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医现象的心理学反思

2018-09-10 11:12吴锐杜清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

吴锐 杜清

【摘要】巫医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其与鬼神观念或迷信密切联系,但其治疗效用不仅与鬼神观念或迷信有关,其治疗模式应为“神药两解”,而其“神”部分的其实等同于现代心理治疗。巫医通过认知调整等方法改变患者身心状态。笔者试从心理治疗角度分析巫医现象,以供参考。

【关键词】巫医;心理治疗;迷信

巫医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内,但其概念仍没有统一。《现代汉语词典》将”巫医”定义为:一是专门从事于用咒语、符咒、占卜、草药和魔法以治病、驱邪的人;二是懂得医术的巫师。巫医概念之所难以界定,主要原因是其介于巫者与医生之间,因而涉及到巫医与萨满、术士、医生等的比较,对其定义分为巫者、医者或兼而有之[1]。本文研究巫医治疗过程的心理学因素,故对巫医的职业身份不做深究。《公羊传》隐公四年,在“于钟巫之祭焉,就隐公也”下的记载,何休疏云:巫者,事鬼神,祷解以治病请福者也[2]。因此,本文将巫医定义为利用占卜诊断、向鬼神祈祷、祭祀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

由于巫医的封建迷信色彩,其在国内学术界饱受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医学与巫术是水火不相容的,是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玉时阶将巫医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探讨[3],潘志丽等更是对巫医的实际价值进行全盘否定[4]。另一种观点则主张,巫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有其科学价值及含义。张素玲提出尽管医史学界对古代的巫术普遍地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但从巫医采用最多的祝由术来看,却有心理疗法、体育疗法、气功疗法的科学内涵,并逐渐发展为医学的辅佐[5]。吴小勇等认为苗族巫医文化的特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隐喻的途径得以表现[6]。从当前巫医研究现状来看,研究成果多存在于对巫医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对这部分的研究而言,心理治疗的部分只是涉及,并没有全面的展开,资料也不够充足,一般都只是普及性质的。也有大部分存在于巫医治疗的机制的研究中,这类研究虽然赞同巫医治疗的心理功效,但从其内容可见,该类研究认为巫医是作为中医治疗的辅助手段存在的,是具有欺骗性质的心理暗示。专门立足心理治疗领域针对巫医现象的研究,目前仍然比较稀少。故笔者从心理治疗角度出发,旨在研究巫医现象的心理治疗内涵及其效用。

1 巫医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7]。正是由于人们对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在观念上有所意识,在体验上有所感受,所以产生了鬼神的观念。

人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伤病。在对疾病缺少科学认知、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祈求神灵保佑来治疗疾病,也会将未知的疾病归因于鬼神,这为巫医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巫医对某些疾病灵验的治愈,使得巫医现象得以延续。基于民众持有鬼神观念的社会背景,加之患者及家属治愈后的宣传,构成了巫医现象的社会基础,巫医成为受到大众认可的一种医疗手段。

2 巫医的社会心理效应

传统研究中将巫医治疗效果归因于心理暗示。而如《五十二病方》中少儿科有4个巫术方数[8],用于治疗婴儿的各种疾病,婴儿尚未产生自主意识,故难以使用心理暗示及其他心理治疗原理解释该病方的合理性。除去直接心理治疗的功效,巫医治疗有其特殊社会心理学原因。鬼神观念广泛存在于人群中,巫医治疗不仅可以通过潜意识改变患者的情绪和心境,同时也影响着民众对患者的态度。巫医盛行的时代物资缺乏,资源的分配相对严格,患者如果被认为不治,物资匮乏会间接导致其死亡。类比现代心理学的霍桑效应,患者在接受巫医治疗后,信奉鬼神的民众相信患者会被治愈,而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照顾患者,促进其康复。根据马可波罗所记载的巫医信仰及其治疗仪式[9],巫医治疗往往有重大的仪式,这些仪式并不是对鬼神的尊重,而是为增加患者及周围民众的信心,从而起到霍桑效应的效果。

3 巫医的心理治疗效應

民众的态度对患者疾病的治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但患者自身状态的改变才会是疾病治愈的根本原因。

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神经系统可将心理因素转换为可以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特别是脑和行为会影响免疫系统,又受到免疫系统的影响[10]。疾病对患者造成巨大压力,从而影响自身免疫系统,导致更难恢复及更易致病,消极的心理状态也会引起一些心身疾病。以《管子》中的故事为例:齐桓公出游至水泽,见到一人身穿紫衣,大如车毅,长如车辕,拱手而立,回家后就生病,几个月不能出门。有一位叫皇士的人对桓公说:“怪物怎么能伤害您呢?这是您自己造成的伤害。您所见的怪物乃是泽神委蛇,只有霸主才能够见到它。”桓公听说后欣然而笑,当天病就好了。由此可见,在古代社会,医疗技术不发达,民众对病因不了解,而民众对不能理解的事由往往都归因于鬼神。在此背景下,心病的治疗需以鬼神方式进行,以患者的视角出发来缓解其负面心理情绪,从而达到治愈的效果。

而从巫医的治疗手段来看,当中包含了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如清代著名医学家吴鞠通提到“按祝由二字,出自《素问》。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吾谓凡治内伤者,必先祝由详告,以病之所由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惰,婉言以开导之,安言以振惊之,危言以惊惧之,必使心悦诚服,而后可奏效如神。”按其描述,巫医中的祝由术是符合当代认知行为疗法的。

4 结语

我国传统医学一直主张形神统一观,药石可医其形,巫术可医其神,这种观点是符合现代医疗科学体系的。而由于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基于鬼神学说的巫医深受垢病。笔者认为,巫医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其心理治疗依托鬼神而存在,而巫医的实际治疗是基于认知调整、行为疗法及社会心理等方法的,完全符合现代心理治疗的理论框架。古人无法识别巫医治疗疾病的实际功效,科学工作者更应将巫医的心理治疗效用从鬼神观念的特殊文化背景中提取出来,去伪存真,找到巫医灵验的根源,以科学的知识体系战胜巫医中伪科学的鬼神信念,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巫医迷信和行骗的社会基础,将传统医疗科学体系壮大。

参考文献

[1]黄晴.盘瑶巫医的文化变迁[J].中央民族大学,2015.

[2]赵容俊.甲骨卜辞所见之巫者的医疗活动[J].中国史研究,2004(03):7-15.

[3]玉时阶.壮族巫术、巫师与巫医[1].世界宗教研究,2011(02):158-164.

[4]潘志丽,刘洋,潘艳丽.解析当代巫医存在的原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05):390-391.

[5]张素玲,王中茂.从祝由看古代巫术的医疗作用[J].洛阳师专学报,1997,16(06):84-87.

[6]吴小勇,陈瑶.苗族巫医文化的心理学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20):1-3

[7]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路得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98.

[8]孔慧红.《五十二病方》与巫术文化[J].陕西师范大学,2006.

[9]李世武.巫医的艺术疗法:幻觉问题[J].广西民族研究,2015(05):59-65.

[10]林文娟.心理神经免疫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04):511-516.

[11]清·吴鞠通著,沈凤阁校注.医医病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心理治疗后对其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与心理状态的评价
团体心理治疗对酒依赖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得了强迫症心理治疗适合吗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精神疾病可以仅做心理治疗吗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运动处方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效分析
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论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