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策略

2018-09-13 10:47张庆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23期
关键词:改扩建工程技术公路

张庆来

摘 要:在公路改扩建的工程施工中,要增强对高等级公路的综合管理以及当前技术控制的各个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公路改扩建方式,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以及路面成型之后在拼接位置出现一定的纵向裂缝等现象,全面提升改扩建之后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主要围绕当前改扩建的主要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从路基加宽处理、路基拼接加宽防损处理、处治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更好地实现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的全面应用。

关键词: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23-0156-02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project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high-grade highways and meet the various needs of current technical control, adopt feasible road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methods, to maximize the prevention of uneven settle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pavement after the splicing position of a certain longitudinal cracks and other phenomena,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fter the reconstruction and expans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forms of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at present, and discusses from the aspects of roadbed widening treatment, roadbed splicing widening and damag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concrete engineering examples, etc. Therefore, it is better to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high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Keywords: high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随着城市道路建设的不断加快,在高速公路全面融合发展的基础上,一些公路在长期发展以及新时代的不断需求下出现了相应的管理难度,需要进行公路的改扩建。在改扩建中,对于整个工程路况质量的问题,要形成综合的控制处理,尤其是在控制、延期合部开裂等方面的技术处理,是提升高速公路整体质量的有效要素。因此,要结合不同的处治方式,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方式,在缩小新老路基沉降量的基础上,对新老路基的衔接,采用填筑质量控制的方式,以便减少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一些危害。

1 公路改扩建工程的主要形式

1.1 单侧拼接加宽模式

在进行公路改扩建的过程中,对于单侧拼接加宽的处理,主要是在调整原有老路的路基横坡的难度处理中,形成中央分隔带的有效处理,其中,具有一定量的工程,在新建路基强度上很难保证与旧路基土的完整一致,因此,在整个处理技术中,要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控制。

1.2 分隔加宽的技术模式

在新路路基工程量相对较大的背景下,要对整个工程量以及用地数量的处理形成一定的技术处理,结合改扩建路基的技术难度控制,相当于一个新建的工程项目,因此,在对原有路基原有横坡进行调整的过程中,要形成相对有效的控制模式。

1.3 两侧拼接加宽模式

在工程量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对于旧路基与新路基的原始条件、形成过程等,在设计以及施工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在工程施工处理中,要保证旧路基与新路基之间的紧密结合,减少出现相应的病害。注重在新老路基的衔接处理上,最主要的是全面确保新旧路基有效的结合,呈现共同的合力,才能产生相应的效果。

2 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的应用

2.1 工程实例分析

以广东省某一条改扩建高速公路为例,对高速公路两侧采用拼接加宽处理的方式,并对新旧路段的拼接形成整体路况质量的全面分析。

2.2 路基拼接加宽的处理设计方案

在路基加宽处理技术的应用中,主要是对原有路基的附加沉降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技术这一块,关键是形成路基加宽处理的软基处理方式,突出复合地基处理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要严格控制好路基的沉降度,尤其是新老路基拓宽上的差异控制上,对于有可能出现的沉降差异不能高于5cm,因此,针对这个工程实例可以采用软基处理的水泥搅拌桩控制方式。同时,为了减少公路拼接中加宽带来的影响,对于地基的强度、填料质量、压实度等可能产生的一些沉降或者纵向的裂缝,在新老地基拼接过程中可以使用台阶、铺设单向塑料共栅加筋处理的方法,因此减少对原有高速公路旧路基造成一定的沉降影响,对于高速公路的整体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3 相关材料的要求

土工格栅为塑料双向土工格栅,最大负荷延伸率≤10%,抗拉强度≥80(kN/m)。水泥搅拌桩一般采用42.5R普通硅酸水泥,水泥建议含量为12%,每米水泥用量不少于60kg。水灰比初定为1:0.55,具体水灰比应根据现場试桩结果进行,桩体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MPa,复合地基载力标准值≥120kPa。

2.4 路基拼接施工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在本工程的整体控制过程中主要采用直接开挖成台阶状的处理方式。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首先进行坡面的清理处理,对深度的控制要掌握在30cm的范围,同时,在顶部原路肩的控制中,在开挖原有路基的过程中,对于开挖的台阶要实现宽度与高度的有效控制,其中,宽度要在1m,高度要在0.67m。并且,对于软路基路段的控制,要在满足边坡施工需要的基础上,对整个台阶实行有效的加宽处理,在新老路基填筑复合钢塑土工格栅有效的方式上,增强对老路基与拼接路基的链接性,从而实现有效的控制。

