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纪录片创作研究

2018-09-10 00:42于海悦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丝路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纪录片群体受众

于海悦(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微纪录片是指时长5至25分钟,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表现真人真事,且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引发人们对现实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在当今微博、微信引领的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接收逐渐取代了长时间接受,人们很难对一个节目或者一段视频保持长久的关注,尤其是以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手机党”,注意力的稳定性明显降低,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一种神游状态。注意力做为一种宝贵资源,常常被接受者自己忽视。研究媒体文化的尼尔·波兹曼曾在《娱乐至死》中写道,新媒介的发展,信息爆炸大大增加了人们“分心”的机会,所以人们能专注的时间在缩短。

针对这一现象,电影电视都做出了迅速反应,微电影和电视短剧开始盛行,纪录片当然也不甘落后。

以央视制作的《故宫100》为例,它运用新的方案:微纪录,每集只有6分钟,共100集。总导演徐欢接受采访时表示:“6分钟的长度其实是为年轻人所做的设计,同时也是整个团队对纪录片在微时代的全新认识”导演金明哲表示:“这次还选择故宫为拍摄对象,其实是想把故宫拍得更个人一些,以个人视角解读故宫,更适合当代人的接收方式。”

有人这样定义纪录片:“是以影像媒介的纪实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实现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文体形式。”[1]

与传统纪录片创作相比,微纪录片的创作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创作条件

随着手机4K摄像时代的到来,各个手机品牌纷纷推出带有高性能后置摄像头的手机,这使得大众群体能够凭借简单的设备,制作出有精美画面的日常生活作品。

其次是形形色色的视频剪辑软件,相比传统的非线性剪辑软件,例如Edius、Premiere、Final Cut等等,这些软件的操作,随着升级换代而变得更加简洁高效,专业编辑人员可以用其进行多种视频创作与处理,非专业人员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视频剪辑渲染,在短时间内可以掌握这些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制作出较满意的作品。

手机剪辑软件的兴起也成为微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以从微博兴起的“秒拍”为例,它是一个集拍摄、观看、剪辑分享于一体的超强短视频工具,它提出“十秒拍大片”,并推出了很多炫酷的MV主题以及多样化的视频滤镜和明快清新的配乐。使用者可以用最快捷简便的方式对自己所拍摄的画面进行处理,并且利用它强大的分享功能,上传到自己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或者其他多种分享平台。诸如此类手机软件的带来的极大便利,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微纪录片的创作中来。

二、创作群体

微纪录片创作的草根群体正在崛起。与传统纪录片大多是专业制作团队相比,微纪录片的创作群体显得更加随意,可以是任何拥有拍摄设备并且愿意用它们捕捉生活画面的人。不论是使用手机、单反还是DV或者摄像机,只要拥有其中任意一种,都能够达到记录目的。这就为草根群体拍摄微纪录片创造了条件。相比专业群体草根群体的拍摄视角往往更接“地气”,能更大程度上引起相似群体的共鸣,他们能开创观察日常生活的新视角,并赋予微纪录片更多新的可能。但随之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因为设备和技术上的不足带来的制作粗糙,以及专业素养和社会思考不足带来的情趣品味不高等。

大学生群体是新的希望。除去草根群体和专业团队制作,介于两者之间的大学生是微纪录片创作最有潜力的群体。这一群体占据着大量知识教育资源,相对于平民草根的随手拍随心拍,他们可能更多的融入自己对事物的思考;相比专业的团队制作,他们的思想又显得更加活跃,他们更能以新的视角发现事物的面目,并将其与自身的实践联系起来。较为宽松的生长环境,让他们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这些个性的表达往往使他们拍摄的影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有专业素质群体的仍是决定力量。尽管越来越广泛的群体开始参与微纪录片的创作,但其中的决定力量仍然是从事影视行业的专业人员。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基于对影视行业的经验和更加开阔的视野,专业人员更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制作出充满时代精神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微纪录片。同时专业人员制作技术的先进,对表达方式的精准把握,使得他们能够更快更好地生产出高质量的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只要善于观察,勤于记录,细微的生活点滴也可以组成意想不到的精彩篇章。微纪录片可以作为一种札记或者随笔,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生活中的“小而美”,它也许会逐步成为我们感知生活的新方式。

三、创作探索

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和普通纪录片的大致相同,总体包括:前期的题材选择和调研、组建拍摄团队、准备合适的器材、预算和筹集资金、中期拍摄、后期剪辑并合成。因为普通纪录片的拍摄周期一般较长,而微纪录片往往时常短,所表现的某个题材的内容有限,因此整个制作的过程的每一步都有所简化。有时候拍摄者只是无意间遇到了一个突发新闻事件,可能来不及做进一步思考安排,就掏出手机进行拍摄。但微纪录片并非仅仅是记录下来这么简单。

