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9-11 09:45刘姣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政治教学高中思维能力

刘姣

【摘要】思想政治作为我国高中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既是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又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着积极作用。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高中政治教学也开始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并通过一系列先进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高中 政治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一、当前高中学生应具备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反映,而思维运作的过程就是在思维时实现感性向理性的转变。换句话说,思维能力强的人在实际行动过程中,往往可以选择更加理性的方式,更快、更便捷的达到实际行动效果。基于此,现代教育理论提倡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整个教学的重点。在当今社会,一名高中学生应该具备以下思维能力。

1.以分析为主的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活主要以学习为主,再加上课业紧张,使得高中学生的生活半径较窄,社会经验普遍较少,对于社会也没有一个正确认识。与此同时,当今社会上充斥着大量消极、复杂甚至负面因素,如果学生在并不具备分析思维能力的前提下贸然接触社会,其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等就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进而阻碍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对此,在高中教学尤其是政治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分析方面的思维能力。

2.以创造为主的思维能力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可知,创造是人类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创造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有助于促进其学习进步,同时具备创造思维能力的學生未来发展道路也更加宽广。有研究表明,不管一个人天生是否具备了创造力,其创造思维能力却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和努力形成。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3.以实践为主的思维能力

实践思维能力,简单来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他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通过主观能动性来积极探索如何提升自身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中政治教学中恰恰包含了很多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因此,利用高中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是可行的。

二、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1.将政治教学融入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适时地加入实际案例,对学生理解和应用都有很大好处,这种教学方式也被称之为寓教于例。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就是通过创设实际案例情景,来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政治知识尝试去分析各种社会现象或问题。而在学生分析和研究原因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更贴切的诠释现象原因,同时又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以高中政治课本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相关知识为例,选择“农民工工伤残疾要求建筑公司支付对应的医疗费用与工伤赔偿款”事件作为学生的分析案例。首先,老师要让学生明确在这一事件中,法院以及当地劳动部门是该事件的行为主体,之后向学生提问:当地劳动部门为什么要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以及切身利益?劳动部门需要采取什么行动才可以真正维护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劳动部门采取行动依靠的是什么?劳动者自身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学生在思索这些问题的同时,引导其对“国家机构的准则”以及“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等知识进行思考。学生对每一层知识的思考都是对自身思维能力的一种锻炼,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老师将生活案例适时地与政治教学有机融合,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政治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不由自主的去运用自己掌握的政治理论去重新认识生活、认识世界,进而实现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

2.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想要真正提升高中政治教学效率,达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除了要采取多元

化的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个和谐、轻松的授课环境。这就要求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点关注师生关系的培养与维护,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发表意见和建议的勇气,进而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交流。具体来说,老师首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然后,摒弃过去以老师答案为主导的政治教学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解答,并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从而在师生信息互动过程中,确保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得到更为全面的解析。类似的解析可以经常穿插在政治教学中。之后,在师生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同时,还要注意维护这种关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会对老师的讲解存在异议是正常的,但是老师不能强硬的打压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异议,提出自己对政治问题的看法,而这恰恰是学生能够自我思考的真实表现,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此时也得到了很好锻炼。最后,在实际教学中,老师需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讨论关系,共同对某些政治问题进行积极探索,畅所欲言,以打造高中政治教学的第二课堂,实现整个教学的科学、高效。

3.巧设疑问,积极开展思维训练

思维就是对问题思考的过程,而疑问则是引起思维的主要方式。学生只有在教学中对某一个知识点产生了疑问,才可刺激他们发散思维。因此,老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一定要善于把握这一点,巧设疑问,逐步打开学生思维,以培养和锻炼其思维能力。举例来说,在讲解到“中共的执政地位”教学内容时,可以结合本环节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他们就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老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问,“大家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没有共产党员?”让学生努力回忆自己身边的党员。之后再提问,“最近新闻媒体报道总是爆出党员腐败问题,那么大家对党员有一个怎样的认知?”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谈一谈他们对党员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生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并通过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对中国共产党员有一个统一认识,并从中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

三、结语

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除了要在实际教学中强调学生的知识储备之外,更关键的是要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此,高中政治老师需要主动担负起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将政治教学融入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拉近师生距离,巧设疑问,积极开展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晓丽.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5,(35).

[2]向道彪.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7,(1).

[3]沈春霞.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6,(6).

[4]张桂花.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策[J].小作家选刊,2015.

[5]孙孟永.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2016.

猜你喜欢
政治教学高中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程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