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为什么使用木构建筑

2018-09-16 12:46李丹宇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木构角度建筑

李丹宇(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不管是自然社会技术还是文化审美角度或者生命意识,一切都是合力因素的结果,当然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代传承,这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因素

1 从材料角度

华夏意匠里曾谈到李约瑟说肯定不能说中国没有石头适合建造欧洲和西亚那种巨大的建筑物,而不过将它们用之于陵墓结构、华表和纪念碑,并且用来修筑道路中的行人道、院子和小径,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说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建筑用的木材却是四川运过去的。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认为匠师既重视传统经验,又忠于材料之应用,故中国木构因历代之演变,乃形成遵古之艺术 。而刘致平先生所著《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与结构》一书中提到,大意是是中国的古代土壤肥沃草木旺盛,木料的取材方便。

从梁思成指出的角度分析他从自然角度指出土木是自古以来采取胡材料,我觉得就地取材是其一个原因,古代的木材在黄河中游比较茂密,从原始巢居开始就有迹象了,而氏族公社时期的木骨泥墙主要为了抗寒,因为其处于黄河流域的抗寒地区,古代最早时期割据战乱多,交通也不便,闭塞,消息不够灵通,在生产力低下年代,人大概不会考虑太多其它选择,多用木材建筑房屋则是一种思维定势,而且木材相对石材更轻,容易搬运,灵活性也大,所以普及

但也不是代表中国早期缺乏石材文化,中国也具有巨石文化,文献表明早期石材多用于陵墓,华表等纪念性之类的建筑。而木材材料优缺点的利用是一代代总结失败的经验,木材具有弹性,如何考虑其力学的平衡性,这是历代匠人根据材料的特性来考虑结构,原始巢居是木构技术的渊源。

在树上搭建巢居是为了避免野兽,树就此为后面建筑木构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技术角度

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认为

一是匠人对于石质力学缺乏了解

盖石性强于压力,而张力曲力弹力至弱,与木性相反,如各地石牌坊,大多凿石为卯榫,使其构合如木,而不知利用其压力而垒砌之,

二是垫灰之恶劣,中国石匠既未能利用石性之强点而避免其弱点。

而华夏意匠曾经提出过《史记》有云:”如燕,昭王拥慧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也就是当时很早就存在着石构技术,由于当时科技的限制,缺乏一定的经验以及系统的技术知识,没有推广。而中国建筑史东南版本中列举了选择木构的技术方面的优势是适应性强,框架结构,房屋可以自由分隔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大,且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木构架采用榫卯结合,节点有一定的灵活性。华夏意匠也云木结构形式的建筑在节约材料,劳动力,施工方面比起石头建筑优越

从技术来断定一定是因为石头技术不完善所以才选择木构也并不妥善,文献史论显示中国很早就懂得使用砖石结构,而且在技术上有过很大成就。中国古代很明显是同时掌握石结构技术的。汉代人已经掌握了拱券与穹隆技术并应用于墓穴建筑中,而且隋代建造的赵州大石桥,其跨度与造型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另一方面因为古代匠人的技术都是沿袭历代,而且建筑设计并没有成为一门专门职业,造园学家也可以列入建筑师一类,建筑的构造技术是从历代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力学知识也没上升为系统理论,知识分子很难有突破,远至公元以前,中国对建筑就实行统一技术规定措施,在《周礼 冬官考工记》就有记载说明中国倾向统一的规定与制式

3 文化角度

3.1 社会文化属性的第一角度就是民族性和地域性

《中国建筑史》曾说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易经 系词》曾谈及建筑起源说过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栋指的是梁木,取诸大壮指的是构造坚固。

中国的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来作为办事的指导思想,其中有关建筑的语句论点就被沿袭

3.2 第二个角度就是时代性

伊东忠太在他的《中国建筑史》中提过这件事情,也作过一些讨论。这个问题涉及古代一个民族对建筑的基本观念要求,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以神为中心,也就是所谓人本、神本、物本的文化概念。在不同的价值观念下自然产生不同的选择态度和方法。

建筑活动受到道德观念的限制,古代统治阶级崇尚俭德,而其建置,皆征发民役经营,故以建筑为劳民害农之事。。。古之政治尚典章制度,至儒教兴盛,尤重礼仪且建筑之术,师徒传授,不重书籍。

我认为传承是中国人的一个民族特性,特别是对待古人的经典思想的时候,木构建筑应该就是下一代的艺匠根据上一代沿袭而建造,被认为是精华,因为当时的封建制度等级森严,比如《营式造法》规定一等材:只能用于太和殿等显贵的住宅,因此封建集权导致的尊卑关系明显。一方面提倡积极的大规模建设,另一方面又反对铺张浪费而节省民力,再加上古代工匠都是沿袭历代的造法。

木构建筑早期是原始人为了避寒,为了躲避猛兽,发展到后来成为一种文化,这种温和的特性就好像中华民族的性格,温婉、谦和以及是对农业文化养育的华夏民族对于生命的意识,而西方人以神为中心,神是永恒的,因此以坚固耐久的石头作为庞大的神庙教堂的材料适合不过,永恒的神灵与永恒的建筑同在。

4 审美角度

从审美角度来看,木架构的房子比较通透,光线充足,造型也美观大气,木结构建筑有它自己固有的形象特征,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最具风姿的大屋顶那微微向上反翘的、甚为柔和美观的曲线的形成,便是古人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结合建筑的某些使用要求,长期改进后创造出来。在我国传统美学中,动静交替、虚实相济等对比法占有较大比重,反曲向上的屋顶可以说是这一美学法则在建筑艺术中的主要表现。建筑是巨大的、静止的、向下压着地面的庞然大物,而反曲向上的大屋顶,四角起翘的屋角就赋予它很强的向上动感,也使实的建筑变得更为轻巧,两者相配合,就创造出一种亦动亦静、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心理是完全吻合的。而这种审美结构的获得,依赖于木质的承重结构。中国显贵者对美学有追求,尤其宋代后木质结构容易。造型,雕花,木质可以做出很多复杂的结构

5 总结

当然,有个学者王振复在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和建筑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和美学的双重视野,提出原始建筑意义上中国土木结构的文化成因,“ 是出于中华原始初民由原始植物采集发展而来的原始植物种植的生产方式,是源于这一原始生产方式的关于大地与植物的生命意识

无论从自然环境经济制度,社会条件,技术水平或者审美层面甚至生命意识层面来说,都是各有说词,但是终归是各个原因的综合的结果,抓住其中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又觉得以偏概全,因为原始时期树木对人更易亲近,原始人用树枝抵御寒冷,装点房屋,古人认为这就是建筑的方式,就地取材也相对容易,再加上早期分工不精细,等级制度森严,建筑并非个人杰作,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这是中国人认定的从早期就沿袭下来的传统,况且木构建筑也象征着中国人温和内敛的秉性,木构的方法从历代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匠人知道如何利用其优缺点,虽然在早些时候无法让木构力学形成专门的理论体系,但是匠人已经知道如何使其平衡稳定,经过沿袭,这是古人骨子里就认定的方式,总之中国传统建筑长期坚持土木营构,是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思想、审美等各种“合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说,中国建筑的土木营构,是原始农业文明和生命审美意识的共同选择

猜你喜欢
木构角度建筑
神奇的角度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木构的味道
建筑的“芯”
山西蒙元仿木构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