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2018-09-14 10:50马章广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概念评价

马章广

【摘 要】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提升,让所有学生均可以获得更加理想的数学教育,与此同时,由于分层评价所拥有的不稳定特点,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创造精神及竞争意识,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奋勇前进、共同进步的有利环境氛围中发展自我数学认知能力。文章对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赋予、教学过程的完善,以及教学评价本身等几个方面产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数学;分层教学;概念;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91-02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以达成教育阶段培养目标为基础,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保证其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适应性,让所有学生均可以获得理想的数学教育方式。因为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差异化的评价标准及评价要求,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保证学生在学习方面实现良性循环。而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分层教学呢?笔者认为,其中关键的问题在于保证目标、过程与评价三者的一体性。

1 对几个相关概念的认知

1.1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这一理论在我国古代即已经有所提及,按照《论语》中的说法: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一直被孔子所重视,而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可谓是同一种理念的不同表达方式,是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进步的基础。所谓分层教学意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的知识视野、认知能力等相统一,致力于学生层次化提升要求实现的一种教学策略。具体而言,即在普遍进行的班级授课基础之上,按照每位学生个体发展的特点,包括智力发展因素、非智力经验因素等方面实现分层授课,然后教师再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之下安排合理化的教学过程,保证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1]。

1.2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意为初中数学教师按照学生所处的不同情况,包括其基础掌握情况、学习能力情况等,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情况探讨、学生学习内容赋予、学习方法指导等多个方面加以重新确认,保证针对性教学的实现。特别是要做好及时而有效的教学反馈,并以之为基础确定全新的教学目标,为完成下一轮教学任务打好基础。

1.3 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響下,课堂教学在评价机制方面所重视的是教学的自我活动,而且更为明显地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这一理念还涉及各种类型的预设式内容、生成式内容,产生了一种起始于教学目标、倾力于教学过程、完善于教学效果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达到教学动态化开展的效果。

2 初中数学分层学习评价的目标过程与评价环节探索

2.1 目标的起始作用

美国心理学专家布鲁姆说: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一项专门的学问,在进行教育目标研究时,注意到学生的识记能力、领会水平、应用及分析效果等,都是完善分层学习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正因为这样,教师需要根据所授数学知识内容的区别,以及学生所处的层次状态之差异,给出针对性的教学目标,这可谓是分层评价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充分理解教学内容的要求,对教材加以科学合理的处理,保证新、旧知识点,难、易知识点,简、繁知识点的有效结合。除此以外,在目标设计时致力于对教学难点的分散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形成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发展目标几项内容,让所有学生可以在不同目标的带动下跟随课堂的引导方向。比如,当接触到一元二次方程解法有关内容时,此课基础目标在于教会学生直接采用开平方、配方、公式法等处理教材所要求的一元二次方程问题,而更深一层的目标则是希望学生可以用更加灵活的方法处理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最终达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效果。而最高的发展性目标则要求学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处理的过程,深入探索理解和转化、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2]。

2.2 过程的核心作用

为了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学习评价工作做得更好,我们有必要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重视,以保证过程和评价有着更高的配合度。比如,在教师给出学生具体的探索性问题以后,便可以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学习兴趣强弱、学习能力高低等,将学生划分为一、二、三、四几个小组,其中一组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他们普遍不用教师的指导便可以较快完成任务;二组学生可以由教师安排一些较难的问题,并由教师稍加指点;三组学生通常成绩偏低,其行为习惯要更多地受教师的督促;四组学生基础最为薄弱,需要教师的时时详细分析,才能掌握最核心的少量题目。总的说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让各组学生均能够在课堂上学到更符合自身情况的最大化的知识内容。这可谓是分层教学中学习评价研究的重要前提条件,必须引起教师的重视。对于教师来讲,需要努力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在每一次课堂上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从不提供教学、用不同的标准来分层评价学生,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之一,能够带动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良性轨道。

2.3 评价的最终工作

对于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来讲,有必要随时反思自我教学行为的适当性,看教学模式能不能真正从正面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因为不同学生在基础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区别,比如,有的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强一些,有的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弱一些;有的学生记忆力好一些,有的学生记忆力差一些,还有的学生表现出空间想象力的优势或者不足等等,因此,当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亦应照顾到学生这些不同的情况,不要轻易否认任何一位学生的成果,而是要以欣赏的眼光去对待所有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桂恒.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7(8).

[2]林开明.对农村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概念评价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古代的时间概念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