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航天爱国奋斗伟大精神勇担草原建功立业使命
——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在包头市成功举办

2018-09-14 09:46本刊通讯员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年15期
关键词:包头市钱学森中国航天

本刊通讯员 / 李 臻

2018年8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指导,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航天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在包头市成功举办。

自1958年我国在额济纳旗境内建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与中国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期论坛以“钱学森智库聚焦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弘扬航天爱国奋斗伟大精神 勇担草原建功立业使命”为主题,旨在搭建军政产学研融合交流平台,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吸纳各领域院士、专家、学者、企业家的意见,探讨包头市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包头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路径。

▲多位院士、将军出席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

本期论坛邀请了近30位院士及将军,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政府,以及有关企业共同为草原谋福祉,构建军民融合示范格局。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同志,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同志,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薛惠锋同志、党委书记雷刚同志,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钱永刚同志,以及来自党政军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千余位嘉宾代表出席了本期论坛。

本期论坛分为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两大环节。论坛开幕式由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委员、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葛健同志主持。他指出:本次论坛的召开,就是要“集众思以建真言,聚众智以谋良策”,围绕内蒙古自治区军民融合高质量发展,让颠覆性的思想充分迸发,让引领性的观点广泛聚合,用钱学森的智慧,助推内蒙古自治区成为“军地共兴”的前沿,走在“产业共融”的前列,以军民融合之火,点燃转型跨越的引擎,成为祖国北疆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薛惠锋诠释了本期论坛的总体设计,他指出: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海洋走向天空,从天空走向太空,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都不断地向上延伸。人类正在创造以太空为基础的“深蓝文明”,呈现出不可逆转的“三大趋势”,一是冲出地球、迈向深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二是融通百业、惠及万民,其利可观、其兴可待;三是转移应用、平台先行,其形已具、其业必成。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让太空领域军民融合走在全国全军前列”的根本所在。能否把太空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上的涨势、政治博弈上的强势,这是航天回馈草原的“着力点”,也是草原迈向新时代的“动力源”。太空领域军民融合的“内蒙方案”就是要作出跨越地平线的时代抉择,在战略上,打造“治理革新工程”;在战役上,构筑“四梁八柱”格局;在战术上,实施“十百千万”行动,让太空之花在祖国北疆率先绽放。

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同志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包头市及其军民融合发展概况。包头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非公路矿用车、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军民通用制造产业,以北奔重型载重汽车、挖掘机等为代表的军转民装备制造产业,以杉杉电动客车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民参军产业集群,成为助力包头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引擎。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做精做强军工主业、深入拓展军转民、加快培育民参军”三大领域,着力构建以“一区、五平台、五园区、五基地”为支撑的总体格局,全力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辐射引领周边地区乃至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

本期论坛的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党委书记雷刚同志主持,6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

中国航天钱学森决策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顺达作了题为《军民融合 融在智导——精准定位,精准考核,助力精益求精》的报告,他指出:军民融合作为新时代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如何通过信息主导、体系建设、能力提升,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如何做实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如何做到强化需求对接、强化创新驱动、强化资源整合,至关重要。精益求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精益之源是精准考核,精准考核源于精准定位,军民融合,融在智导,要以人为本、以责为魂,精准考核、做实责任,基于评价考核的指挥棒,利用数字化治理驾驶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王礼恒院士在题为《落实学习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 推动包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报告中提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提高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认识,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突出目标导向,注重军民融合发展目标,要加快构建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清除“民参军”“军转民”障碍。关注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包头区域优势,遵照《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要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制定落实实施方案,做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机衔接,实现富国强军的目标。

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作了题为《论军民深度融合的通导遥一体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的报告,他提出:我国现有的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系统自成体系,孤立的运行和服务方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目标。要实现天基信息全天时、全天候、全地域服务,亟需构建与地面网络深度耦合的集成化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占领空天信息服务这一新兴领域的战略制高点,能够推动我国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相关产业的集成创新发展,有望带动数千亿元规模的服务产业。

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院士在题为《制造业强国三大基础要素——新型信息技术、新材料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是材料工业大国,多种金属、有色金属在全世界排名前列,但远不是材料工业强国。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现实瓶颈问题,突破战略性新技术、抢占制高点,中国新材料急需强化三大能力,特别是要以耐热合金、轴承行业、高端模具等新材料,高档汽车用钢、非晶合金、钛合金等用于航天、船舶、汽车的材料,稀土材料、三代半导体等重大工程用关键材料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用关键材料技术为基础支撑,领跑全球。同时改善目前材料产业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整合创新载体,提高材料产业体系水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给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发来感谢信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给第十六期钱学森论坛发来贺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姜春良少将在题为《内蒙古及包头军民融合的战略地位与创新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提到: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国防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是我军航天发射的战略基地和联合训练基地,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包头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军民融合发展优势,陆战装备研发制造优势、科技优势突出。此外,姜将军还对包头市军民融合发展目标及内蒙古自治区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国防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高东广秘书长作了题为《新兴领域高新技术助推战争形态新变化》的主题报告,他提出:未来战争面貌发生新的演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至关重要,呈现出“信息超大、极具智慧;人机同步、信息先行;机脑融合、认知主动”等关键特征,从而战争发力点出现了向“信息优势、精准快速、体系集成、制智为要”的制胜方式转变的新趋势。包头市是我国重要的兵工、核工业及制造业基地,应紧紧抓住趋势改革创新,迈向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高度。

本期论坛期间还发布了“军民融合《包头宣言》”,宣言指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将发挥“军民融合产业平台建设总体单位”的作用,以“需求牵引、政府搭台、航天推进、企业唱戏、基金跟随、民众受益”为思路,以太空技术转移转化为抓手,遵循“建、连、转”的三步走路线,由浅入深推动包头市的转型升级。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和包头市政府深入对接,双方领导达成共识,近期将联合建立包头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促进中心,并以《包头宣言》为契机,全面助推包头市的军民融合创新能力及产业能力提升,形成“高质量军民融合”和“创新发展”示范效应,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期论坛紧跟习总书记“建设亮丽内蒙古 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伟大号召,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战略,聚焦发展大局,融合各方智慧,运用钱学森系统工程理论方法,支持内蒙古自治区和包头市发展,并希望以此为契机,辐射引领周边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创草原建功立业新时代。

猜你喜欢
包头市钱学森中国航天
顾主任会见“草原英雄小姐妹”
钱学森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钱学森之答
大地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