2.4.1 台阶施工要求。拼接路堤的台阶是提高路堤拼接强度的重要保证,台阶开挖的技术要求如下:(1)台阶尺寸按设计尺寸开挖。(2)台阶立面要求机械开挖时预留10cm,用人工手提式内燃铲修整,台阶坡面向老路堤倾斜,坡比控制在2%,以利于接缝处压实。(3)台阶自下而上随填土进度逐层开挖,暴露台阶时间一般不超过3~4天完成最后一层填土。(4)台阶内侧重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接缝部位(大型机械的压实施工死角),必须采用打夯机分薄层夯压密实。(5)台阶开挖时若老路提出渗水,须及时报告监理,采取处理措施后才可继续施工。(6)超高段的如阶开挖,为调坡需要,可在96区以下(即:路床底面以下部分)逐渐调平,96区(即:路床底面)为水平坡,然后形成超高。

2.4.2 拼接路基施工其他要求。(1)首先要做好原有地面临时排水处理实施运用,在开挖的时候做好临时排水沟,并且有效的对地下水位进行降低,形成相对永久的排水处理系统。(2)在填筑路基之前,要对整个工程场地进行相应的清楚处理,对于场地耕植进行技术性的清除,对于整个厚度的控制,要形成30cm的厚度控制,然后接下来进行清表回填河沙,进行碾压压实,再进行下一步工序。(3)对于有鱼塘、河段等一些工程地段,要结合相应的地质条件,进行清淤等处理方式,形成工程施工与当地的鱼塘等周围土质形成基本的对等,在全面清除干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有效控制。(4)对于路基的填筑实际与施工,要全面结合当时对工程的整体把握,根据相应的设计形成断面的有效控制,采取相应的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等方式,其中对于松铺的厚度要严格控制,掌握在30cm的范围之内,对于最后一层要形成不小于10cm的厚度控制,才能实现整个路基的有效压实。(5)在路基填筑的技术方法中,可以采用水平分层施工的方法,就是按照横截面的全宽进行水平分层处理,在向上填筑的过程中,对于地面不平等问题,要对最低处分层填充,每填充一层,要在全面压实检测的基础上,如果检测合格,然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6)如果对不同路基要形成不同路段的填筑,在分段施工作业的基础上,对于两个段落的交接处,在不同时间填筑的过程中,也要先填地段,并按照1:1的方式进行分留台阶的控制。如果填充的地段处于同时位置,就要采用分层相互交叠衔接的方式,并且对于两个路段的搭接要控制好距离,一般控制在2m上下。(7)在不对整个路基构造带来相应影响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的地基构造两侧产生不均匀的沉降效果,对于不平整的路段,要在全面压实处理的基础上,对于造物两端的一定长度进行控制,尤其是在填筑的过程中,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方式。

据表1,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填料的CBR值除路床顶面以下0~30cm大于8%以外,其余均要求大于5%,该范围的路基压实度≥96%。当路桥的施工方案要求采用先填筑路基后施工桥台时,其压实机具要求同一般路基;当路桥的施工方案采用先施工构造特后填路基时,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以确保路基的压实度。

2.4.3 水泥搅拌桩施工要求。(1)水泥搅拌桩采用“4喷4搅”或“2喷4搅”的施工工艺。(2)搅拌桩的垂直度不得超过1.5%,桩位偏差小于5cm。(3)搅拌桩应采用双搅拌轴中心管输浆方式。(4)施工控制的其他要求:桩机必须配置喷入计量装置,须定期标定;严格控制喷浆标高和停浆标高,不得中断喷浆,确保桩体长度;桩体复搅时,切勿采用高速档快速钻进和提升。

3 结束语

改扩建拓宽路基施工时采取了各种处治措施,减少了新拓宽路基的沉降量,進一步缩小了新老路基的沉降量差异。通过开挖台阶及加设土工格栅加强新老路基的衔接,加强路基的填筑质量的控制,减轻由于新老路基性质差异所产生的危害。因此,在公路改扩建工程技术的创新管理中,要结合路基拼接加宽处理中出现的路基损坏等现象,进行加宽技术设计以及施工质量的处理等,针对当前病害的主要原因,以及处治技术上形成设计与施工控制方法的优化,突出解决在新旧路基不均匀沉降等关键环节,形成整体稳定性以及抗变形能力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曹冰,宋福春.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加宽形式及横断面结构形式选定方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3).

[2]胡汉东.猫儿沱港区改扩建工程开工[J].中国水运,2005(05).

[3]盛锡金.中外合作常漕公路二期改扩建工程开工[J].江苏交通,2006(05).

猜你喜欢
改扩建工程技术公路
油田开发后期的采油工程技术应用
“播放”音乐的公路
家乡的彩色公路
数理逻辑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探析
水池结构设计中几个易忽视问题的探讨
高速公路改扩建方式与交通组织原则
山区二级汽车专用公路改扩建为一级高速公路桥梁加固利用的技术探讨
桥梁改扩建下部施工处理分析
中国十大壮美公路(一)
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