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青马工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9-12 03:16陈俊
成才之路 2018年23期
关键词:青马工程体育院校培养

陈俊

摘 要:解决体育院校“青马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青马工程”的长期、持续发展,培养一批信念坚定、能力突出、与时俱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重大意义。文章以北京体育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为例,探讨“青马工程”开展现状,并提出促进体育院校“青马工程”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院校;青马工程;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01-0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部分青年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高校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实施“青马工程”,是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作用。当前,体育院校在“青马工程”实施方面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健全、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形式较为传统等问题。高校应当健全培养体制、系统规划培养课程、创新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青马工程”的内涵及意义

1.“青马工程”的概念

2007年5月15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正式启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该工程主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用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将其武装起来,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体育院校实施“青马工程”的意义

当代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使命,而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青年人才的摇篮,承担着传承文化、开拓创新、培育精英的重任。体育院校在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同时,更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将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实施“青马工程”,是传承、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需求,是关系到青年一代能否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力棒的关键所在。

二、北京体育大学“青马工程”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体制机制不健全

北京体育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自2017年正式成立以来,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能形成长期的培养机制。虽然以往开设过大学生骨干培训班,且成效显著,但均为短期培养。学校对于“青马工程”的人才选拔、阶段性考核及结业考评等方面未能形成明确的制度体系,未形成高效、全面的培养模式,这对“青马工程”开展的长期性、持续性产生了一定影响。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北京体育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采用理论培养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但课程设置较为单一。体育院校中的体育生及非体育生文化层次差距较大,学校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骨干未能进行区分和分层次培养。同时,学校对于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未能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和统一规划,导致培养活动的阶段性不明显,并最终影响培养效果。

3.课程形式较为传统

北京体育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的课程培养模式以教师讲授形式为主,课堂学习气氛压抑,缺乏活力。然而,体育院校大学生思想较为活跃,传统的课堂教育形式无法吸引他们,所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有些教师课后也安排时政讨论,但是讨论以小组内部形式进行,讨论深度不够,成效不显著。

三、促进体育院校“青马工程”发展的策略

1.健全培养体制

高校要建立长效的培养机制,在人才选拔、阶段性考核及结业考评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制度体系。高校可在各年级开设骨干培训班,推荐优秀学生至学院进行统一培训,最终学院选拔优秀人才参与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班,实现“年级——学院——学校”三级联动。同时,高校要注重人才培养考核,健全保障体系和奖惩机制,以确保“青马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2.系统规划培养课程

高校要对“青马工程”的课程开设进行系统的规划和安排,针对培养的不同阶段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此外,可根据培养对象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培养课程,针对不同学员进行分层次培养,真正做到“针对性的培养”和“精英培养”。

3.创新培养模式

高校应不断创新“青马工程”的培养模式,将之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区分开,不断激发当代大学生参与“青马工程”的热情。第一,“青马工程”的培养要真正走入大学生群体,了解当代青年的内心状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课堂教育中的主动性。第二,培养要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杜绝“理论灌输”的单一模式,增强培养的现实意义。第三,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线上线下教育同时开展,用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育。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要更好地开展“青马工程”,必须建立长效的机制体制,系统规划课程,创新培养模式,让“青马工程”与时俱进,真正培养出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畅.新时期高校“青马工程”实施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2]庞玉清.高校开展“青马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猜你喜欢
青马工程体育院校培养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
冬奥会视域下体育院校加强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信仰教育视角下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问题与对策
“青马工程”在高校团组织思想引领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体育院校(系)在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
试论高等体育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