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制备工艺研究

2018-09-12 10:06张亚娟
无机盐工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速率条件密度

郑 旺,曾 敏,张亚娟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宜昌443007)

三聚磷酸钠俗称磷酸五钠或五钠,化学式为Na5P3O10,相对分子质量为368,一般为白色粉末或颗粒状固体。三聚磷酸钠具有良好的络合和缓冲能力使其应用广泛,可在食品工业中用作保水剂、pH调节剂,在纺织工业中用作漂白剂、染色助剂等。但是,三聚磷酸钠在工业应用中容易结块,而对于三聚磷酸钠的研究,多数集中在物理改性或工艺参数的优化方面,如:Banach 等[1-2]研究了二步法生产高密度三聚磷酸钠的工艺条件;Sadehgi等[3]研究了中和料浆pH以及煅烧方式对三聚磷酸钠品质的影响,鲜见有对三聚磷酸钠结块机理的深入研究。三聚磷酸钠水合性质与其Ⅰ、Ⅱ型比例有关,Ⅰ型结构中存在四配位体,对水有极强亲和力,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溶解时,Ⅰ型迅速水合生成六水合物从溶液中析出,发生结块现象[4-5]。 Shen 等[6]研究发现,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越高,溶解过程中放热越高,越容易结块。贡长生[7]谈到Ⅰ型三聚磷酸钠在水中很快溶解形成六水合物,而六水合物溶解度低,造成过饱和现象,导致六水合五钠晶体析出,进而团簇成块,给合成洗涤剂料浆的配制带来困难。基于此,低Ⅰ型三聚磷酸钠有利于后续工业应用。周骏宏[8]研究了三聚磷酸钠Ⅰ、Ⅱ型比例的控制方法,但仅能将Ⅰ型降至约10%(质量分数),未能合成出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笔者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因素主次,继而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制备工艺条件。

1 三聚磷酸钠的制备

称量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工业级,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85%湿法磷酸(食品级,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加入500 mL三口烧瓶中,加入一定量水配制成K为2.98~3.02{K=[n(NaH2PO4)+n(Na2HPO4)]/n(NaH2PO4)}、一定密度的溶液,将三口烧瓶放入带有磁力搅拌器的恒温水浴锅中,调节好水浴温度,反应一定的时间。反应结束后,将三口烧瓶中的溶液转移至瓷坩埚中,将瓷坩埚放进马弗炉内,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升温速率,进行一段时间的聚合反应。最后得到目标产物,对目标产物进行检测。三聚磷酸钠制备反应方程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正交实验

选用L9(36)正交表,考察各因素对三聚磷酸钠Ⅰ型、P2O5、三聚磷酸钠含量及pH的影响。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见表1,实验方案及结果见表2,数据分析见表3。

表1 正交实验因素及水平

表2 正交实验方案及结果

表3 正交实验数据分析

由表3可知,对于Ⅰ型含量,聚合升温速率(E)、聚合温度(C)、中和料浆密度(F)是主要影响因素,较优条件为E1C1F1,即聚合温度为150℃,聚合升温速率为5℃/min,中和料浆密度为1.2 g/cm3;三聚磷酸钠的基础指标是P2O5,较优条件为A2,即中和温度 80℃;D对 pH为主要因素,对 P2O5及主含量不是主要因素,故确定D1为较优条件,即聚合时间0.5 h;B对P2O5为次要因素、对主含量影响较小,故确认B3为较优条件,即中和时间50 min。

2.2 单因素实验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对影响五钠Ⅰ型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以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范围。

1)聚合温度。在中和料浆密度为1.2 g/cm3、中和温度为80℃、中和时间为50 min、聚合时间为0.5 h、升温速率为5℃/min条件下,考察聚合温度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从表4看出,聚合温度为150~170℃,五钠Ⅰ型含量小于3%,为超低Ⅰ型五钠。

表4 聚合温度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

2)升温速率。在中和料浆密度为1.2 g/cm3、中和温度为80℃、中和时间为50 min、聚合时间为0.5 h、聚合温度为150℃条件下,考察了聚合升温速率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5,从表5看出,聚合升温速率在5~9℃/min,五钠Ⅰ型含量小于3%,为超低Ⅰ型五钠,且升温速率越快Ⅰ型含量越低。故确定聚合升温速率为7~9℃/min。

表5 聚合升温速率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

3)中和料浆密度。在聚合升温速率为5℃/min、中和温度为80℃、中和时间为50 min、聚合时间为0.5 h、聚合温度为150℃条件下,考察了中和料浆密度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结果见表6。从表6看出,中和料浆密度为1.2~1.3 g/cm3,五钠Ⅰ型含量<0.4%。

表6 中和料浆密度对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影响

终上所述,确定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制备条件:中和温度为80℃,中和时间为50 min,聚合时间为0.5 h,聚合温度为150~170℃,聚合升温速率为7~9 ℃/min,料浆密度为 1.2~1.3 g/cm3。

3 结论

影响三聚磷酸钠Ⅰ型含量的因素主次为聚合升温速率、聚合反应温度、中和料浆密度。聚合过程中,升温速率越慢,物料吸收热量越均匀,Ⅱ型含量越高;聚合温度越低,物料吸收热量越少,Ⅰ型含量越低。制备超低Ⅰ型三聚磷酸钠工艺条件:中和温度为80℃,中和时间为50 min,聚合时间为0.5 h,聚合温度为 150~170℃,聚合升温速率为 7~9℃/min,中和料浆密度为 1.2~1.3 g/cm3。

猜你喜欢
速率条件密度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排除多余的条件
选择合适的条件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玩转”密度
密度应用知多少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网络扫描发包速率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