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会让旅行更美好吗

2018-09-11 03:01叶巍岭
财经国家周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程度经历旅行

叶巍岭

带上你的手机去旅行吧,记得拍下你见到的美景和美食。

1993年暑假,我坐北京到乌鲁木齐的绿皮火车和同学去敦煌自由行,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唯一的电子产品就是一块电子表。相机是同学的,需要装胶卷的那种。在鸣沙山上,镜头进了沙子,买不到清洁工具,以致后来有一小段旅程是没有照片的。

2018年暑假,我坐着大飞机带孩子去旅行,没有纸地图,唯一的电子产品是手机。相机也是手机,想拍多少张都可以,我们的嬉笑吵闹都在里面,我的朋友圈和我亲眼所见的景色是完全同步的。

25年,就是这么长。我依然喜欢停下来拍照,不同的是“拍照到底有没有让人更快乐”已经成为我的一个研究项目。我们想知道,撇开在社交媒体上晒照片的行为,仅就拍照行为本身而言,拍照会让我们消费过程(观光/进食/逛街)的感觉更好吗?

有实验和文献研究了拍照和记忆之间的关系,总体上倾向于认为拍照的效应是消极的。例如,在拍照后不能够有效地回忆拍照时所经历的体验。研究者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在拍照过程中主观降低了信息筛选过程的必要性,而可能导致信息过载。而面临过载信息,局限于人类的生理极限,人们无法建立起对信息的充分理解和认知,因而不能够实现有效的记忆,影响到记忆的准确性,更容易出现记忆扭曲。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认为拍照具有消极后果的研究,针对的结果变量是后续回忆和翻看照片时的行为,形成的基本结论是拍照对人们回忆体验过程的细节是不利的,这些研究有点类似于研究拍照的学习效果。之所以认为拍照作用是消极的,一是因为拍照打断了体验流,影响了体验过程中记忆的质量;二是拍照的人不自觉地将记忆外部化,导致人的自主记忆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多数在胶卷相机时代,那时的拍照并未日常化。20世纪以前,除了摄影师,拍照并不是人们普遍采取的记录日常生活所见的方式。自数码相机普及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拍照是否能成为日常行为,取决于智能手机的演进。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自进入21世纪以来,得到手机制造商的关注,发展迅速。手机像素从最初10万级别到如今动辄6000万级别来算的话,已有600倍的提升。

手机可以拍照以后,拍照的日常化加速。2013年,“selfie”(自拍)这个词被收录到了《牛津英语词典》。这是一个里程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拍照已经成为人们记录日常的方式。从2015年起,不包括专业摄影师的作品,全球的拍照数量就开始以万亿计,其中有75%的照片用手机拍摄,而这一比例在2010年只有40%;到2017年,全世界的拍照数量就已达1.3万亿张,手机的拍照比例接近80%。

那么,当拍照成为日常,拍照的过程是不是可以增加当下体验的享受程度?

围绕消费进程中拍照行为的研究并不多,现有的研究都倾向于认为拍照可以促进消费体验。这是因为,人们对一次享乐经历的体验和感受愉悦程度会受到参与程度的影响,当人们越多地参与到这个享乐经历当中去,人们就会越觉得享受这次经历所带来的体验和感受。拍照便是影响现代人参与程度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提出,拍照不仅不会让人们对自己所经历事情的体验变得更差,相反,拍照可以提高体验过程的愉悦程度。例如,相较于一组不被允许拍照的人,被允许在巴士观光中自由使用相机拍照的游客对观光体验的评价更高;被允许在一场午餐会中自由拍照的用餐者对用餐过程的评价也更好;又如,当我们在实验室要求被试对食物进行拍照时,数量稀缺的食物让拍照的人(相比于不拍照的人)觉得更加美味(同样还是这个食物,在数量充足的情境下没有观察到這个效应,但至少没有表现出美味程度因拍照而下降);再如,如果食物的外观非常精美,拍照组也比不拍照组更认为这个食物是很好吃的。这些效应是请被试用自己的手机实施拍照行为产生的,让被试想象自己拍照时没有这个效应。

研究者们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拍照使人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当中;或者导致消费体验的介入度上升;或者导致有利于食物口味评价的特点被放大,进而提升了人们对体验的感受或口味的评价。

所以,带上你的手机去旅行吧,记得拍下你见到的美景和美食,并不吝分享到朋友圈吧。

猜你喜欢
程度经历旅行
画与理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汉泰程度副词对比研究
不可能旅行
小黑的旅行
经历与感悟
夏日旅行
摩擦力的利用与防止
幸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