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镇痛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2018-09-12 10:41贺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腰麻

贺盛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产妇分娩镇痛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不同效果。方法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于常规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而实验组产妇则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观察两组孕妇麻醉开始起效果的时间,麻醉到手术开始之前的时间,开始恢复痛觉的时间以及孕妇能够恢复运动的时间。结果 实验组麻醉开始起效果的时间和麻醉到手术开始之前的时间要短于常规组,开始恢复痛觉的时间以及孕妇能够恢复运动的时间要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产妇分娩镇痛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要比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要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产妇分娩镇痛;腰麻;硬膜外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05.14..02

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会产生疼痛的现象,会让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产生痛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在分娩的过程中如何将产痛的程度降低成为了孕妇以及其家庭进行关注的重点。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年龄23至37岁,平均年龄为(30±1.7)岁,其ASA的分级为一级或者二级,孕龄在38到42周之间;实验组的年龄24至39岁,平均年龄为(31.5±2.1)岁,其ASA的分级为一级或者二级,在38到42周。两组孕妇在年龄和其他一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要进行常规的血压监测以及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的测量,并对上肢的经脉通路进行开放,当产妇的宫口开到3至4 cm的时候进行麻醉处理。在常规组产妇的硬膜外进行穿刺并放置导管,然后通过导管注入剂量为0.1%的罗哌卡因以及含量为2 μg/mL,其总量为20 mL。

1.2.2 实验组

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要进行常规的血压监测以及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等的测量,并对上肢的经脉通路进行开放,当产妇的宫口开到3至4 cm的时候进行麻醉处理。在产妇蛛网膜的下腔部位注入含量为0.1%的罗哌卡因2 mg以及25 μg的芬太尼,然后在孕妇的腰部2或者3的间隙的硬膜外进行穿刺,并放置长度为3 cm的导管,然后将导管连接镇痛泵,使用含量为0.1%的罗哌卡因60 mL以及3 mg的布托啡诺,其流通的速度为4~6 mL/h,使用PCA的剂量为5mL,间隔的时间为30 min,等孕妇的宫口已经全开时则停止。

1.3 研究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麻醉开始起效果的时间,麻醉到手术开始之前的时间,开始恢复痛觉的时间以及孕妇能够恢复运动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对研究数据行SPSS 2.0相关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3]。

2 结 果

2.1 麻醉起效果的时间对比

实验组麻醉起效果的时间为(1.7±0.5)min,而常规组麻醉起效果的时间为(4.9±1.2)min;經过对比发现实验组麻醉起效果的时间要短于常规组麻醉起效果的时间(P<0.05)。

2.2 麻醉到手术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组麻醉到手术开始所需要的时间为(8.7±1.4)min,常规组麻醉到手术开始所需要的时间为(12.5±2.7)min。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麻醉到手术开始所需要的时间要短于常规组(P<0.05)。

2.3 痛觉恢复的时间

实验组孕妇痛觉恢复的时间为(103.7±2.9)min,常规组孕妇痛觉恢复的时间为(82.4±8.7)min,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孕妇痛觉恢复的时间要短于常规组孕妇痛觉恢复的时间(P<0.05)。

2.4 运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组孕妇运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为(157.5±16.3)min,常规组孕妇运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为(97.6±9.8)min,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孕妇运动恢复所需要的时间要长于常规组孕妇运动所需要的时间(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思想意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产妇分娩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对于如何在产妇生产的过程中较好的降低分娩所产生的痛苦,成为许多孕妇和家庭进行关注的重点。目前临床上进行分娩镇痛的方法比较多,从以前使用针灸进行麻醉和硬膜外的麻醉发展到现在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使用硬膜联合给予药物的方式来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处理是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可以让产妇在无痛的情况下主动并且安全的进行分娩。本文通过对产妇分娩镇痛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实验组产妇在实验组麻醉开始起效果的时间和麻醉到手术开始之前的时间要短于常规组,开始恢复痛觉的时间以及孕妇能够恢复运动的时间要长于常规组(P<0.05)。

参考文献

[1] 罗新萍,周生智,黄建平.腰硬联合阻滞下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28):64-65.

[2] 周晓琴,方进龙.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5):101-103.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硬膜外麻醉腰麻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效果分析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腰麻伴硬膜外盐水扩充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运动阻滞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