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两会”期间出版业主要议题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2018-09-13 10:47杨春兰张越
出版参考 2018年3期
关键词:词频两会全国政协

杨春兰 张越

2018年3月3日至20日全国“两会”期间,新闻出版界别的与会代表委员分别就全民阅读、出版融合、知识产权、出版走出去、公共服务、主题出版、书店建设等出版业主要议题提出议案并进行了讨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针对上述议题进行了网络舆情监测并进行分析。

一、“两会”期间出版业主要议题网络舆情概况

(一)舆情总量与走势分析

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3月3日至20日全国两会期间,针对上述议题,全国新增出版业网络舆情17387条。

从舆情走势来看,两会期间,出版业主要议题的日均舆情量为966条。整体来看,舆情走势受双休日影响,呈波形起伏状态,工作日期间,舆情基本呈平稳上升趋势,双休日期间的舆情有所回落,如3月11日和3月18日都是周日,舆情数量明显呈低位态势。

(二)“两会”主要议题舆情内容占比分析

2018年3月3日至20日全国“两会”期间,以“全民阅读”“出版融合”“知识产权”“出版走出去”“公共服务”“主题出版”“书店建设”为主要议题,对全国新增出版业网络舆情的17387条信息进行占比分析发现,“全民阅读”相关内容占比最高,达63%,由此可见,“全民阅读”不仅在“两会”中成为主要议题,在全社会范围内也受到较高关注;其次是“出版融合”和“知识产权”方面的相关信息,占比分别为16%和7%,在这个以“融合”为关键词的时代,“出版融合”和“知识产权”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样成为出版业热议的话题。

(三)舆情媒介分布分析

对全国出版业新增17387条信息进行媒介分布占比分析,微信占比最高,达55%,远超新闻网站的23%的占比。由此可见,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媒介,其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二、“两会”出版提案和议案的词频统计和分析

两会中,出版界代表与委员的提案和议案,预示着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对提案内容进行词频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把握这个风向标。为此,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通过系统大规模抓取和人工精细筛选相结合的办法,选取了两会中出版界代表议案相关文章30篇作为数据源,进行词频统计,并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比对,剔除掉相关度极低的词汇,最终生成以下词频列表(见表1)和词云图(见图1)。

通过词频列表和词云展示以及这些词汇之间的内在逻辑,我们将14个高频词汇大致分为5个圈层。

1.“文化”一词高居榜首,位居核心位置

代表和委员的建议中,“文化”一词被高频使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建议,用5-10年的时间,培育20家左右大型文化企业,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发展,将其打造成为拥有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文化企业。

点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出版是文化的载体,我们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出版业的繁荣昌盛。我国出版业理应为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发挥核心作用,理应在出版实践中发挥出版的文化价值,成为文化建设的缔造者。

2.位于第二圈层的是“阅读”“书店”和“图书”“公共服务”“优惠政策”“图书馆”

这些高频词汇都与“全民阅读”紧密相关,甚至为“全民阅读”提供保障和路径。全国政协委员白岩松继续推进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深化全民阅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提案建议,加强社区书店及基层书店建设,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体系。在城市,探索“以场地换服务”的社区书店;在县及县以下,为书店免除税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理事长孙寿山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国家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

点评:近年来,“全民阅读”成为“两会”中出版业的核心议题之一,今年两会亦不例外。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提出推进全民阅读的方案和建议:从阅读渠道建设到书店免税建议,从阅读立法到国家阅读节设立,再到建议成立国家全民阅读促进委员会……阅读是实现出版业价值的核心环节,是被读者认可的关键,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往往呼声越高的东西越是我们缺失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人可以将阅读内化为一种生活的自觉和习惯,不再需要各种“呼吁”和“建议”。

3.位于第三圈层的是“原创”“内容”“高质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潘凯雄呼吁:加大鼓励扶持原创文学出版、抑制低端重复出版现象。他建议:加大对于原创出版创作的鼓励力度,比如在国家出版基金、出版政府奖的图书奖和出版人奖的评审中单设有关原创文学新作的类别等,还要对低端重复出版现象采取有效的、可操作的措施予以抑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韩敬群表示原创力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文艺出版的核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高质量发展要求出版单位转变观念,从过去追求规模扩张和数量增长的思路,转变为规模有限增长、质量大幅提高的思路,要提高单品种的附加值,打造精品。”

点评:出版业是内容产业,不管媒介形态如何千变万化,媒介所承载的内容却是永恒不变的。出版业只有抓住内容这个核心,在“原创”和“高质量”方面下功夫,才能实现从“高原”到“高峰”的跨越。尤其在“主题出版”方面,可以作为内容建设的重要阵地之一,这也是今年代表们提及的重要方面。

此外,与此圈层相关的还有“融合”这个高频词汇,越是在这种“万物皆媒”的融合时代,出版业越要坚守自己的内容核心,多出精品力作,多出高质量的原创作品。

4.位于第四圈层的是“知识产权”

全国人大代表、《文汇报》首席编辑、作家潘向黎在今年两会上提出,在全网络、数字化的环境下,要重视作家、翻译家的维权新问题,要有新办法。她认为,亟需在原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中增加新的条款,加大对作品剽窃、任意使用电子版、使用而不付酬、不署名等现象的处罚力度,切实维护作家、翻译家的合法权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建议,财政、工信、科技等部门应牵头建立基础软件基金,对使用国产基础软件的用户给予补贴,激发国内基础软件企业创新创造动力。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提倡优先采购、使用国产软件,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安全。

点评:对于出版业而言,知识产权最核心的就是版权,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和互联网对于原有出版秩序的破坏,版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国家层面、出版社自身以及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5.位于第五圈层的是“走出去”

全國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建议,应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技术标准对接和示范性规划的制定,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共建共享。“可以通过音乐、动漫、网游等业态,找准与‘文化+模式的结合点,延伸文化品牌的价值链,提升品牌文化的知名度。”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文化走出去彰显出中国发展的成就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但当下文化走出去还存在着实效不强的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他建议,统筹各方面力量,对文化演出、交流活动等进行统筹安排。同时,建立对绩效的评估机制,以科学的方式对走出去活动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对于政府的投入也应有更为完善的评估机制。

点评:今年的两会提案中,“走出去”议题多从文化角度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提出,但文化与出版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出版物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因此,文化走出去,必然要求出版走出去。

(作者单位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欢
词频两会全国政协
基于词频分析法的社区公园归属感营建要素研究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云存储中支持词频和用户喜好的密文模糊检索
以关键词词频法透视《大学图书馆学报》学术研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