时,更盯住如何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军地一体化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军民融合生态优化五大主攻方向实现突破。

随着意见、建议的汇聚,军民融合发展的一个个“症结”也逐渐清晰。当工作思路已经厘清,主攻方向已经明确,对应军民融合这场“时代大考”,绵阳给出了今后三年的“答题思路”——聚焦五大主攻方向,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军地一体化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军民融合生态优化“五大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排头兵取得明显成效。

为此,《行动方案》既是绵阳未来三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施工图”,也是“责任状”,不仅点明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同时也确定了工作目标、责任和解决办法。

如何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综合效益最大化?绵阳将通过实施军地一体化建设行动,重点做好保障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推动军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统筹军工单位社会服务保障等方面工作,让军地一体化建设更加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行动方案》不仅明确了五大任务清单,每张清单确定了牵头领导、牵头市级部门和参与的市级部门;同时定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绵阳将举全市之力完成16个方面、136项主要任务。

为将“五大行动”做实,绵阳还将健全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关事项,设立“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军地一体化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培育”“军民融合生态优化”5个专项小组,重点建立常态化协调对接、重大事项会商、“五个一”工作推进等军民融合需求对接机制。

为探路破解军民融合中的难题——体制机制障碍,绵阳将建立常态化协调对接机制,构建常态化对接平台,为院(军、校)地信息沟通交流畅通渠道。通过建立“需求清单”,定期收集,滚动更新,确保需求信息高效传递、有效衔接,从而有效保障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军民融合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

——首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沧州举行。11月12日,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中东欧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今天在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举行。

论坛以“新时代、新格局、新机遇”为主题,来自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的50余家中小企业和近200家国内中小企业参加论坛,就通用航空、高端制造、商贸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交流。论坛现场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包括中东欧十六国商务中心、斯洛伐克VRM飞行模拟培训中心、海捷教学设备国际合作第二工厂等1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88亿元的16个项目签约落户。在中东欧国家驻华使节和官员、中东欧十六国投资促进局代表、国内外商会协会代表等300余位中外嘉宾的见证下,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中东欧国家联合商会、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斯洛伐克河北之友、捷克丝绸之路商会共同发布《中国—中东欧合作发展倡议书》。

猜你喜欢
绵阳军民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破次元
融椅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医学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