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探究

2018-09-14 10:50杨姗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过程思维数学

杨姗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创建高效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是接近于理想课堂的教学形式。它以模式驱动,以导学案统领,以小组为单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一种教育思想体系。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103-02

上好一节学生自主课不是教师简单的放手,让学生完全自学,思维天马行空,反而老师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在学生学习行为、思维上做好把控。为了上好一节学生自主的高效数学课,需要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预习过程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新知识,联系新旧知识发现和思考疑点,了解重点和难点,以便在合作交流时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接受过程转化为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教师对数学课的预习要求要有明确性、可行性、预习问题要有点拨性、层次性、預习作业要具有差异性、反馈性。经验证明:预习过的学生,其疑问更有针对性,其注意力更集中,能更主动地获取疑问的答案,学习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别人[1]。

2 创设自主合作课堂

提高课堂效率需要学生以高昂的激情参与课堂,而自主合作的课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激情,数学学习设置到有趣的、有引导性的问题情境中,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究。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 、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复杂、抽象而又枯燥的问题简单化、具体化、通俗化,同时也趣味化,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合作学习显得更为重要,每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导学提纲预习本节内容,课前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堂中解决,课堂中未弄明白的问题课后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请教教师。鼓励引导学生在同桌、临桌之间相互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更多地鼓励学生独立审题、合作探讨,把问题分析留给自己,避免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当然在关键点和重要步骤教师要起到点拨和答题的作用。

3 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

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想创新,就应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批判,敢于挑战。然而学生认为教师和教材是不可侵犯的,都习惯于接受教师和教材讲述的一切,不会去思考、怀疑,所以很难有创新意识。同时,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陈述性问题,并让学生围绕某一知识点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缺少了对开放性创新题型的设置。在课本习题的基础上,通过变化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掌握变式题与原题内在的联系及本质,达到一把钥匙开多把锁的效果。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拓展他们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发现和寻找数学的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要把概念形成、结论的推导、方法的思考过程作为教学的主要过程,从根本上改革课堂教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巧妙评价引导发散思维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运用思维形式的评价对学生有很大的导向作用,评价的形式对学生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也能起到催化作用。延迟评价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解答时,教师不是马上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一种激励其探索行为的方式延迟对具体解答的评价,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互相启发的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出更多的创造性设想,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优化教学内容,促课堂教学增效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要看教学的内容与课程标准能不能相吻合,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有效的教学内容能够适合水平不同的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新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三维教学目标。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概念、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

6 构筑新型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

学校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善待每一名学生,做他们关怀体贴、博学多才的朋友,做他们心灵智慧的双重引路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厌其师而弃其道”,平等、尊重、倾听、感染、善待理解每一名学生,这是为师的底线和基本原则,而高素质、时代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正逐渐成为学生欣赏崇拜的对象,现在,学生正从“学会”变为“会学”,教师正从“讲”师变为“导师”,课堂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正逐步形成.

总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原来教师为主体的状况。优化教学理念,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善,提高课堂效率,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学忠.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对策及分析[J].中国西部,2017(8).

猜你喜欢
过程思维数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错在哪里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