著名的“纪录片教父”格里尔逊曾经提出“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他认为纪录片不仅仅应该是反应社会现实的镜子,更应该是改造社会的一把锤子。他要求人们重视纪录片的社会价值。相比普通纪录片,微纪录片能够更加迅速地反应社会生活,它与时事的快速紧密结合是一般纪录片难以做到的。因此它常常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微纪录片的“微”即“小”的意思,但小并非全部。微纪录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也因为它的短小精悍,可以对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及时地做出反应。小是指它的篇幅小,入手点小,但它可能产生大于传统纪录片的影响。例如新华社2016年推出的微纪录片栏目——《国家相册》,它收藏了1892年以来的一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并围绕“人、情、世”,用镜头靠近那些老照片,用深刻的历史的眼光反映鲜活的时代的气息,用充满感情的凝视来解被浓缩的人生和和被折叠的时代。

《国家相册》每期的片名都只有5个字,直白淳朴,但能让我们感到一种举重若轻的磅礴大气。

首先,小是指切入点小,篇幅小,但它与传统纪录片一样,力求做到小中见大。格里尔逊曾经要求我们把目光放在家门口,注意观察自己身边正在发生着的一切。要求具有专业影视素养的创作,走精致化路线,力求在短小的篇幅里呈现更美好的画面,让受众感受其中的精微奥妙。微纪录片《国家相册》在宏大的主题的叙述里,从微小的细节里寻觅人物或事件中的一个个“亮点”通过细节来展现中华文化的精微。例如第七十集《泥与火之歌》通过杜重远这一人物拯救景德镇瓷器推动瓷业工业化这件事,来展现在动荡时期中国瓷器业的兴衰变化。

其次,微时代要做到小而美。艺术元素与现实的结合。展现生活中最平凡动人的小故事。微纪录片的题材随处都有,可以是从报纸杂志上读到的新闻,可以是微博微信上无意留意到的一则消息,也可以是自身的经历,或者生活中耳闻目染的见闻,关键要有发现美,发现生活的眼睛。例如纪录片《寻找手艺》,就是由三个外行人,边走边拍摄记录而制作的纪录片。它讲述了199个手艺人平凡的故事,也许每一个都不够细致、深入,但是却充满了生活的朴实无华的美感,没有摆拍的痕迹,只有有温度的生活故事,和并不专业的第二人称的叙述旁白。它给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很高的参考价值。

最后,注意探索新方式。微纪录片力求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因此一些吸引眼球的技术的使用必不可少。例如《国家相册》中三维技术的使用,让作为资料的照片有了空间感,人物变得鲜活,且更具真实感。同时全方位幻影成像技术也使影片在讲述历史的同时,显得科技感十足,很能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的注意力。新鲜技术的使用使得微纪录片有电影大片的美感,也给观众更好的视觉体验。在主动满足受众需求时,要为受众提供最精致的内容,要善于细化受众市场,把握受众的个体行为,根据性别、职业、年龄段和特定人群等特点对受众进行细分。[2]微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有受众意识,注重挖掘受众的观影感受,并以其为出发点,不断探索微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以求精益求精,在短小的篇幅内为受众提供最精致的内容。

四、创作意义

英国纪录片教父格里尔逊发起的纪录片运动,让纪录片的创作有了社会学意义。纪录片在向人们提供信息讲述故事的同时,更兼具教育意义。它对人们尤其是正在建立自身观念的青少年有很大的影响。生活在虚拟世界的他们,必须通过接触真实的外部世界,来认识自身。

纪录片就像是相册一样的存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它的相册,像《舌尖上的中国》一个时代要有它的相册像《大国崛起》,我们每个普通人也要有相册像《俺爹俺娘》,这些影像记录我们平凡但是对于个人或者某个群体来说独特的时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强调,互联网时代需要化整为零的思维,并且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习惯与碎片为伍。因为谁能够与碎片化共存,谁就有更多新的希望。[3]

日本导演小川绅介曾经说“纪录片是拍摄者和被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焦波也曾说“纪录片创作就意味着你们必须要陪伴另一个生命度过一段生命的时光。”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也是重新发现认识世界,用新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这也是纪录片创作的另一重大意义。

注释:

[1]吕新雨.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N].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

[2]张允,卜鹏.论电视传媒生态变革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电视,2017-05.

[3]微纪录片:全媒体催生的新形态[EB/OL].2015-1- 29.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5-01/29/c_133955582.htm.

[1]吕新雨.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N].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

[2]庞贵祥.全媒体时代下微纪录片创作传播研究[D]. 曲阜师范大学, 2016.

[3]崔馨月.新媒体环境下微纪录片的特性探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4]温细鎚.草根的力量——多元文化视阈中的中国独立纪录片[D]. 北京师范大学, 2005.

[5微纪录片:全媒体催生的新形态[EB/OL].2015-1- 29.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5-01/29/c_133955582.htm.

[6]张允,卜鹏.论电视传媒生态变革中的“工匠精神”培育[J].中国电视,2017-05.

猜你喜欢
纪录片群体受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