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点评团

2018-09-14 10:51徐如梦李操夏雪明
少年文艺(1953) 2018年7期
关键词:摸鱼耐克爸爸

徐如梦 李操 夏雪明

“摸大冷”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杀人者》和乔治·马丁的《权力的游戏》。不同于常见的第三人称全知视角,“摸大冷”采用的是内视角,作者仿佛对内情一无所知,只在李小力的背后,描述李小力眼中其他人物的语言和行为。

正是这种对内情的“一无所知”的叙事角度,为故事增设了不少悬念。比如,故事一开始,妈妈口中的“摸大冷”到底是什么?这是我读至故事1/3仍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而从作者通过“妈妈”的只言片语里透露出的线索,不仅无助于读者解惑,反而为全文基调蒙上了一层紧张,甚至是神秘的色彩,因为妈妈 叮嘱要去“摸大冷”的爸爸说:“命比钱重要”——原来“摸大冷”竟是会叫人丢命的事!

若说“摸大冷”是故事的一条明线,那么故事的暗线,则是父子关系的变化,准确地说,是李小力眼中父亲形象的变化。从父亲“谦卑地,不,卑微地笑笑”到“谦卑地微笑”,到“卑微地笑着”,再到最后“突然收敛了笑容”,其实爸爸的笑容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变的是李小力看待父亲的心态,变的是两人的父子情感。

全文最出彩的两个人物——貌似懦弱的父亲,和貌似势利的王全,作者分别以重彩和简笔,通过先抑后扬式的戏剧冲突,将两人勾勒得栩栩如生。

从偏见、自私到豁然开朗,作者让我们以“李小力”的身份,亲历了一场男孩成长成熟的心路历程。

少年儿童出版社教育编辑室编辑 徐如梦

《摸大冷》的最大特色,是细节描写。

一是摸鱼。爸爸下水了,“嘴唇因为太冷颤抖着,太阳穴的两块肉鼓胀出来,一突一突地跳着”,“浑身上下,一片通红,煮熟的虾子一般”,这样的描写,刻画了爸爸的坚忍,同样揪着读者的心。随着爸爸潜入水里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李小力的心态发生变化,从“长出一口气”、“腦子里野蜂乱舞,乱作一团”、“忍着心里的难过”,直到“耐克,滚蛋!面子,滚蛋!他在心里痛骂着自己”,层层推进,带着节奏,带着温度,李小力的性格成长,由此完成。

二是卖鱼。有了摸鱼,作者还嫌不够,让父子俩一块去卖鱼。爸爸为了把鱼卖出去,“卑微地笑着,跟人好声好气地说着话,但是你看他的太阳穴,竟然像在摸大冷那会儿一样,鼓胀起来,突突地跳着”,当高个子男人辱骂儿子,爸爸立即变了,“凶神恶煞一般,脸涨得通红,额头筋脉暴出”,“双手紧攥得几乎要冒出火花”,通过这些细节描写,爸爸的形象丰满了起来。李小力对爸爸有了新的认识,爸爸不再卑微,而是“熠熠生出光来”。

最后一条鱼,他们不卖了,带回家自己吃。鱼是怎么吃的,作者没写,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读者自然能想象出来,那条鱼,一家三口吃起来,肯定是有滋有味的。

儿童文学作家 李 操

这是一则爱的故事,发生在一对父子间的温馨故事。李小力为了面子,为了一双耐克球鞋,跟着只会忍气吞声的父亲去“摸大冷”。在目睹了父亲在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冒险摸鱼的情景和在街上卖鱼与人争执时的言谈举止后,他震撼了,也自豪了。他发现父亲是那样的不屈与强悍!此刻,他觉得父亲才是最值得爱的人,面子、耐克算得了什么!读着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你的心里起初是冷冷的,这或许来自李小力对父亲只会“卑微地笑笑”的不满,或许是来自“摸大冷”时那“蚀人肌骨的奇寒”。渐渐地,你的心里升腾起了温热,这也许是因为父亲炽热的爱子之心在融化着你,也许是儿子对父亲由恨到爱的情感变化在触动着你。因为爱,一切变得那么“有意境起来”了。本文情节展开拿捏有度,人物刻画细致丰满,线索设置明暗交错,读之颇有滋味。

江苏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教师 夏雪明

猜你喜欢
摸鱼耐克爸爸
《摸鱼》App上架微软商店
Shirking 9 to 5
聪明的老板不会苛责摸鱼的人
我和爸爸
爸爸
赶不走的“小耐克”
耐克一哥地位遭遇空前挑战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