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观

2018-09-10 07:22廉馥榕
南北桥 2018年7期
关键词:就业观高校大学生新形势

廉馥榕

【摘 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断凸显,在国家颁布的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政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观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国家政策扶持、高校引导以及大学生的努力,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简要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更好的完善相关教学内容,为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大学生 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7.006

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环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变得相对复杂,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规模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培养高校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对于提高其就业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使大学生获得就业机会,高校在开展相关课程的环节,应充分重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积极的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其更好的参与到实践工作中。

一、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目前,大学生就业观就整体情况而言,其状态是良好健康的。大多数大学生自身具有独立的自主就业意识,能够认清就业形势,并有效的进行了自身的职位定位。但是深入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后发现,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存在:“职业印象刻板”;就业态度不稳定,消极;就业期望值过高;受传统思想影响,求稳观念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也直接导致了其自身对于就业的期望。为了进一步促使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高校在国家政策以及用人单位政策的分析基础之上,开展相关课程,逐渐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和鼓励其积极转变就业观念,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

二、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高校在结合国家政策以及用人单位政策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做好准备,积极的提升自身素质,应对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需要从就业心理动机、个人综合能力、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引导,并逐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有效推进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促使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实现大学生就业目标,高校需要在学生的专业教育、行为养成、品格塑造等方面进行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就业形势有相对清晰的认识。在树立正确就业观的基础之上,确定最优的职业规划,完成职业选择的发展目标。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全面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

高校在开展相关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自媒体等现代信息工具,有效创新信息传播方式,拓宽就业信息途径,让大学生全面的认清就业形势,在了解行业背景的前提下,进行就业规划,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目标。同时,积极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逐渐培养学生的應对问题的能力。因此,积极发挥互联网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

(三)有效推进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有效推进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也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就业观的策略之一。高校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充分重视专业指导对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加大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的投入,完善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顺利实现就业发展目标。针对就业指导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全面认清就业形势。因此,有效推进就业指导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成为高校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教学课程,完善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国家政策、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理性的就业观,才能更好地实现就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自身的价值。因此,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观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探析[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5,(1):110-113.

[2]李晓鹏,吴玉琪.论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J].中国城市经济,2011,(5X).

[3]东忠方.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就业工作的有机结合[J].教育与职业,2015,(12):74-76.

[4]刘带.转型期“代际不公”对大学生就业的阻碍及其消解[J].教育评论,2015,(9):68-71.

猜你喜欢
就业观高校大学生新形势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